穿什么鞋也要看身份?由锦衣卫的草鞋探析明朝的阶级鞋履制度

在明朝有着“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之用的锦衣卫可以说是深受皇帝的宠爱。在明朝时期,锦衣卫所代表的就是皇权的最直接体现。

锦衣卫的本质其实是明朝用来收集军政情报的组织,而且还是直接受皇帝的管辖,可以说是皇帝下面的直属机构,只归皇帝一个人所用。

穿什么鞋也要看身份?由锦衣卫的草鞋探析明朝的阶级鞋履制度

按理来说这么重要的职位应该是一个福利待遇非常好的职位才是,可是无论是影视剧中还是史料记载里面,处处都有堂堂锦衣卫穿着一双露脚趾的草鞋现象。

是什么原因导致锦衣卫如此呢?要想探究其中的奥秘不得不提到两个重要原因,其一是锦衣卫这个组织的特殊性,其二是明朝时期纪律极其严明的等级制度。

这两个原因共同作用下才会产生锦衣卫经常穿草鞋这个现象,可以说锦衣卫穿草鞋在现在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在明朝时期却是情理之中的。

一、锦衣卫的职业特殊性

首先先了解一下锦衣卫在明朝的地位和职能。“锦衣卫”这个职业的职能其实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以来就存在了,只不过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并没有“锦衣卫”这个名字而已。

穿什么鞋也要看身份?由锦衣卫的草鞋探析明朝的阶级鞋履制度

在朱元璋时期这个组织的名字叫做“拱卫司”后来又改称为“亲军都尉府”,其主要的职责就是掌管宫廷礼仪以及担任皇帝的侍卫一职。

至于“锦衣卫”这个名字的出现就是到了洪武十五年的时候,朱元璋才提出了“锦衣卫”的说法,所以说锦衣卫的发展形成都是朱元璋一手促成的。

1、锦衣卫简史

朱元璋之所以会设置“锦衣卫”其实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蓝玉。在《明史·刑法志》中记载到“胡惟庸、蓝玉两案,株连且四万”,也就是说朱元璋在审理蓝玉之案的时候,因为一直秉持着“宁愿错杀一万,不可放过一个”的想法连坐了四万人之多。

穿什么鞋也要看身份?由锦衣卫的草鞋探析明朝的阶级鞋履制度

这么大一个案子,审理起来肯定是很有难度的,所以需要用到的人力物力就十分浩大,这时候皇帝的贴身侍卫就成了皇帝的得力助手,“锦衣卫”的活动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在朱元璋正式改“亲军都尉府”为“锦衣卫”时,还为锦衣卫明确了其专有的职能:第一个就是守夜,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第二个就是侦察和逮捕的职能,为皇帝追查一些较为重视的案件线索;第三个就是典诏狱,也就是追捕犯人。

穿什么鞋也要看身份?由锦衣卫的草鞋探析明朝的阶级鞋履制度

自此锦衣卫制度就已经完善,职能也非常明确了,而且锦衣卫是只归皇帝差遣,直接向皇帝负责别的大臣没有资格管理,所以说锦衣卫也被赋予了一些特殊的权力,比如说可以逮捕任何人,就算是皇亲国戚在锦衣卫这里也可以做到“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穿什么鞋也要看身份?由锦衣卫的草鞋探析明朝的阶级鞋履制度

可是锦衣卫被赋予了绝对的权力之时也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在朝廷之上最怕的就是“功高盖主之嫌”,可是锦衣卫自从成立以后一直都在不断地壮大,很多本不应该锦衣卫管理的事情,锦衣卫也从中插了一手,慢慢地锦衣卫的首领手中就掌握了很大的权力,对皇帝造成了威胁。

于是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认为锦衣卫利用职权胡作非为、恃宠而骄为由废除了锦衣卫,虽然锦衣卫在后来又有了一次短暂的复出,只不过最后还是消失在了历史中。

2、锦衣卫的特殊职能

如果细说锦衣卫到底有哪些职能,第一就是贴身侍卫和仪仗队。首先锦衣卫的前身就是仪仗队,所以说尽管锦衣卫更加地组织化,权力也更大了,但是他的基本职能还是没有改变的。

穿什么鞋也要看身份?由锦衣卫的草鞋探析明朝的阶级鞋履制度

在礼仪仪仗方面,锦衣卫身为亲军自然也有守城门的义务,可是锦衣卫又不同于其他的亲军,只有皇城正门的午门是锦衣卫负责,其他三个城门锦衣卫是不负责的。

从这也能看出锦衣卫在亲军当中是属于地位最高级别的侍卫,另外皇帝如果要出宫祭祀或者巡游的时候,也是锦衣卫随行左右。

在审案和抓捕犯人这方面上述也提到了,锦衣卫所负责的案子一般情况下都是影响巨大,或者是皇帝钦点的案件,所以说锦衣卫虽然是侍卫,但是又和普通的侍卫有着本质的区别。

穿什么鞋也要看身份?由锦衣卫的草鞋探析明朝的阶级鞋履制度

既然锦衣卫地位如此之高,为什么大多数时间里锦衣卫的着装都是草鞋为主呢?这就要说到明朝极为森严的等级制度了。

二、明朝森严的等级制度

明成祖朱元璋登基以后为了能够加强自己的权力出台了一些列的政策,从而达到了高度的中央集权,所以说明朝时期的等级制度是非常严格的,不仅是官员的职责,就连官员们的衣着在明朝也是有着明文规定的。

换句话说就是明朝的衣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明朝中央集权的表现,其中锦衣卫的草鞋文化就是最有代表性的表现。

1、鞋子是一种等级的体现

锦衣卫的鞋子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再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而是一种权力和等级的象征,就连锦衣卫的服饰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锦衣卫高级官员的服饰文化中有三种划分,依次为一是蟒服,二是飞鱼服,三是斗牛服。这些特殊的服饰一般都是隆重的日子才会穿着的,由于锦衣卫有着特殊的职业需求,所以锦衣卫经常需要深入民间,还要隐藏自己的身份,那么草鞋就成了掩盖身份的方式。

穿什么鞋也要看身份?由锦衣卫的草鞋探析明朝的阶级鞋履制度

锦衣卫其实也是可以穿靴子的,只不过按照明朝的制度来说,锦衣卫只有在朝堂之上或者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场合才能穿靴子,在平时尤其是办案的时候是绝对不可以穿靴子的。

所以说锦衣卫本身就是一个执法的单位,对于等级制度自然是非常清楚的,在非正式场合自然也就不会穿靴子了,这样做不仅是为了遵守明朝的等级制度,更是为了更好地查案和隐藏身份。

2、鞋子的官制等级划分

明朝对于衣着服饰的严格要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明初时期,衣着还是比较自由的,而且民间还出现了很多装饰精美的鞋服饰品,只不过后来慢慢形成了一种竞相奢华的攀比之风。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一个贫民出身的皇帝,他生平最恨的事情就是贪赃枉法,所以对于这种社会风气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于是为了维护社会制度也好,为了自己的喜好也好,朱元璋就制定了舆服制度,也就是服饰等级制度。

最先推进的就是平民人家,在明朝的等级制度中有明文规定平民是不可以穿靴的,只能穿比较朴素的鞋子,还规定在平民的鞋子上不能出现金线装饰,也不能花样百出,只能穿最基础的样式鞋子。

穿什么鞋也要看身份?由锦衣卫的草鞋探析明朝的阶级鞋履制度

到了洪武后期的时候,朝廷又规定了平民只能穿皮札,而且只能是北方天气寒冷的地区才允许穿戴,如果出现违规现象还会受到判刑的处理。

从这条规定就可以看出,在明朝时期百姓的生活十分地拘束,无时无刻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甚至应该穿什么衣服鞋子也要谨小慎微地考虑清楚。

“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这种压抑的生活虽然让中央集权得到了有力的证明,但是对于百姓来说却是另一番景象,太过压抑的生活境况催生出了一批企图改变的人,不过最终这些人还是没能如愿地解放自由,反而是被朝廷抓捕判了重刑。

平民的等级制度已经这么严格了,对于官员阶层的人来说,等级制度就更加地森严,首先官员在上朝的时候有专门的朝服和皂靴,所谓的皂靴就是指用皮、缎、毡等为原材料,再染成黑色制作成靴子。

穿什么鞋也要看身份?由锦衣卫的草鞋探析明朝的阶级鞋履制度

一般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都是允许穿这种靴子的,但是也有特殊的情况,比如说教育从业人员和御前侍卫在工作时可以穿靴子,如果要外出的话则不许再穿。

历朝历代在服饰颜色和花纹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可是在明朝不但服饰花纹有讲究,鞋子上的纹路同样有讲究。

穿什么鞋也要看身份?由锦衣卫的草鞋探析明朝的阶级鞋履制度

比如说明朝军人鞋子,按照形状可以分为:长靿、圆头、翘尖等;按照材料可以分为:皮靴、缎靴、毡靴等;按照功能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方头靴、皂纹靴、云头靴等等。

这些靴子不但制作上讲究,穿戴的时候更是讲究,不同等级的官员在不同的场合都有严格的规定,所以才会有“头顶缠棕大帽,脚踏粉底乌靴”的说法。

在《明史》中也有记载“侍仪舍人导礼,衣元制,展脚幞头,窄袖紫衫,涂金束带,皂纹靴。”同样的在《竹叶亭杂记》中也有记载“旧书籍库中陈物堆集,有明代物,内有朝靴,以采缯锦缎攒集而成……”

穿什么鞋也要看身份?由锦衣卫的草鞋探析明朝的阶级鞋履制度

所以说在明朝想要判断一个人的官职大小不用看他的门第规格,从他的鞋子就可以看出来。

明朝之所以有这么严格的等级制度不仅是因为中央集权,跟朱元璋的出身也有一定的关系,更是纪律严明的表现,虽然看似是不近人情的三六九等之分,但是也正是这样严明的纪律才形成了明朝的秩序,对国家的管理和法制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明实录》

[2] 《大明会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明朝   锦衣卫   草鞋   制度   探析   侍卫   靴子   阶级   平民   职能   鞋子   官员   皇帝   权力   时期   等级   身份   服饰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