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每天什么时间喝最好?

中药一般都是这种汤类的比较多,很多人都喜欢在熬好之后立马趁热喝掉,那么这样是对的吗?中药究竟什么时候才最好呢?很多人不知道这里面可是有大讲究的哦,在对的时间喝药会发挥最佳的功效哦,快来看看吧!

中药每天什么时间喝最好?

中药每天什么时候喝最好

一般来说,上午9点和下午3点左右是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间,此时服用中药最佳。

治疗虚症和肠胃病,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而治疗心肺病和其他一般疾病,则通常在饭后30分钟服用为佳,以避免药物对肠胃产生刺激,减少副作用的产生。助消化或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也应饭后服用。

而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则宜饭前空腹服用。其中,通便药物如大黄、火麻仁等,宜在清晨或白天服用,避免在睡前或夜间服用;驱虫药也应在早上空腹服用,而安神药则应在睡前服用。

中药每天什么时间喝最好?


另外,“趁热喝”是大部分人喝汤药的习惯。其实,喝汤药不一定要“趁热”。

中医认为,一般中药应该温服,即在常温下放至30°-37°再喝。丸、散一类中成药用温水送服。

属于解表、发散风寒的中药,才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药后吃点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止吐、解毒、清热的药,则应该“冷服”,以免引起刺激。

在实际用药时,医生会根据就诊者的身体变化随证调整用药,用药的方子不会局限于某一类药。再加上患者长期服药,“是药三分毒”,难免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

所以我们建议需要长期喝中药汤剂的人,应该在饭后30—60分钟内服药,以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中药每天什么时间喝最好?

现代中医学认为,原则上,服药应该避开进食的时间,从饭前半小时到饭后1个小时都不要服中药,以防食物影响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

有三类药物通常严格要求空腹服用

首先,治疗胃溃疡、胃黏膜糜烂时,常用海螵蛸、白芨等中药,来抑制胃酸的分泌,并在胃内壁产生一层保护膜,这类药物应尽可能选在饭前空腹服用。

其次,一些泻下的药物,如治疗便秘的大黄等,也应该空腹服用。最后,滋补类药物也多建议空腹时服用。

具体服药的时间选择,还应考虑到药物的性质和作用特点。安神类的应该选择在睡前约1小时服用。驱虫药也应该在睡前服用,利用晚上时间充分杀虫,次日可将虫体排出体外。

治疗疟疾的药,应在有规律的发作前2小时服,这样有利于杀死疟原虫,控制疟疾的症状发作。本文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杀虫   海螵蛸   疟原虫   火麻仁   中药   泻下   时间   汤药   疟疾   饭前   大黄   肠胃   饭后   药物   小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