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在导弹问世并成为主要的防空手段之前,高射炮一直是陆军极为倚重的对空武器。

它既能打飞机,也能杀伤装甲单位和人员,是一种通用性极强的装备。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众所周知,德国88炮

是一门被反坦克耽误的防空炮

然而随着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高射炮越发力不从心,已经无法对现代战机构成致命威胁。

“高炮无用论”更是拥有大批拥趸,而且流传甚广……

就比如最近解放军高海拔实战化演练中,一段高炮实弹射击演练得视频下面,小兵兵就看到了这种说法。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西藏军区高海拔实战化演练,高炮开火

那么在如今的战争中,高射炮真的就没用了吗?今天小兵兵就来和大家谈一谈“高炮无用论”这件事。

01

其实“高炮无用论”得说法,不是近些年才诞生的。

冷战开始后,世界上主要的军事国家都开始思考,高射炮是否还有存在价值?其中最先、也最热衷于淘汰高射炮的就是美国。

50年代末,美国陆军经过评估后认为,传统的牵引式高射炮(AAG)和自行高射炮(SPAAG)已无法在喷气时代发挥作用,再加上“导弹万能论”思潮的巨大影响,地空导弹(SAM)取代高炮的势头已经无法阻挡。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美军在二战后装备的“天空清扫者”

50年代末被淘汰

美国陆军在1960年启用了霍克地空导弹,并于1963年将服役刚满10年的M42“除尘者”40毫米双管自行高炮除役,誓要彻底革新打飞机的方式。

然而美军万万没想到,霍克导弹在越南战争中,暴露出低空防御能力不足的问题。

这些导弹,对贴到脸跟前的北越战机很难奏效。无奈之下,陆军只好从国民警卫队那里搞来M42继续使用。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越战中的M42自行防空炮

那首歌怎么唱的?

当初是你要分开,分开就分开,现在又要用真爱把我哄回来~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经过了大型“还是你最香现场”,M42最终又多用了二十多年,于1988年彻底退役。

而美军最后一次在实战中使用传统高炮的画面,也最终定格在越南茂密而危险的丛林之中。

其实美国在冷战期间,还研发过使用近炸引信的M247“约克中(烈)士”、ADATS弹炮一体防空系统,但前者因技术问题和经费超标而下马,后者也没有入得美军法眼,只有加拿大和泰国少量采购。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美国的M247“约克中士”自行防空炮

至此,美军的高炮史正式落下帷幕,地面防空彻底交由各型导弹和使用转轮炮的近防系统,“蓝星最强”再也没有研发过新型高炮。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美军曾大量使用过M163火神防空系统

但受限于火炮口径,海湾战争后便迅速退役

行文至此,相信许多小伙伴都心生疑惑,如果美国彻底淘汰老式高射炮,或许已经证明了它已毫无价值,那为什么还有许多国家仍在使用呢?

02

大家仔细整理一下就会发现,放眼整个蓝星,只有美国在弃用高射炮这个问题上表现得如此决绝。

其他国家在积极发展导弹技术的同时,其实并没有停止新型高炮的研发与使用,而且不断结合新技术以提高其自动化、数字化能力,比如我兔。

在非对称战争中淬炼成长的解放军历来重视防空,早年间我们的空中力量太弱,却面对着当时美苏两个超级航空强国的直接威胁,部队的防空压力非常大。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我军曾大量使用59式57毫米高炮

如今已尽数退役

因此,我军从未放松过高射炮的发展,历经几十年建设,逐渐形成了小-中-大三种口径、单/多管配置、牵引/自行组合的完善炮族。

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兔紧随国际主流的发展趋势,研发出各型路基、海基的近防系统与防空导弹,但直到今天,高射炮仍然在解放军的战斗序列中占有一席之地。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中国自行研发的陆盾2000近防系统

在我军现役的主力高炮中,既有87式、90式这样的传统牵引炮型,也有95式、09式这样的自行防空系统,功能多样、门类齐全。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90式35毫米双管高射炮

说到这里小兵兵要纠正一个观念,那就是许多人以为防空炮,就是靠简单的测距手段进行目视射击,能不能打中全看弹幕密度甚至随缘,实际上现代高炮的瞄准系统已经具备相当程度的自动化和数字化能力。

就以90式双35高炮为例,每个连都配属一个火控站,它不仅负责用雷达搜索、截获目标信息,还能同时计算出每门火炮与目标之间的位置关系,并结合相应的部署位置不断修正弹道数据。

其精度比过去那种把各炮与目标的动位差折中计算、大致给出一个射击区域的方式高得多。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多门老59进行齐射时只能瞄准一个大概区域

靠弹幕拦截飞机

同时,90式还有一个独立于火炮的OS系统,其实就是带着脚架的手操观测仪器,平时可以作为监视器和目视毁伤评估的工具使用,也可在火控站被摧毁,或目标突然出现,雷达来不及开机时指挥各炮射击。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很多防空武器都有类似设备

图为红旗防空导弹的手操观测装置

除此以外,解放军装备的高炮也不是老旧装备退不下来,报废了又没得用,而是根据各军种的作战需要,有针对性的装备。

比如空军就装备了不少87式25毫米双管高炮,它可由直升机吊运,协同机降的空降兵一起投送到任务区域,落地后即可迅速展开部署,给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87式25毫米双管高炮,高平两用

90式双35的应用就更为广泛,除了基地、机场和重要设施的防空警备,还可由牵引车伴随装甲部队机动,作为前线指挥部、雷达和导弹阵地的防空力量。

而95式和09式两款自行高炮,则是野战部队重要的机动防空力量,弹炮合一的作战模式兼顾了多种目标类型,必要时也可放平了打,25毫米四联装和双35的口径足以击穿轻型装甲车辆。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95式与09式自行高炮罕见合影

不仅我兔,武力值仅次于美国的俄罗斯也是高射炮使用大户,至今仍在使用和升级苏联留下的ZU-23-2型23毫米双管牵引高炮、2K22“通古斯卡”自行高炮,不仅自行装备量可观,而且出口多国,是俄系军火的名片产品。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ZU-23-2型23毫米双管高炮

ZU-23-2大家都比较熟悉,我国的85式、87式均是其仿制、改进版本,印度、波兰、捷克、芬兰、伊朗等国亦有大量进口,也是中东各国和武装力量非常青睐的高平两用武器。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俄式魔改

“通古斯卡”的名气也不小,它是最早将高炮和导弹组合使用的自行防空系统,装备两门30毫米2А38M火炮、8枚9M311导弹、火控雷达、弹道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具有完全独立作战的能力。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单门2А38M火炮的分射速高达1950至2500发

除此之外,俄罗斯还积极发展新型防空系统,或进一步挖掘现有装备的潜力。比如最新型的“铠甲”防空系统,就是在“通古斯卡”的基础上,结合相控阵雷达等先进技术进行升级的产物。

出于机动性、故障率和维护成本的考虑,“铠甲”并没有使用履带式底盘,而是将整套系统装配在卡玛兹-6560卡车底盘上,但它沿用了30毫米2А38M火炮,组合12枚57E6两级固体燃料地空导弹,火力凶悍。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铠甲”系统最大的亮点是革新了雷达系统,它采用目标搜索和双波段跟踪雷达,可划出一个半径为20公里的防空圈,同时跟踪12个飞行目标。

必要时,“铠甲”还支持最多6套系统共用一个多向数据链,并由其中一套集中控制射击指令,数字化作战能力同样非常出色,可用来给S-300、S-400这样的高端防空系统防空。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铠甲”开火射击

除此之外,俄罗斯也没有放弃传统自行高炮的革新。这几年逐渐走入人们视野2S38 ZAK-57 Derivatsiya-PVO(下文简称ZAK-57),就是在BMP-3的底盘上安装57毫米自动炮后诞生的的SPAAG。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ZAK-57算是自行高炮中比较特殊的一种

北约认为它应该是步兵战车

ZAK-57具有自动目标锁定和跟踪功能的电视/热成像、激光测距和制导系统,最大捕捉距离为6.4公里,可在有效射程内摧毁飞行速度1.5马赫以内的飞行器。

你别看这玩意是“老酒新酿”的改装制品,它的作战理念却紧跟现代战争的模式和需要。

除了沿袭高平两用、飞机/装甲/人员通吃的传统优点,ZAK-57使用时髦的遥控武器站,并配套研发拥有折叠弹翼的反无人机专用弹药。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57毫米的口径并不稀奇

但专用反无人机弹药是个亮点

03

除了中国和俄罗斯,世界上还有不少军事强国在使用高炮,如德国“猎豹”、日本87式、韩国K30 BIHO、意大利SIDAM-25、芬兰“马克斯曼”、波兰“劳拉”,像瑞士厄利康、德国莱茵金属这样的炮圈巨头也仍在研发新型高射炮。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德国“猎豹”自行高射炮

这些国家都在以新老并行的方式使用高炮,因为高炮在现代战争中仍然保有实战价值,无论有几个美国对其嗤之以鼻都无法改变这一点。

在相控阵雷达、高精度火控系统的加持下,现代高炮的目标捕捉能力已经十分强大,在摧毁无人机、直升机、巡航导弹、空地导弹甚至大口径火箭弹时,高炮的作战效率和性价比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为啥美国淘汰高射炮,而中俄却还在拼命死磕魔改升级?

▲日本87式自行高炮

在富士火力演习中进行射击演示

在小兵兵看来,高炮有没有用不能一刀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将高炮、近防系统和导弹结合起来使用,以形成严密的防空体系,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这个道理。

美国淘汰传统高炮,正是有其特定的国情和需要。

而综合各国的使用情况来看,小兵兵觉得高射炮在短期内,被完全取代的概率并不大,也许那一天终会来临,但绝不是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高射炮   美国   空炮   高炮   作战   火炮   俄罗斯   铠甲   小兵   导弹   美军   传统   目标   装备   旅游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