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峰口战役:抗日战争首胜,大刀队的辉煌,与日军肉搏气壮山河

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的组建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前身是冯玉祥西北军。1930年中原大战,冯玉祥战败,西北军的一些零散部队退到了山西,经张学良整编,组成了第二十九军。

喜峰口战役:抗日战争首胜,大刀队的辉煌,与日军肉搏气壮山河

宋哲元刚担任军长的时候,武器严重匮乏,大炮只有十余门,重机枪只有两百余挺,步枪多为汉阳造,而且还没有刺刀。于是宋哲元发扬西北军的传统,让士兵都背上镔铁大刀。由于武器落后,经常展开肉搏战,大刀队多寻求近战和夜战,这也使得大刀战法在29军发扬光大。

喜峰口战役:抗日战争首胜,大刀队的辉煌,与日军肉搏气壮山河

日寇猖獗南下,到达喜峰口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我国的东三省,同时镇压了东三省抗日义勇军,并准备随时向关内进犯。

1933年元旦,日军在山海关制造事端,接着用武力将其占领,山海关保卫战揭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2月9日,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和侵华日军发布了侵略热河的军事命令和军事调遣。“尽快向建昌附近至其以南一线挺进;并应不失时机以一部确保界岭口、冷口、喜峰口等长城重要关口,掩护军主力的侧翼;而后以主力占领承德及古北口。”其中一个关口正是河北遵化东北50多公里处长城上的一个重要隘口:喜峰口

喜峰口战役

喜峰口是中国河北省、热河省交界一带的长城的隘口,是北平与热河的交通咽喉,东有铁门关、董家口、西有潘家口、罗文峪,明清时候不但是京师北卫的重要屏障,也是关外入朝进贡的关口。

开赴前线之时,军长宋哲元写下了“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誓言。当二十九军的先遣团赶到喜峰口时,日军的500余名骑兵已经到了长城脚下,当时在这里驻扎的中国军队士气低落,难以再战。但谁也没料到,就在此时,中国军队却迎来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次胜利,更没有想到的是,这场意外的胜利居然是由冷兵器“大刀”带来的,这便是喜峰口战役。同时喜峰口战役也让大刀队名扬全国。

喜峰口战役:抗日战争首胜,大刀队的辉煌,与日军肉搏气壮山河

短兵相接,大刀血战

1933年3月9日傍晚,3月9日,日军占领喜峰口,宋闻报派王长海团往援,从遵化到喜峰口一百余里路程,他们仅用了大半天,全程跑步前进,到达前线天已昏黑,该团官兵即刻投入战斗。日军第14混成旅团先遣队首先占据了东北高地和喜峰口外的有利地形,利用重炮和机枪压住中国军队的火力。王长海团长意识到日军占有武器优势,扬长避短则可以使用大刀偷袭日军后方,遂决定收回东北高地,亲自率领部队主力拼死攻击,二十九扬长避短,发挥大刀优势,与敌肉搏,夜袭敌营,攻其不备,3月10日至11日,大刀队在喜峰口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战士们高呼着:“大刀大刀,雪舞风飘。杀敌头颅,壮我英豪!”手起刀落处,日本鬼子尸横遍野,第一次尝到了大刀的厉害。并且日军的几次增兵总攻也被我军成功抑制,粉碎敌人两天内占领长城的计划。

喜峰口战役:抗日战争首胜,大刀队的辉煌,与日军肉搏气壮山河

1933年3月10日凌晨,第一次运用大刀抄袭,面对日军主力的总攻,二十九军一0九旅行旅长赵登禹令两个营的兵力抄袭敌人的后路,伏于峰峦幽僻之处,伺敌兵近距战壕数十米时峰拥而出,与敌白刃相接。

喜峰口战役刚开始时,大刀队初步组建。考虑到赵登禹所部在此前的战斗中损失较大,于是38师董升堂所率团部也交给他指挥。各团接到命令后,迅速从部队里挑选出500名擅长刀术和近身肉搏的士兵组成大刀队,由赵登禹亲自带领袭击日军。

喜峰口战役:抗日战争首胜,大刀队的辉煌,与日军肉搏气壮山河

何基沣激励官兵道:“国家多难,民族多难。吾辈是受人民养育之军人,当以死报国!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于是,便从大刀队中组织起500人的精兵强将,分左右两翼突袭日军。3月11日夜,赵登禹亲自率领敢死队,翻山越岭前往日军驻地。而日军由于连日来作战疲惫,做梦也没有想到赵登禹所部的神兵天将半夜探营。第二次夜袭共出动了4个团的兵力,战士们每人身背一把闪闪发亮的大刀。凌晨三时,战斗打响,赵登禹、佟泽光两位旅长身先士卒,在近距离的拼杀中充分发挥大刀的威力。近千名敌人从睡梦中惊醒,不少人撞在二十九军勇士们的刀口上。遭袭后的敌营里,到处是敌人的尸体,不少人半夜被惊醒“大刀队来了,快跑呀!”。此后,不少日本兵晚上睡觉,脖子上还要戴上一个自制的铁护圈,以防脑袋被砍掉。虽然日军训练有素,但在英勇的大刀队面前也占不到任何便宜。

与此同时,另一支大刀队也赶到日军炮兵阵地,并一举夺得了阵地。砍杀了数百名正在睡觉的日军,并缴获了大量火炮和弹药。大刀队的袭击让日军很吃惊,迅速调集了大批部队反扑。虽然大刀队人数上处于劣势,但并不畏惧,依然与日军继续肉搏。随后,大刀队烧毁了日军的辎重粮草,炸毁了缴获的火炮和装甲车,在后续部队的掩护下撤出了战场,喜峰口战役大获全胜。大刀队战果丰硕,共砍死砍伤敌人逾千名,缴获坦克11辆,装甲车6辆,大炮18门,机枪36挺,飞机一架,还有日军御赐军旗、地图、摄像机等。

喜峰口战役:抗日战争首胜,大刀队的辉煌,与日军肉搏气壮山河

从11日晚到12日上午,国军毙敌3千余名,自身仅伤亡千余名。

大刀精神,振奋国人

喜峰口战役打出了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勇气。日本《朝日新闻》次日做了这样的评论:“明治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遭受60年来未有之耻辱。”日军占领东北以来遇到的抵抗轻微,夜间都脱衣而睡,警备松懈,嚣张狂妄至极。经此次打击之后,日军人人都和衣持枪睡觉,甚至还有人晚上都带着钢盔以防被砍头。

喜峰口战役:抗日战争首胜,大刀队的辉煌,与日军肉搏气壮山河

喜峰口战役的胜利是中国自九一八事变来首次大捷,同时也开创了大刀队夜袭日军的先例,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全国人民抗日热情为之高涨,全国上下一片欢腾。喜峰口抗战胜利的消息传到上海,当时担任“上海歌咏界战时服务团”领导者之一的作曲家麦新,热血奔涌、心潮澎湃,以火山喷发般的创作激情,连夜谱写了高亢激昂的《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它的副题为:“献给29军大刀队”。《大刀进行曲》最初是为了鼓舞“29军的弟兄们”坚持抗战,后来,随着它雄壮的旋律响彻全国军队和民众之中,“29军的弟兄们”便改成了“全国武装的弟兄们”。《大刀进行曲》塑造了挥舞大刀向鬼子勇猛冲杀的中国军人的英雄形象。它就像抗日的号令,形成了抗日战争开始时最典型的时代音调。

在全国抗战低迷之际,尤其是军队士气低迷之际,29军的将士不畏强敌,奋勇杀寇,在国破家亡之时所表现出的视死如归的精神,光照日月,气贯长虹,将被后人永远铭记。

喜峰口战役:抗日战争首胜,大刀队的辉煌,与日军肉搏气壮山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抗日战争   国民革命军   大刀   热河   日军   遵化   山海关   战役   气壮山河   长城   日本   进行曲   主力   部队   敌人   辉煌   旅游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