谅山战役:对越反击战最惨烈的一次战争,堪称战争绞肉机

前言:

1979年2月17日,解放军在中越边境陈兵几十万,分别从广西、云南东西两线发起进攻,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在整个对越反击战期间,打得最为激烈、最为惨烈的战役非谅山战役莫属。在此次战役中许世友将军曾愤怒地下令:“拂晓发起攻击,谅山一间房也不能留”。谅山战役中我军攻克重镇谅山,威震河内,成为了这场反击战的最高潮。

谅山战役:对越反击战最惨烈的一次战争,堪称战争绞肉机

谅山是越南北部的一个省份,北距我国广西边境的友谊关仅18公里,南距越南首都河内也只有130公里。在谅山以北是层峦叠嶂、丛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而在谅山以南则是一马平川、稻田纵横的越南北部平原,并且有公路、铁路纵贯谅山,北可抵达中越边境,南可直通河内。因此可以看出谅山有着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拿下谅山退可以利用越北山地防御来犯之敌,进则可以饮马河内。自古以来就有:“下谅山而越王降的说法”。

谅山市以北14公里处,是边境重镇同登。北距中国友谊关4公里,西南距河内160余公里,是贯穿越南南北的1号公路和统一铁路的起点,扼守中越之间主要通道,因而又是谅山的门户。

同登规模很小,城区东西南北相距都不到1公里,周围群山环抱。

东有扣考山,山势由北向南和西南延伸,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峰重峦叠嶂,沟壑纵横;西有陡石山区,山上大小溶洞众多;南有417、555高地和扣马山,居高临下,俯视同登;北有402高地,峭壁耸立,与同登东北的460高地、西北的386高地遥相并立,形成了一道护卫同登的天然屏障。同登周围山地多为茅草、灌木覆盖,溪流较多,均可徒涉。1号公路和统一铁路经同登向东南通向谅山,4号公路向西北通向脱浪、七溪、高平,向西南有通向太原的公路。同登西南侧的607、605高地、南侧的339高地、东南侧的303高地、东侧的423高地,遥相呼应,紧紧锁住同登通向太原、谅山的公路、铁路要隘。同登以北的中越边境形成了一个向越南方向的突出部,从15号界碑到21号界碑之间,地域突出狭长。除友谊关通向同登的1号公路外,西南侧有弄怀山口至苦大的简易公路,与4号公路相连接;东南侧有米七至果陇的山口,可以加修成急造军路;东侧有油隘经叫册至坤杭的山口。各山口地段为土山,有1.5-2米的茅草和灌木丛覆盖,四周多悬崖绝壁,坡陡谷深,人马可勉强经山口通行,车辆及坦克运动十分困难。根据越军战史记载,79年作战期间在谅山方向的兵力部署如下:

以主力步兵第3师防守同登,步兵第338师防守亭立;

以地方地方武装独立123团驻守禄平,独立199团驻守七溪,配属一个省炮营、县级地方营和民兵。另有第12公安机动团、省公安机动大队、边防公安屯协助防御;

谅山防线还有其他兵种,如炮3营(属675炮旅,M46-130mm 炮)、炮166团(属一军区)、防空炮272团(属一军区)、坦克407团(属一军区)以及工兵、通讯兵和运输兵;


谅山战役:对越反击战最惨烈的一次战争,堪称战争绞肉机

战争期间,谅山方向的越军得到的支援如下:步兵第327师增援禄平,步兵第337师增援谅山市镇,步兵196团增援亭立,炮兵204团(BM-21炮)、炮2营(属675炮旅,D74-122mm炮)支援凉山市镇,炮10营(M30-122mm)、902防化营(属86防化团)和若干兵种支援亭立。

(战中查明,增援谅山的还有北太省197团和46旅独立营。)

总计,79年战争期间越军在谅山方向总兵力达到3万人左右,成为战争期间越军最大的一个集团。

谅山防线的主要特点是依托边境一线的山地丛林,苦心经营多年,构筑和改建了大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永备工事,严密配置火力,构成了兵力火力密集的支撑点式环形防御体系,成为了屏障河内东北边防的坚强堡垒。

一、我国与越南的关系变迁:

中国与越南的恩怨情仇可以说源远流长,在秦朝时始皇帝平定百越,并在越南北部地区设置郡县,后来到了宋代随着中原王朝对越南地区统治力度的下降,越南便独立了出来,成为了我国的藩属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因出于同为同志的革命友谊,也出于对胡志明同志的友谊,在我国的经济和民生还未从战争中恢复过来的时候,便开始对这个南方的邻居伸出了援助之手。

谅山战役:对越反击战最惨烈的一次战争,堪称战争绞肉机

从1950年开始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仍向越南提供了大量的枪支弹药食物补给,据统计到1954年越法战争结束的时候,我国便向越南提供了各类型枪支11.6万余支、火炮420门,并且还派出军事人员为其训练部队。当然越法战争结束后,越南并没有迎来久违的和平,直到1975年越南将美国人打败,实现南北统一后才变得稳定下来,而在此期间我国对越南的援助基本没有中断过,并且很多枪支弹药、粮食布匹、公路铁路及基础工业设施都是无偿援助越南的,据统计从1950年到1975年间我国对越南的所有援助折合成现金可达200亿美元,“胡志明小道”的存在就是我们对其援助的证据。即便我们对越南慷慨解囊,到头来还是养了一头“白眼狼”,1977年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访华时曾说道:“你们怎么能搞无偿援助,两国之间记个账也行啊!你们搞无偿援助,人家还不放心呢!”


谅山战役:对越反击战最惨烈的一次战争,堪称战争绞肉机

二、对越自卫反击战背景:

1975年越南在取得对美战争的胜利,实现国家统一之后,便开始变得迷之自信,并迫不及待地想要确立自己在东南亚地区的霸主地位,又加之当时苏联的支持更加使得其肆无忌惮,先后发动了对老挝与柬埔寨的侵略战争,这个时候的越南可以说已经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并声称自己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而当时的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已经处于恶化状态,贪得无厌的越南,将我们之前对他们的援助之情抛之脑后,开始不断骚扰我国边境地区。一开始我国本着和平解决的原则一再忍让,但越南人将我们的忍让当作软弱可欺,并频繁越界,甚至多次杀害我手无寸铁的无辜公民。“勿谓言之不预”,在忍无可忍之下,我国决定开展自卫反击。

谅山战役:对越反击战最惨烈的一次战争,堪称战争绞肉机

三、谅山战役

谅山战役:对越反击战最惨烈的一次战争,堪称战争绞肉机

谅山战役中越双方兵力对比

1979年2月27日东线作战的解放军已经对谅山形成了威逼之势,防守谅山的是有“金星师”之称的越南人民军第三师以及地方武装近10万人,第三师曾是越南对美作战中的主力部队,其下辖的12团获得“英雄团”的称号,141团获得“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的称号。这个第三师非常的狂妄,曾喊出“打到友谊关吃早饭,打到南宁过春节”的口号,很可惜他们遇到的是能征善战的解放军,在同登地区便被55军狠狠的教训了一顿,之后便退守谅山,依靠地形优势进行防御。而我军方面围攻谅山的是广州军区的第55军及附54军的162师、第43军的主力部队、以及50军的148师大概有8万多人。

谅山战役:对越反击战最惨烈的一次战争,堪称战争绞肉机

在这场战役中表现最出彩的莫过于第55军,55军前身是国民党在长沙起义的陈明仁兵团,后改编为解放军的21兵团,1952年加入48军、49军的一个师组建成55军,首任军长是上将陈明仁。而第54军一直是解放军的王牌部队,其前身是第四野战军的44军与45军,44军的前身是东野7纵大名鼎鼎的“邓华纵队”,45军是前东野8纵,是东野中唯一一支从地方武装打成主力的纵队,曾经用丁盛的一个师挡住了白崇禧的五个师。当时的越南有苏联的支持,并且刚刚赢得对美战争的胜利,武器方面大多是苏式及缴获的美式装备丝毫不逊于我军。越军的士兵也大都是身经百战,而我军从1962年的对印战争以来,就没有经历过战争。并且我军是进入越南本土作战,在地形优势及群众基础方面也是不如越军的。

谅山战役的过程

1979年2月27日清晨,55军兵分三路向谅山周围的扣马山、巴外山、417高地发起攻击,想要一次拔掉谅山周围高地,清扫谅山外围越军。但彼时谅山周围大雾弥漫,且细雨蒙蒙,这使得解放军的视野受到极大影响,因为看不清地形经常误撞敌人的火力网,受到很大的伤亡,使得谅山战役开始时解放军在战场上较为被动。因此解放军改变战术,先对敌方阵地进行了纵深炮击,用炮弹来来清理前进道路上的敌方火力点,同时发射了大量的燃烧弹,用来帮助步兵在茫茫雨雾中看清攻击的目标。与此同时,负责进攻的步兵将密集队形变为分散梯队,采用班、排为单位疏散队形,交替掩护,多路进攻。

谅山战役:对越反击战最惨烈的一次战争,堪称战争绞肉机

同时炮兵的观察所也紧跟步兵向前推进,并随时向炮兵阵地汇报打击坐标,呼叫炮火支援。每当步兵占领一个制高点后,便发射信号弹,炮兵部队则立即进行向上200米进行火力覆盖。然后,步兵再发起冲击,解放军就像梳头一样密集推进,拔点攻击,将敌军的火力点一个一个地拔掉。在激烈交火下,我军终于在27日下午17时攻占了扣马山、巴外山及417高地。与此同时,54军的162师攻占了位于谅山西北的七溪,阻断了越军东援谅山的道路。解放军第43军更是不顾连日激战,长途奔袭攻占谅山东部的禄平,切断了越军西援谅山及从海上逃跑的路线。

谅山战役:对越反击战最惨烈的一次战争,堪称战争绞肉机

四、忍无可忍,许世友将军下令万炮轰凉山

到1979年3月1日我军已经基本清除谅山周围高地的越军,解放军从东、北、西三个方向挺进谅山市区(谅山省的省会是谅山市)。按说仗打到这个时候,谅山唾手可得,但由于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致使越军第三师退守市区,想做最后一搏。就在解放军进攻谅山期间,从河内赶来支援的越军王牌部队首都防卫军第308师,公然违反国际公约使用化学武器,这彻底惹怒了有着“军中猛张飞”之称的许世友将军,当时将军愤而下令:“拂晓攻击开始后,谅山一间房也不能留”。


谅山战役:对越反击战最惨烈的一次战争,堪称战争绞肉机

55军在谅山前线组织了300门火炮,30分钟内打出了几万发炮弹,谅山一片火海。之后55军兵分数路,以163师为主攻,164师、165师紧贴163师的两翼,沿着铁路及279高地进行穿插作战,消灭谅山市北区的防守之敌,并向奇穷河大桥前进,从而将谅山市北区防守之敌的退路阻断。战争进行到中午的时候,55军的三个师全部进入谅山市区,越军依靠市区内的建筑物作为掩体还在继续与我军对抗,解放军则使用坦克及火炮向前开辟道路,打掉越军的火力点,到了12点的时候我军便将旗帜插到了谅山省政府的大楼上。之后我国的各路军队会师奇穷河大桥。直至3月2日晚,越军谅山市北区的零星反抗被肃清,解放军完全控制了谅山市北区。

谅山战役:对越反击战最惨烈的一次战争,堪称战争绞肉机

五、战役结果

按说战争打到这里,已经达到了战前的预期目标,按照当时军委的要求可以撤军了。但是当时越南恬不知耻的黎笋政府,竟然通过媒体告诉全世界:“中国军队没有占领谅山”。说是在越南人眼中奇穷河以北只是谅山的新市区,而奇穷河以南才是真正的谅山。

谅山战役:对越反击战最惨烈的一次战争,堪称战争绞肉机

这一下彻底激怒了我国,东线的总指挥许世友将军在请示军委后下令:“奋勇前进,打过奇穷河”3月4日清晨,解放军第55军、43军等部队组成突击集群,先是使用炮火猛攻对面守军,之后步兵在漫天大雾的情况下,沿奇穷河大桥和乘冲锋舟、橡皮舟等兵分数路抢渡奇穷河。越军第3师据守奇穷河南岸的428、391和文庙等3个高地,进行了顽强抵抗。但在有着较大优势的解放军的进攻下,越军伤亡惨重,陷入混乱之中。至4日中午11时,南岸3个高地全被解放军占领。越军第3师苦战不退,结果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其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自此谅山彻底攻克,中国军队最远向奇穷河以南推进了5公里。

谅山战役:对越反击战最惨烈的一次战争,堪称战争绞肉机

自此谅山战役完全结束,再往南便是一马平川,只要我们愿意便可饮马河内。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此次战争的目的已经达到,再将战争规模扩大并非我们意愿。毕竟当时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我国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到经济建设上来,通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不仅维护了我国领土的完整和国际上的地位,更是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河内   战役   山口   北区   越军   战争   绞肉机   越南   反击战   友谊   步兵   高地   我军   惨烈   边境   解放军   公路   我国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