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你还不服老哟!”彭德怀仰天长笑:“我是到死不服老……”


【一】 当彭德怀迈着稳健的步子走进颐年堂会议室时,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在进行。

毛泽东看到彭德怀走进来,笑着向他招呼道:“老彭呀,你是准时到达……我们催你赶快来,是很急哟,可是也没得办法,是美帝国主义不让我们休息嘛!” 彭德怀向毛泽东点头笑笑,说:“让我一分钟也不耽误,立即进京——你的命令一下,我家里就是着了火,也得赶来哟!” “你家着不着火我管不了喽,现在是我们的朝鲜邻居家着火了……邻家着火了,我们还能安之若素吗?现在开会就是讨论这个事——出兵朝鲜,你老彭也要准备发言哟!”

彭德怀找椅子坐下,将那装有西北经济建设规划草稿的文件包放在桌上,心想:这包东西看来用不着了。他环顾四周,发现除中央政治局委员以外,被扩大来参加会议的几乎都是解放军高级将领——与其说是政治局扩大会议,倒不如说是一次最高军事会议。不管怎么样,还是先听听别人的发言吧!忽然觉得肩膀被谁捅了一下,一扭头,看见是坐在他右边的高岗。高岗向他凑过脸来,悄声说了一句:“老彭,你要有所准备呀……” “怎么?”彭德怀不解其意。 高岗向他点点头,颇有深意地一笑,再不说什么了。

“看来你还不服老哟!”彭德怀仰天长笑:“我是到死不服老……”


彭德怀憋不住,还想再问高岗。他知道,高岗是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也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据说他还深得斯大林的赏识,也许他早已得到什么消息? “你是哪天来京的?老兄?”彭德怀问。 “好几天喽。”高岗答。 “中央已经决定出兵朝鲜?”彭德怀又悄声问道。 高岗摇了摇头,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水。片刻,他告诉彭德怀:“现在还没下最后决定。” “为什么?”彭又问。 “有不同意见嘛……再说,这可是个大事,搞不好要出乱子,应该慎重呀……” “你说有不同意见?是哪些人?” “绝大多数人都担心……毛泽东也不例外。” “你呢?”彭德怀直视高岗。 “我是反对派。” “谁坚决主张出兵?” “毛泽东。”高岗说罢,将目光向毛泽东那边一瞥,发现毛泽东正注视着他。

“我说高岗哟,你们不要开小会……我很想多听听你的意见——高高的山岗上,站得高就看得远嘛!”毛泽东笑着对高岗说。 顿时,与会人员的目光都转向高岗。高岗被毛泽东将了一军,只好开口道:“我还是那个意见:要慎重。我们国家已经打了二十多年仗,现在刚刚统一,元气还没有恢复,再打,怕是经济上负担不起。现在是政权到手,百废待兴。打仗又不是用拳头,要花钱呀……还有林彪那个意见我认为也应该认真考虑,我军装备落后,大都是缴获日本人的三八大盖。美军一个军有各种火炮一千五百门,我们一个军才不到二百门,坦克更少。如果没有三倍、四倍于美军的炮兵和装甲兵,是顶不住的,一旦顶不住,美军打过鸭绿江,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我看是不是加强东北边防为好,免得引火烧身……” “防?怎么个防法?”周恩来插话道,“积极进攻是更好的防……我们鸭绿江一千多里防线,需要多少部队?而且年复一年都得准备打,不知它哪一天打进来……既然早晚都要打,我看还是早打为好……跟美国这一仗,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了,最近根据法新社透露,美军结束朝鲜战争后,将去保护亚洲的各个极为重要的地区,这些地区包括台湾和印度支那。果然如此的话,就会逼使我们在台湾和越南同他们较量。

“看来你还不服老哟!”彭德怀仰天长笑:“我是到死不服老……”

既然美国决定从三个主要方向来实行对中国的进攻:朝鲜、台湾和越南,那我看,我们还是选择朝鲜为好,理由是朝鲜北方多山地,对美军机械化行动不利,便于我军打运动战,而且,朝鲜与苏联接壤,也便于我们获得苏联的援助……老大哥的援助还是不可缺少的嘛!” “要我看,既然早晚都要打,那不如晚点打好。”高岗振振有词道,“美国战争潜力很大,从他们的南北战争结束到现在,将近一百年来美国本土没有遭受到战争破坏,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别忘了,美国的钢产量每年达到八千多万吨,超过我们一百四十多倍。不要说还有原子弹。我们呢,大家都知道,百孔千疮,百废待兴,刚刚解放,绝大多数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还没搞完,许多边远地区的土匪、特务和国民党国队的残余武装还没肃清。不如等我们经济发展了,部队的武器装备改善了,特别是我们的海、空军建立起来,那时候再打,恐怕更有把握一些……” 高岗讲到这里,引起了大家的争论。

有的说,我们准备不够,美国准备也不够——美国军队分布全球,战略重点在欧洲,在朝鲜的兵力明显不足;有的说,与其坐等美国打进来,不如打出去;有的说,不如请苏联出兵,苏联军队武器好……各种意见相持不下。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不管怎么说,别人要亡国了,我们站在旁边看,心里难过哟!”毛泽东站起来,“美帝国主义要打,饭也要吃,散会散会,明天再接着讨论。” 众人起身离去。毛泽东说:“彭德怀同志慢走一步,我还要跟你这个湖南同乡谈一谈呢!” 彭德怀已走到门口,又止住脚步。这时高岗从他身边擦肩过,扔下一句话:“要点你的将喽!”

【二】 毛泽东和彭德怀最后走出颐年堂会议室,二人穿过颐年堂院门,走到菊香书屋。

彭德怀在毛泽东书房兼办公室坐定后,毛泽东从办公桌上的卷宗里翻出一份电报,递给彭德怀,忧虑之态溢于言表。 “我给你看个东西——这是金日成和他们的外相朴宪永十月一日那天给我打来的电报……你看看嘛,形势很危急喽,美军果然是仁川登陆,并已越过三八线。我们多次通过印度大使潘尼迦那个渠道向人家提出警告:不要过三八线;过了三八线,我们就要管。可是人家不理睬,人家要用军事解决问题……昨天凌晨一点,恩来同志还再次召见潘尼迦,美国的好战分子也料定我们不敢参战,料定我们怕他们,所以才对我们的多次警告当耳旁风……他美国依仗什么?还不是仗着飞机大炮,还有那个不得了的原子弹!”

彭德怀接过电报,看后大吃一惊—— 毛泽东同志: ……我们朝鲜人民解放战争的今日状况……在美国侵略军登陆仁川以前,形势不能说不利于我们,敌人在连战连败的情况下,被我们挤于朝鲜南端狭小的地区内,我们有可能争取最后决定性的胜利,美帝军事威信极度地降低了。于是,美帝国主义为挽回其威信,为实现其将朝鲜殖民化与军事基地化之目的,急速调动驻太平洋方面陆海空军的差不多全部兵力,于九月中旬以优势兵力在仁川登陆…… 目前战况是极端严重的。我们人民军虽对上陆的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对于前线的人民军,已经造成了很不利的情况。战争以来敌人利用约千架的各种飞机,每天不分昼夜地任意轰炸我们的前方与后方,在对敌空军毫无抵抗的我们面前,敌人则充分发挥了其威力了。各战线上敌人在其空军掩护下,活动大量机械化部队,我们受到的兵力和物资方面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后方的交通、运输、通信与其他设施大量被破坏。同时,我们的机动力则更加减弱了。敌人登陆部队与南部战线已经连接在一起,切断了我们的南北部队。结果,使我们在南部战线上的人民军处于被敌切断分割的不利情况里,得不到武器弹药,失掉联系,甚至于有一部分部队则已被敌人分散包围着……我们估计,敌人可能继续向三八线以北地区进攻。如果不能继续改善我们的各种不利条件,则敌人的企图很可能会实现的。要保障我们的运输、供给以及部队之机动力,则必须具备必要的空军,但我们没有准备好的飞机师。 ……我们一定要决心克服一切困难,不让敌人把朝鲜殖民地化与军事基地化,我们一定要决心不惜流血,流尽最后一滴血,为争取朝鲜人民的独立和民主而斗争到底!我们正在集中全力,编训新的师团,集结在南部的十余万部队,于作战上有利的地区,动员全体人民,准备长期作战。 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机,不予我们时间,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及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我们谨向您提出以上意见,请予以指教。金日成朴宪永

“看来你还不服老哟!”彭德怀仰天长笑:“我是到死不服老……”


彭德怀看罢这份电报,沉思良久:朝鲜已面临亡国之难,向我们发出紧急求援的呼吁,怎么能见死不救呢?何况,都是共产党国家,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对敌,更不要说两国唇齿相依……唇亡便要齿寒哪! “主席,你下决心了?”彭德怀问。 毛泽东在室内来回踱步,叹了一声,没有马上回答。片刻,说道:“德怀同志,我这个决心可不容易下哟!一声令下,三军出动,那就关系到数十万人的性命,常说:性命关天嘛……打得好那没么子可说的;打不好,危及国内政局,甚至丢了江山,那我毛泽东对历史、对人民都没法子交代喽!政治局扩大会上,大家的担忧都是有道理的。不过,打还是要打。金日成危急了,我们要是不管,那我们将来危急了,斯大林也不管,都这样的话,社会主义阵营还不是一句空话?我告诉你彭德怀,斯大林对我们党是有些瞧不起呢,他以为我们不是什么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来搞农民运动的土地改革者……农民嘛,当然是只顾自家田里的收成,但是我们就是不能只顾自己,我们现在困难很多,这是实情,但我们毕竟是个大国,人口众多,我们应该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无私地援助朝鲜……话又说回来,帮助朝鲜也有利于我们——我们的重工业都集中在东北:鞍山的钢铁,沈阳的机械工业,抚顺和本溪的煤,还有鸭绿江上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我们不能让敌人推到鸭绿江威胁我们东北的安全!”

彭德怀极其注意倾听着毛泽东的每一句话。根据他对毛泽东多年的了解,他知道,毛泽东决心下定了。并且,他经过下午的会议和现在毛泽东的谈话,也感觉到毛泽东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不过,他仍然为毛泽东的大无畏的胆略和气魄所惊异。 “主席,看来现在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如何战而胜之的问题。” “对,你说得对,打是早晚要打的,”毛泽东站在窗前,望着西下的夕阳,“去年我们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用了百万大军,就是防备美军出兵帮助蒋介石。斯大林同志派了米高扬来西柏坡,建议我们不要打过长江,害怕打过长江引起美军参战,我们没有听他的,结果打走了蒋介石,美国也没有参战。不过,美国当局这口气是咽不下去的,我看迟早要同我们交一下手,现在怎么样?打到咱们家门口喽,我们还能退避三舍吗?当然要打,而且要打胜,打出中国人民的威风!” “苏联方面怎么在军事上配合?”彭德怀已经开始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从金日成电报看,他们很吃美国空军的亏,需要有飞行部队,但我们的空军还没搞起来……” “这个问题我们跟苏联方面谈过,斯大林答应出空军,空中由他们负责,地面由我们负责——我们的陆军是没问题,你看啊德怀,我考虑过,美国方面有几个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当然就是我们的有利因素——”毛泽东站在彭德怀面前,扳着指头数道,“第一,美国战线太长,从北冰洋、黑海、波罗的海、地中海、印度洋、太平洋一直搞到东方来,战线从西欧扯到东亚,比希特勒和日本的战线都长。美国在全世界搞军事基地,好比十个指头按跳蚤,动弹不得。第二,后方太远——必须横渡太平洋。第三,不义之战,侵略别国,士气必然不高。而且美国在朝鲜的部队大都是驻日本的占领军,过惯了舒服日子,据称是什么‘榻榻米’部队。第四,美国的同盟国都不强,可派的兵也寥寥无几。第五,美国依仗的原子弹也并非一国独有,苏联也掌握了原子弹,这就打破了它的核讹诈;而且,国土愈广,人口愈不集中,原子弹的作用也愈小……我预言,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人,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看来你还不服老哟!”彭德怀仰天长笑:“我是到死不服老……”


毛泽东说到这里,将手臂扬起一挥。 这时,彭德怀深为毛泽东的判断周密而打动,连说:“有道理,有道理。” 彭德怀又想起高岗对他说过的“要点你的将喽。”心想,毛泽东单独叫他来,莫非真要考虑…… “主席,如果出兵,第一批入朝的十三兵团兵力是否够?”彭德怀问。 “现在十三兵团有四个军,我想再给他们编入两个军,把五十军和六十六军调去,你看怎么样?”毛泽东征询地问彭德怀,不等他回答,又说,“我们考虑以志愿军的名义参战,尽可能不给美国对我国公开宣战的口实,争取把朝鲜问题地方化,我们是要和平的,不希望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蒋介石希望打起世界大战来嘛!” 毛泽东把话扯来扯去,暂不点正题。当然,这些话他也是必须对彭德怀谈的。他将彭德怀从西安急召进京的目的,是想让他带兵入朝,但这是件大事,不宜采取直接任命的方式。

何况,他深知彭德怀的脾气,刚直不阿,又倔又犟。在井冈山反围剿时,谁都惧怕三分的共产国际代表李德,彭德怀因不满他的瞎指挥,曾跟他大闹一顿,甚至不怕撤职杀头。还有一九三六年初的时候,毛泽东决定让彭德怀率领红军东渡黄河开辟根据地,彭德怀则担心东渡黄河后,在敌军优势兵力的冲击下,既站不住脚,部队又无法再撤回陕北,便给毛泽东拍来电报,要求绝对保证,部队必要时能返回陕北。毛泽东当时很生气:要我绝对保证,我怎么能绝对保证?后来彭德怀为此事回到军委,跟毛泽东当面争执起来,说军委的命令他服从,但意见还是要提,还说要是信不过我,你可以换人嘛! 几十年征战过来,毛泽东对彭德怀的脾气摸透了,知道此人只要觉得有理天王老子也不怕。也深知他无私无畏,作战勇猛,敢于临危受命。毛泽东当然记得,在吴起镇之役中,彭德怀受命率数千红军,一仗击溃马步芳、马鸿逵的四个凶悍的骑兵团,而且歼灭了一个半团。

还有解放战争时,毛泽东为解除后顾之忧,命彭德怀去拔掉太原和归绥这两颗硬钉子,彭德怀二话没说,只要五十门火炮(毛泽东很大方地答应给他一个炮兵师),便掉头奔赴前线,和徐向前一起,把这件事漂漂亮亮地解决了。毛泽东想起当年吴起镇之役大胜后,他曾乘兴挥毫赋诗一首赠彭德怀:山高路远沟深,骑兵任尔纵横,谁敢横枪勒马,唯我彭大将军。 是的,彭德怀的勇猛善战的确令毛泽东很看重。现在,朝鲜的山不可谓不高、路不可谓不远、沟不可谓不深,而美国的坦克车正纵横驰骋——那么谁敢横刀立马呢?毛泽东把目光看定彭德怀。但是,他什么也没说。 彭德怀预感到毛泽东将要点到正题了,不过他还有点摸不大准:十三兵团大都是四野的部队——那林彪?于是,他断然问毛泽东:“主席,林彪现在怎么样?” 毛泽东大手一挥:“不谈他不谈他——这个人打起仗来谨慎有余,胆力不足……不谈他。好吧,你先回去吃饭、休息。” 毛泽东把彭德怀送出菊香书屋,说了一句:“你要好好想一想哟……” “给我多少时间?”彭德怀停下脚步问。 “我不吝啬,给你……”毛泽东伸出两个指头。 “两天?” “两个小时。”


【三】 晚饭后,彭德怀走到北京饭店寓所的阳台上。金秋之夜,北京长安街上,华灯初上,灯火阑珊,行人熙攘,车水马龙,一片和平景象。

来来往往的行人中,谁都不知道,就在那个宁静的时刻,中国领导层的少数几个人,已经做出了一项后来震动世界的重大决策。 彭德怀站在阳台上,透过夜幕向东方天际眺望。紫色的夜幕延伸到很远很远……他清楚地意识到,开完会后,他已经不可能再乘那架苏制民航飞机飞回西北,他恐怕将奔向相反的方向——东北。 “彭主席,”彭德怀的秘书小刘走上阳台,“中南海的电话。” 彭德怀返回室内,抓起电话听筒。 “怎么样老彭?两个小时——时间到了。”毛泽东浓重的湖南口音在他耳畔嗡嗡响着。 “我想好了,主席。”

“那好,君子一言……明天会上见。” 毛泽东挂了电话。 这天夜里,彭德怀躺在沙发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后来干脆把被褥、枕头搬到地毯上,还是辗转不宁…… 第二天,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颐年堂继续进行,彭德怀的发言使大家为之一振: “……美国侵略军占领朝鲜,威胁我东北,又控制了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它要发动侵略,随时都能找到借口。老虎总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我看,不同美国侵略者见个高低,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 “……我们常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要比资本主义阵营强大得多,我们不出兵支援朝鲜,那么怎么显示得出强大呢?为了鼓励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侵略的民族民主革命,也要出兵;为了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威力,也要出兵…… “……美国同我在朝鲜作战,它利速决,我利长期;它利正规战,我利于对付日本那一套。我有全国政权,有苏联援助,比抗日战争时期要有利得多……即使打烂了坛坛罐罐,无非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没有什么了不起……出兵援朝是必要的!” “好嘛,德怀同志的意见我看很好。”毛泽东说着,从桌上拿起一封信扬起来道:“你们看,连傅作义先生都给我写信,认为应该出兵朝鲜,不然后患无穷——民主人士尚且如此,我们共产党人还怕什么?” 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对大家说:“我给大家通报个情况,我和恩来、少奇、朱德等同志都商量了一下,我们想让彭德怀同志率兵出征——老将出马喽!我也与德怀同志谈了,他慨然允诺!好吧,德怀同志,我谢谢你,中国人民谢谢你!你是临危受命啦……有你去我们就放心喽……” 散会时,高岗走到彭德怀身边,拍着他的肩膀笑道:“看来你还不服老哟!” 彭德怀仰天长笑:“我是到死不服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金日成   鸭绿江   解放战争   斯大林   苏联   朝鲜   电报   美国   兵力   战线   美军   部队   敌人   同志   意见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