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安家》遥想未来的四种养老方式


由《安家》遥想未来的四种养老方式

《安家》挺好看的,要说这部电视剧一开始吸引小编,还真不是剧情和明星演员,而是这张海报,你看这张海报里的这幢房子,三层高,九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个阳台,这九个人是邻居,又像是朋友,十分亲近,但是每家又有独立空间,并不形成干扰,这种状态是不是很令人向往?!

由《安家》遥想未来的四种养老方式


由《安家》遥想未来的四种养老方式


由《安家》遥想未来的四种养老方式

但实际上,你有没有发现,《安家》里的人物没有人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他们大多住在高层住宅里的单元房内,每个人都归属在很小的“家庭单元”内,要么是一家三口,要么是夫妇俩,甚至是独身,不管是那个多年不育的赵小姐,海清饰演的博士医生,还是辛苦打拼几十年的包子铺夫妇……甚至包括徐姑姑、房似锦都面临着一个隐含的问题,如何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养老?

由《安家》遥想未来的四种养老方式

时光倒退到几十年前,也许如何养老就不是社会问题,那时“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一个小家出了问题,七大姑八大姨都会来嘘寒问暖,但是家庭规模的缩小是时代的趋势,年轻人和父母单过不仅是潮流,更代表着科学的生活方式,可是问题随即又来了,根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的统计,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到2025年,中国每2.5个适龄劳动力需要供养1位老人,到2050年则是1.6个赡养一位老人。与此同时,1977年以后出生的人群,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如今,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迈入老年,所以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养老方式一:“子女和父母同住一个屋檐下”

由《安家》遥想未来的四种养老方式

如何养老,不仅在中国是个大问题,在其他国家也是问题,不妨先来看一下国外的经验。美国的《大西洋周刊》近期有封面文章,指出“碎片化”的家庭在美国早已呈现:一方面美国的离婚率已经攀升到了45%,很多家庭没有孩子,养宠物的家庭比养孩子的家庭还多,子女普遍住的离父母很远,兄弟姐妹之间也不怎么走动,每个核心家庭,都慢慢变成了一座孤岛。

由《安家》遥想未来的四种养老方式

面对这样的局面,美国人正在尝试换一个新的思路重新组织家庭,其中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核心家庭出现重组的迹象,调查研究,2014年,18岁到34岁的美国男性,有35%会选择和父母同住,一家名为LENNAR的建筑公司为了迎合这种现象开发出了新的房型:“同一屋檐下的两个家”,父母的居住空间和成年子女的居住空间分别有独立入口、独立厨房和用餐区,但是两代家庭会共享洗衣房以及其他公共区域等。这样既保护了隐私,也方便彼此照顾。

这个消息令人眼前一亮,不仅给“养老地产”的开发商们提供了一种借鉴,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把父母养老的问题交还给子女,但不是两代人混住在一套单元房内,而是采取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既彼此独立互不干扰又能互相照顾。

养老方式二:住进养老院,有年轻人交流陪伴

由《安家》遥想未来的四种养老方式

但是如果没有子女,父母老了怎么办?就像《安家》中的江奶奶,她一心卖房就是为了给老伴看病,宋老师去世之后,江奶奶也没有办法独自撑下去,孤独就是老年人最大的敌人。杭州有养老院就推出了一项服务,名称叫“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参与服务的年轻人,每天下班回到养老院,要抽出2小时去陪伴老人聊天,健身,下棋、练书法,换取的是每月缴纳300元,就能入驻位于城区内设施齐全的单人公寓。这个办法可谓两全其美:一方面缓解了年轻人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老人有了陪伴。

由《安家》遥想未来的四种养老方式

由《安家》遥想未来的四种养老方式

这种做法其实不是中国的原创,在荷兰,有著名的Humanitas Home(人道主义之家)。年轻人只要愿意花时间陪伴老人,就可以在 Humanitas 获得一个房间,住进养老院的年轻人,很多都身怀绝技,有些人会音乐,有些人会做菜,有些人会摄影,有了他们的加入,Humanitas 成为温暖的家。对于老人来说,学生代表着与外界的联系,当学生从课堂,音乐会或派对回家时,他们会与老年邻居分享这些经历,老年人排遣了寂寞、收听了见闻,获取了关爱。

养老方式三:与好朋友一起居住,享受“四合院”般的温情

由《安家》遥想未来的四种养老方式

除了养老院,和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养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好比《安家》的这张剧照一样,大家仿佛街坊邻居,一家做了好吃的,可以端到邻居家共享,是不是感觉美美的。

由《安家》遥想未来的四种养老方式

事实上,《大西洋月刊》的那篇文章就指出,在美国,除了父母和子女同住的趋势外,另一个趋势就是美国人开始尝试跨越血缘关系组建更大的家庭。有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谈得来的朋友一起住,文章中提到了美国奥克兰市一个合住社区,这个社区一共有23名住户,最大的83岁,最小的1岁。每户公寓的面积不大,但有一个共享的庭院和一个大大的厨房。每周四和周日,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吃晚饭,社区卫生也是一起打扫,大人们相互帮忙照看孩子,年轻的父母碰到事情了,年纪大的会帮着出出主意,如果有谁失业或者生病了,所有人都会聚在一起为他分忧,就像一个真正的“大家庭”一样。这个感觉,是不是有点像中国的“四合院”?

养老方式四:返乡养老,享受“悠然现南山”的恬淡生活

由《安家》遥想未来的四种养老方式

第四种方式就是返乡养老。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可以预见,未来20年,乡村的面貌一定会发生更大的变化,时下,不是流行返乡创业吗?再过20年,为什么不可以流行返乡养老呢?如果自家有宅基地,医疗、生活条件允许,返乡养老很可能会成为流行的趋势。

小编身边就有朋友,他们一共10个人,大多是“发小”,年龄基本在40岁到50岁之间,在陕西南部的一个乡村里,找到了几栋闲置的农民房,交付租金后,经过简单的收拾,就成了他们几个人的“后花园”。用他们的话说,来到这里,烦躁的心能安静下来,等将来老了,与其拖累子女,不如大家就在这山清水秀的乡村里互相帮衬,悠闲养老。

由《安家》遥想未来的四种养老方式

小编梳理的这四种养老方式,有的需要借助社会力量,有的需要相对雄厚的资金实力,也许你会说,自己还正年轻,现在考虑养老太早了,但是别忘了,你的身边一定有老人,想想此刻,他们可能正需要你的陪伴和聆听,抽点时间回回他们的微信,或者打打电话讲讲最近的见闻。然后再抽点时间,想象下自己老了后的样子。

老,其实一点也不遥远,它既确定无疑但似乎又缥缈无形,要想拥有一个既幸福健康又有尊严的晚年,年轻时就得未雨绸缪。愿你能从此文获取启发,为自己的“养老规划”按下启动键。


本期内容部分图片取自网络

朴里设计

联系微信:puli-zhanghui

联系邮箱:285581004@qq.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大西洋   方式   都会   养老院   美国   中国   乡村   子女   单元   年轻人   老人   父母   独立   趋势   未来   家庭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