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夷宾服,万邦来朝——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梁启超

凤凰涅槃,逆境生长

公元1371年,郑和(原名马三宝)出生在云南的一个穆斯林家庭里,他的祖父,父亲都是虔诚的伊斯兰教教徒。受家庭影响,郑和也成了一名虔诚的穆斯林。和所有的伊斯兰教教徒一样,郑和从小就非常渴望去圣城麦加朝圣。好在他家境殷实,曾祖父和父亲都已经去过麦加,如果没什么意外,在郑和稍大一点可能就会实现这个愿望了。但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彻底毁了郑和的童年,也毁了他那颗虔诚的心。

四夷宾服,万邦来朝——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公元1381年,朱元璋下令远征云南。付友德,蓝玉带领明军,一路势如破竹,仅用半年时间就平定云南全境。这种战争在明朝的征战历史中争毫不起眼,但对于郑和来说却是人生的惨痛转折。战争摧毁了郑和的家园,他自己成了俘虏。当时明军对待儿童俘虏的手段极其残忍(无法考证是谁想出的这种手段,但简单推理就能得出,这种手段肯定是出自当朝统治者朱元璋,这非常符合他“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的行事风格)——阉割。其目的真是不言而喻。郑和就这么成了卑微的阶下囚,每天行尸走肉般的跟着明军东征西讨。

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常年跟着明军满世界打仗磨练了郑和的心智,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战场成了他的修道场。身残志坚,郑和踏着无数的尸骨逐渐走向强大。


上天总是眷顾那些勤奋之人,郑和眼中的坚强与刚毅一眼就被燕王朱棣看中,朱棣立马将其收入麾下。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郑和跟随朱棣南征北战,很快取得了朱棣的赏识和信任,成了朱棣的贴身侍卫。朱棣登基后更是封他为“内官监太监”,这可是内官最大的官职。公元1404年,朱棣正式赐姓“郑”,他便自行改名单字“和”,从此,这个从战俘营里走出来的家伙开始了自己荣光的征程。

盛世中的无敌战舰

公元1405年,明王朝在永乐大帝朱棣的励精图治下经济快速发展,国力强盛。对于统治者而言,最大的荣耀莫过于让全世界看到自己的强大,永乐大帝也不例外。明朝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外围的对手被朱棣打的死的死,逃的逃,此时永乐大帝已经不满足于眼前的这片江山,他要做更大的王,四夷宾服,万邦朝贡!朱棣开始着手“秀”明王朝的肌肉了。

四夷宾服,万邦来朝——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1405年七月十一日,郑和从福建五虎门起航,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征程。郑和此次出航,率将卒两万七千八百余人,大小船只两百余艘。其中所乘船只中最大的叫宝船,这种船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一丈;中等宝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而且不是古装电视剧中常见的单帆的船,最大的船有十二个帆。他的锚和舵也都是非常巨大的,转动起来需要百十人共同用力。曾经在南京出土过宝船的制造遗址,其中出土过一根十一米的木杆,据调查该木杆是船只舵叶的控制联动杆,经过推算,与其相连的舵叶高度大概六米左右,比两层楼房还要高,这种船真可谓是古代的航空母舰。

四夷宾服,万邦来朝——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带着这只精锐的舰队,郑和踏上史上前所未有的旅途,也离自己儿时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强而不欺,威而不霸

当舰队到达爪哇国时,由于爪哇国内乱,误杀了一百多名明军士兵。郑和知道后感到十分意外,爪哇国和大明王朝相比,就像蚂蚁和大象,爪哇领导人再怎么愚蠢也不会做这么自不量力的事情。他的属下各个义愤填膺,摩拳擦掌想干掉这么一个弹丸大的王国。冷静的郑和再一次显现出他的智慧,他没有急于行动,而是派出使者前往爪哇国进行交涉。爪哇国国王知道误杀了明军后吓得魂不附体,立马连夜派出使者前往明朝请罪,并承诺每年向明朝进贡。郑和就这样依靠自己的资源兵不血刃的征服了一个国家。


四夷宾服,万邦来朝——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中国古代历来主张以和为贵,强盛的明王朝也不例外。郑和七下西洋,从未主动使用武力去征服过其他国家(最多也是应邀帮忙处理一下其他国家的家务事)。一路上,他主动帮忙调解国家矛盾,对贫困地区施以援手,沿途还主动清理海盗,为一些沿海国家带来和平。他是明王朝派出的和平使者,也是明王朝强大威严的化身。

郑和下西洋的结果非常明显,西洋各国与明王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虽然很多国家国力相差很大,但大明王朝从未对弱小的国家另眼相看,它用自己的文明与宽容从精神上彻底征服他们。

南非的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曾说过:西方人来到我们面前时,手里拿着圣经,我们手里有黄金,后来变成了他们手里有黄金,我们手里拿着圣经。多么具有讽刺性,那些自以文明的家伙嘴上念着圣经,手上拿着枪炮,然后以和平的名义占领别人的土地,掠夺别人的资源,屠杀当地的人民。这就是所谓的西方人的征服。

四夷宾服,万邦来朝——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公元1430年,郑和开始了自己的第七次征程,同样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早已年迈的郑和面对此次征程本应心如止水,但他内心的激动却难以平复,因为这次的征程意义非凡,这次终于可以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圣城麦加去朝圣。在舰队穿越马六甲海峡,将消息传递到各国之后,舰队一路沿红海北上,驶向那魂牵梦绕的圣城。

终于,在经受了多年的磨难之后,郑和来到了圣城麦加,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此刻,他不是什么航海家,也不是什么和平使者,此时此刻,他只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教徒,用心的向圣石和真主吐露着自己的心声。

四夷宾服,万邦来朝——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朝圣之后,船队开始返航,使命完成,梦想实现,支撑郑和的那股心气彻底用完了,他病倒了。

在归途中,郑和因病去世,没能回到自己的家乡。

六十多年后,一支四艘船组成的船队又来到当年郑和下西洋的第一站古里,这只船队的领导者叫达▪伽马。这些自诩文明的家伙一上岸就四处寻找宝藏,他们抢到了很多当时的香料,丝绸,然后在这个可以抢到财宝的地方立了一根标柱,象征自己主权的标柱。

从此,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麦加   爪哇   伊斯兰教   穆斯林   大明   明朝   船队   云南   船只   舰队   征程   永乐   使者   虔诚   公元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