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台湾卧龙”陈永华

金庸先生的《鹿鼎记》中有这样一个角色:他武艺超群、侠肝义胆;他是大混混韦小宝的师傅,是天地会总舵主,他以光复明朝大业为己任。“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他就是一代英豪陈近南。

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台湾卧龙”陈永华

影视剧中各个版本的陈近南

《鹿鼎记》中的陈近南,历史上确实存在过,不过他不是韦小宝的师傅,也不是天地会的总舵主。真实的陈近南,乃是有“台湾卧龙”之称的陈永华!

破茧

陈永华,字复甫。他的父亲陈鼎是明天启七年的举人。崇祯帝自缢煤山后,陈鼎不愿背叛做清朝官,选择了回乡务农。

永历二年,郑成功攻克同安(今福建厦门同安区),素问陈鼎之名的郑成功当即拜陈鼎为教谕( “正式教师”之意, 宋代开始设置,负责教育生员)。陈永华被补为博士弟子员。

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台湾卧龙”陈永华

不久之后,同安再次沦陷,不愿做亡国奴的陈鼎自缢于明伦堂,陈永华虽然逃了出来,但痛苦万分。他慢慢开始明白儒生的一杆笔笔是不上大刀长矛的,一个人的奋死相争也终究不及天下响应。于是他下定决心,弃笔从戎,以究心天下事为己任。

陈永华为人沉稳,善谋略,对时局形式的判断很准确;处理事物颇有定力,果断有识,不为其他人所动。

郑成功占据厦门之时,永利朝兵部侍郎王忠孝将陈永华推荐给郑成功。两个人见到对方都觉相见恨晚,并坐谈论时事,终日毫无倦意。郑成功赞誉陈永华:复甫,真乃放进卧龙也。陈永华也一心辅佐郑成功以报知遇之恩。

绽放

1662年,郑成功攻克台湾,授陈永华咨议参军。虽然5月郑成功就病逝,但其子郑经继位后更加倚重陈永华。

教育方面

陈永华创建了一套自上而下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全台设立“国子监”,作为台湾最高学府,各府、州、县分别设立“府学”、“州学”、“县学”。此外,还要求高山族同胞居住区的各社也要设立“小学”,由此方便高山族子弟入学受教育。

他建设了圣庙学院,开始大力引进中原文化,加之他在教育方面所做出的种种规定得以实施,都极大地促进了台湾教育事业的发展。于是,台湾人民“自是始奋学”。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施行,也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的传播。

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台湾卧龙”陈永华

陈永华旧址

土地、资源方面

陈永华曾经亲自考察台湾南北各社,弄清开垦情况,回来后颁布屯田制度,进行屯田垦殖。土地刚开垦时就一年三熟,不仅戍守之兵,而且当地居民都可以丰衣足食。在农闲时候又进行军事操练,所以人人都有勇知方,先公而后私。此后,台湾一直兵粮丰足、民粮无患。

民生方面

陈永华建设台湾,以“足民食”为起点,着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他亲往各地,教军屯田,储备粮食;教民煮糖晒盐,以利民生;教匠烧砖,改善民居。在他管理台湾事务期间,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幅度很大,他也受到了民众的爱戴和尊敬,以至于在他去世后,民众为感念他的德泽,还设庙祭拜,就是今日府前路上的“永华宫”;“永华路”同样也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

外贸方面

郑成功以台湾数十万军民为根本,在陈永华一干人等的策划下,郑成功在台湾开始和日本、暹罗、安南各地通商;开通闽、浙、粤等地的通商渠道,极大地促进了台湾的贸易事业

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台湾卧龙”陈永华

陈永华

陈永华对台湾的发展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以至于清翰林学士李光地听说陈永华病逝,向皇帝上疏祝贺说:“台湾长久以来没有被收复,主要是由于陈永华经营有方。今上天讨厌战乱,让他殒命,从此台湾的收复将指日可待。”

金庸笔下的陈总舵主武功盖世,侠义心肠,是很多人崇拜的大英雄。而真实的“陈近南”虽然不会武功,但也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杰。

一身热血许社稷,去留肝胆两昆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卧龙   高山族   暹罗   台湾   国子监   崇祯   安南   英豪   民食   先公   武功   天地会   己任   民众   舵主   英雄   旅游   陈永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