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斜塔

(罗安会写作联盟)旗下作者

文/罗安南

故乡的斜塔

作者罗安南

白塔,好多县城都有。不过,我故乡的桌子角斜塔还不多见。在全国,除了著名的虎丘斜塔、绥中斜塔、松江斜塔、当阳斜塔、崇左斜塔比较著名,我的故乡朱沱的斜塔,知道的人真还不多,现在只有在档案馆照片中才能见其“尊容”。

故乡的斜塔

朱沱白塔

斜塔,面朝长江,塔身九级,呈六角形,䇄立在原重庆市江津县桌子角。这九级白塔紧邻长江边几十米高的悬崖边,四百余年来任凭风吹雨打,巍然不动,成为上下水船的航标,也成为朱沱古镇的地标。

据史料记载,白塔建于明崇祯年间,塔高三十多米,底座宽五米多,造型俊美,飞檐翘角,玲珑有致;底部青石上雕有各种精美花纹,虽经风雨侵蚀仍清晰可见;塔身无木材,仅用砖块建成笋状,一层一层直插云霄。如此精致,如此高度,又建在悬崖峭壁间,这修造艺术,让人不由得不惊叹!

半个世纪前,我路过白塔,见塔倾斜度很大,感觉随时就要倾倒下来一般,觉得好生可怕,于是快速走过。

故乡的斜塔

朱沱古镇四望山寺(建于清.光绪年间)

朱沱这白塔有来历,有故事的。故乡人的民间传说代代相传,流传甚广。在朱沱四望山寺里,有李公将军李成孝的神像,常年烟火不熄。关于李将军智斗妖道王白矶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一日,眼见妖道王白矶的大力魔王率众妖从合江赶来,欲以巨石堵断江水,水淹朱沱。观世音菩萨知道王白矶乃灶王爷座下蟋蟀修炼而成的叫鸡子儿,便放出金鸡啼鸣。王白矶恐天亮后被金鸡啄食,遂弃众妖逃跑,却被二郎神放哮天犬截住,二郎神挥戟一戳,灭了王白矶,众妖魔见状纷纷逃遁,那些大石包落在桌子角江水中形成险滩。随后,托塔李天王将手中宝塔立于桌子角岸边作镇妖石,由是就有了这九级白塔,大家都称它“桌子角斜塔”。

桌子角斜塔位于老街不远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这条两公里多长,以明清建筑为主的老街,显得格外古朴宁静。街道光滑的青石板两旁,串架木结构的平房,一家挨一家相依相伴,橙黄色的街面木板串通了一条街。街两侧,是青色的砖、灰色的瓦、别致的窗格、精致的花窗,散发出深沉的年轮气息。夕阳西下,桌子角斜塔沐浴在金辉中,十分耀眼。而古镇江边,成为黄金水道的停船码头,来自宜宾、泸州、合江、贵州赤水,重庆、江津等地的一排排木船,停满了朱沱码头,准备在此过夜,等待天明出发……

故乡的斜塔

长江边的朱沱镇

千百年来,但凡江面上往来的船只,只要远远地看见这桌子角斜塔,就知道朱沱古镇快到了,高兴之余同时心也会一惊:朱沱的险滩恶水也到了,小心航行!

桌子角水域,被称为长江的重要险滩恶水。由于地壳运动,一排排巨大的岩石从江边一片连一片,一直连到江心以外,它几乎隔断水流,迫使江水改道,冲向关刀碛,向东滚滚而去。在这狭窄的河道里,江水汹涌澎湃,恶浪翻滾,多少年来不知有多少过往船只在此葬身江底!

拉上水船的纤夫,只要经过桌子角,都感觉命悬一线不能大意。但见船长放声大吼:“雄起!”大家一起吼着川江号子:“嘿咗,嘿咗、嘿咗咗!”号子声中,纤夫们手脚并用迈着沉重步伐,艰难跋涉过险滩,踏着古道与命运搏击。桌子角一过,船工们瞬间放心了,船可到了朱沱了!

故乡的斜塔

朱沱古镇老街

千百年来,这方水上要津之地,发达的运输业为朱沱带来了码头文化的繁荣,商贸物流业的兴旺。这水,滋润了一方土地;这一方土地,又养育了这一方人。

无论旭日东升还是夕阳西下,当阳光撒在白塔上,给白塔镀上了通身亮色。此刻江中波光粼粼,映得倒影中的白塔更斜、更美、更俊。远远望去,白塔好似托塔李天王手中宝塔,独立峭壁,直插云霄;塔尖上白云缭绕,长天似洗,那种庄严肃穆,令人不禁抚今思古,一种来自心底的震撼油然而生。

可惜,时光倒转半个世纪,在那个年代,一场“破旧立新”运动,使古镇内寺庙、宗祠、石牌坊被拆,而斜塔更是被几十公斤炸药炸掉,顷刻倒在了长江之中。

故乡的斜塔

朱沱古镇老街

我的故乡,古镇的斜塔倒了,故乡的“航标”没有了,故乡那一段美丽的传说也许也被人淡忘了。然而,我心中那尊斜塔,将永远在记忆里屹立不倒。

罗安南系 (罗安会写作联盟)旗下作者

作者系江津区作协会员

重庆市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斜塔   合江   江津   白塔   金鸡   老街   云霄   故乡   天王   险滩   长江   江边   江水   古镇   桌子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