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俩烤地瓜,母亲的孝道

今天又被怼,原因是又没有管住嘴。网友说她自己月入三万,她老公一直拿她买的东西孝敬公婆,甚至于自己不舍得喝的牛奶,说给女方父母男方就不是那态度,在网上评理。我又没有憋得住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在我的记忆里家里哪怕是包水饺母亲都会先盛一碗送去给爷爷吃,即使开一个西瓜也会先送去一半.......当然母亲过年杀鸡留一条腿给外婆(外婆不吃猪肉),父亲也曾不说过什么。

又是一年深秋,地瓜入仓,说到地瓜不得不提烤地瓜,那味道可是甜中带香,飘到几里地之外。说起烤地瓜又想起那年母亲的那俩烤地瓜。

老家位于齐鲁大地中部的丘陵地带(我地理盲,查了一下好像是鲁中),红薯因抗旱且产量高因而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得到广泛种植,在那些艰苦的年代养活着家乡的父老乡亲。红薯吃法非常多,就如同我上次回复条友说的一样“蒸煮炒炖烤......”随便怎么吃都行,就是生啃也可以当水果吃,小时候家穷哪里有什么零食啃嚼,生地瓜就是最好的饭后水果。

那俩烤地瓜,母亲的孝道

网络配图,侵权删之

庄稼人有自己的吃法,有一种吃法估计很少有人知道,那就是“烤地瓜”。当然此烤地瓜非彼烤地瓜,不是今天大街上上小车推着一个大桶里的碳烤,那是热灰煨。那时主食是煎饼,一般人家三四天会烙一次煎饼,烙煎饼用鏊子,鏊子要在底下烧火。每每摊煎饼的时候,馋嘴的我就会抱着地瓜坐门口,央求母亲给烤一个。一般随着柴草越烧越多,炉灰便逐渐被推出鏊子底,并堆积其周围,这热灰烤红薯是最好的。每每此时母亲都会笑着骂一句“馋猫”然后顺手接下地瓜埋在灰里,一切交给时间。

随着炉灰的不断增加并将地瓜埋没,地瓜的香味也逐渐被热灰煨出香中带甜的味道,想想就口水直流。掏出一个,就地上敲敲残灰,露出被温度煨软的皮,局部变硬,那种硬而未僵的状态恰到好处,香味最浓。一掰两半黄瓤中带着油亮的软,透着蜂蜜般的润泽,似乎能滴出糖浆,忍不住就是想咬一口,叹一声“真甜......”。我最喜欢吃的还是那烤得硬硬的边边角角,类似于今天的红薯条。从皮上一点点啃着那硬而甜的肉,那种香味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既有红薯条的香甜还有那个吃而不得,咬不到的内心你着焦灼,是文字所无法表达出来的。

那俩烤地瓜,母亲的孝道

网络配图,侵权删之

母亲每次都会烙完煎饼掀起鏊子,借着鏊子之下地面的余热,埋上炉灰,烤一堆地瓜犒劳大家。其实,软糯甜的地瓜更加适合老人享用,深受老人喜爱,爷爷也不例外。每次烤出地瓜母亲都会选最软的给爷爷送去。某次母亲在给爷爷和二爷爷送地瓜的时候,正好遇到邻居,邻居说“现在给你二大爷这俩地瓜,比他死后披麻戴孝哭天喊地孝顺多了。”

现在想想不无道理,其实孝顺又何必是惊天动地,什么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其实就是那么点点滴滴,一餐一饮举手投足间的事。记得实习的时候有位老爷爷气胸,他儿子问主治医生治好的把握有多大,因为他家经济困难,怕花钱治不好,万一去世没有钱办葬礼。

“你大办丧事表示孝顺,现在活着不救,死了去假孝顺!”老师气得把他儿子大骂一顿,后来老人手术成功,救回一命。

老师的话与邻居的话不谋而合,那就是孝顺要孝顺到点上去,不要去假孝顺。母亲的俩烤地瓜非常简单,在当时的农村也不算是稀罕物,可是就是那最不起眼的东西里藏着深深的孝道,那是含在骨子里的,一瓢一饮之中自带孝道。母亲不识字没有读过书不会讲大道理,从没跟我们讲过什么是孝,但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那样身体力行。我们自小到大耳濡目染,感觉生活就该这样,好的东西就该先留给老人,哪怕是俩烤熟的地瓜。

那俩烤地瓜,母亲的孝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孝道   齐鲁大地   地瓜   鏊子   炉灰   母亲   都会   薯条   煎饼   吃法   红薯   香味   爷爷   邻居   老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