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擀面——母亲的味道

最近骨折卧床,疼痛折磨着肉体和神经的同时,限制活动,就这么成为一个瘸子。行动不便,吃饭成问题,一个人在家中午只能将就,最简单的就是煮面。龙须面随着开水跳动逐渐散开变软,碧绿的葱花浮在水面,一青二白伴少许淡黄色油星儿也算是色调清爽明朗。看着锅里的面突然想起母亲的手擀面,母亲手擀面里的葱花,那味道真香!

小时候没有面条,面条都是母亲擀的,绝对纯手工。那个母亲用多年的棕色大陶盆刷洗干净;倒入自己家种的小麦磨的面粉;打入母鸡窝里还热乎乎鸡蛋;一小勺食盐加温水和面,做到三光“面光、盆光、手光”,放面盆醒发。准备一个碗倒入油、食盐葱花碎,大锅加水,点火烧水顺便蒸油。

母亲抬出那块约60x120cm大小的大面板,找出那根一米长的擀面杖揉面团、擀面。看过《父母爱情》者应该记得姑姑德华擀面的场景,对,就是那样,为此我还多看几遍那部电视剧。还记得安老师把面擀破举着擀面杖打孩子的那幕吗?孩子说是妈妈把面擀破了,找她的茬。说真的这擀面可不但是个力气活儿还是个技术活儿,面既要硬又不能太硬,太硬容易破,不硬的话不但口味欠佳还容易粘连。所以老家有种说法是二婚女人去婆家要擀面,看能不能一下擀好,且切面一刀到底,如果一刀到底就表示这婚事好,能白头偕老,当然这是迷信的说法。

手擀面——母亲的味道

网络配图

盆空出来后倒入白开水凉着,面熟后打在凉开水里防止面条糊成一团。水没有开,母亲就做卤,最喜欢的还是西红柿鸡蛋的,跟现在的西红柿炒鸡蛋不同,母亲做的应该是西红柿鸡蛋汤的做法,不同的是稠点而已。时间富裕的话还可拌个凉菜比如拍黄瓜(有人说黄瓜西红柿不能同食不知道真假,小时候真没有那么多讲究)。

手擀面——母亲的味道

开水下面,随着水泡翻滚,面熟打入凉开水,加入提前蒸的熟油,淡黄色的面条浮在清水里,水面漂浮片片葱花和油花儿,那香味,清爽中带着葱花的浓烈,干净且香,咬一口面条,韧且劲道,那是真正的鸡蛋手擀面的味道。现在超市鸡蛋面条那么白的颜色我就表示怀疑,真正的小麦和鸡蛋的黄色去哪里了?再浇上西红柿鸡蛋卤,味道绝了!

记得夏天中午天比较热,当然再热也不会像江南的夏天动不动就来个40度。不好下地干活,母亲喜欢擀面条,每当一大盆面条端上桌,我们姐弟四个便如同鸟窝里的雏鸟待哺一样,齐刷刷的围坐在小饭桌周围,端着碗伸着手请父亲帮忙盛面。父亲把一个个小碗盛满便开吃,虽然母亲一再教导“食不语,饭桌不能出声”,但是“哧溜哧溜……”吸面条的声音再小心也难免响起。“慢点!”每每此时母亲无奈的微笑着嗔怒。父亲喜欢肩头搭个毛巾,不时的擦拭着成流的热汗;孩子们更是头发都湿成一绺一绺的,但是貌似没有一个人说热,大家眼中只有那碗面和那西红柿鸡蛋卤……

手擀面——母亲的味道

吃火锅喜欢来份菠菜手擀面,但是面每次上来都是失望,那软软的一团,煮熟后甚至于不成条的面能称之为手擀面吗?肯定是吃不出母亲手擀面的味道,失望多次之后便不再迷信手擀面,就来面条吧,反正于我而言差距不大,“除却巫山不是云”,被母亲惯大的那张嘴又岂能随随便便就能满足?母亲手擀面是母亲的味道,家的味道,随着长大离家化作浓浓的解不开的乡愁!

可惜,随着自己一天天长大,离母亲越来越远,母亲的手擀面味道成为最美好的回忆。如今母亲已达古稀之年,虽然身体硬朗,在家负责烧煮帮弟媳妇照看孩子,但比较忙,不知道还会不会有空儿擀面条。估计是没空儿再擀面了吧,前几年弟媳妇买台面条机说既快又好用,估计不会再让老母亲再擀面了。

我曾凭着记忆擀过几次面,虽然孩子也说好吃,吃得汗流浃背,可是,我却找不到母亲的味道,感觉没有当年的好吃,就是少了点什么。这应该就是母亲特有的味道吧,无论如何模仿终不像。

也许,多年以后女儿也会长大成人,也会蒲公英一样飞走,去她喜欢的地方生根发芽,那时候她可能也会想起我做的手擀面,想起今天我们在一起吃面的场景,也是满满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味道   母亲   擀面杖   弟媳   空儿   面熟   葱花   食盐   活儿   西红柿   面条   鸡蛋   父亲   孩子   喜欢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