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土坑上的苇席

最近棕榈床垫引发白血病的事件持续发酵,导致许多妈妈在家拆床垫,虽然是否真是床垫所致尚有待商榷,但孩子的健康却是马虎不得。床垫乃昼夜近身之物如质量不过关危害之大不言自喻,然而床垫质量良莠不齐,质量不达标事件时有发生。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内心惶恐,感觉只有一个字“怕”。

突然间想起小时候的苇席,苇席顾名思义就是芦苇编的席子。芦苇今天我们在湿地景区内可能会见到,是一种多年水生或湿地生植物,春夏叶子碧绿清脆,秋天芦花雪白雪白的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但在那个年代芦苇不是用来欣赏的,却是编席盖屋必备材料,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那些土坑上的苇席

记得前几年去常熟沙家浜还看到大片芦苇荡,清风拂来,芦花随风轻轻飘动,如少女的舞姿一样婀娜多姿。芦花高处偶尔飞出几只水鸟衬着白云蓝天,那画面快门一按,可以充分发挥一下想象力会有多美。绒绒的芦花,扫着少女的脸庞柔柔的,陶醉其中,就是一幅美妙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是这种美丽的景观植物,曾经是老家全身都是宝,叶可包粽子,花絮可以垫棉鞋或者絮枕头,最重要的就杆可以编家家户户的铺炕席。

那些土坑上的苇席

粉墙黛瓦之间,别有一番滋味

编席卖席自我爷爷开始就为我家务农之外主要副业和经济来源。记得每年秋收之后芦苇成熟芦花飞满天之时,村里就会组织人割芦苇,一片片芦苇应镰刀而倒,晒干后一垛垛的堆在晒麦场。冬天农闲爷爷就开始剥苇、破苇、泡篾、压篾、刮篾,一套程序下来粗糙的芦苇杆就化作雪白、绕指柔的席篾儿。接下来就是姑姑们灵活的五指飞舞变魔术,一捆捆芦苇随着时间化作一张张米黄色的席子,再被爷爷和爸爸用手推车吱悠吱悠推到集市,然后飞上千家万户的土炕。

那些土坑上的苇席

小时候冬天放学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找姑姑编席,捡几根下脚料取三根一头压在脚下做经,再取篾子做纬,一根压一根编制席子。那时不知怎的篾子似乎认生不听我话,在姑姑手中柔软欢快跳跃的它们,在我手里却僵硬固执任性,有时甚至于粗鲁的划破手指鲜血直流,所以姑姑一般不让碰,我就捡芦花玩儿。记得一次调皮的我将芦花扔进煤球炉子,顿时火花飞溅,飞到身上把母亲新做的花棉袄上,一阵白烟就烧个洞……

在整个苇席制作过程中用的是铁刀、河水、石碾还有姑姑们灵巧的十指,没有一滴粘合胶更不可能有甲醛。苇席最大的缺点是因为没有经过工业加工,席面稍粗糙硬且美观度欠佳,但正面是天然的芦苇纹理,经过时光的打磨纹理光滑油润包浆满满。可惜随着经济和工业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和物质要求的提高,这种最原始的手工艺品逐渐被各精致、美观、高档的床垫所取代,退出历史舞台。

在今天棕榈床垫爆料引起白血病时我们有没有去思考过,是谁之过?小时候没有听过白血病是什么西洋景,更不要说得白血病。那时的炕绝对环保:炕是自己用黄土、水和麦糠做的泥板垒的;炕上铺的是麦秸或谷草等植物秸秆;草上面是苇席……会有什么工业原料添加剂和含甲醛的粘合剂吗?

可惜我们走的太快,走着走着把老祖宗给留下的好东西弄丢了。

如今爷爷已经谢世多年,姑姑们也已年过花甲,村头那些芦苇荡也消失的杳无踪迹。可爷爷做席篾那一套工序却深刻脑中,似乎此刻还是叼着烟斗坐在小板凳上一刀一刀刮着篾子,我跟弟弟则玩篾屑花儿。“哎呀!”我一声惊呼,弟弟又调皮的抓一把篾屑花儿扔我头上,而我飞身追着咯咯笑的弟弟……

又是芦花飞舞的季节,怀念村头那片芦苇荡;怀念那手持芦花满地跑的童年;怀念姑姑编席屋子里大炉子;怀念父亲卖苇席带回的糖果;更怀念冬天铺上褥子是火坑,夏天揭掉褥子当凉席安全环保的苇席。苇席曾经养活着我们一家三代人,可惜短短几十年的岁月变迁就退出历史舞台,着实遗憾。那么方便、环保、安全的东西就那么被弃之如敝履,想想心有戚戚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苇席   席篾   芦苇荡   土坑   褥子   芦花   村头   席子   炉子   棕榈   芦苇   白血病   床垫   姑姑   爷爷   小时候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