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自信的表现,及其矫正的具体方法。专业教师这样教家长

毋容置疑,从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矫正的话,会对其性格发展形成很多负面作用,会对其一生产生较大影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心理健康指标。

作为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的一线专业教师,我来谈谈“孩子缺乏自信”这个颇为重要的话题。

缺乏自信的孩子,一般都表现为自卑、哀怨、焦虑、孤寂、痛苦等负面情绪体验居多。这种负面情绪不断侵蚀着孩子本该有的自信、阳光等积极情绪,总给孩子以自卑、消极的心理暗示和自我评价,如此恶性循环,危害焉能不大?

孩子不自信的表现,及其矫正的具体方法。专业教师这样教家长

明白了这一点,家长朋友就该留心自己的孩子了。日常生活中,孩子不自信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你比如,下列这些举动,如果有多条,家长朋友就该高度重视了:

走路很慢,低头含胸,遇人就缩在路里边或大人身后;与别人说话时,声音很小,不敢主动表现自己;与别人交流时,不敢看对方的脸,神色落寞;集体活动时,总是只当默默地看客,从不主动融入集体中;不喜欢动,不爱说话,不爱笑,十分敏感,胆小懦弱,脾气古怪......

重点来了,对不自信的孩子,作为家长,该怎么教育和引导呢?

孩子不自信的表现,及其矫正的具体方法。专业教师这样教家长

首先家长要及时发现,思想重视。只有家长发现及时,思想上引起了自己的足够重视,才能为第一时间引导和矫正打好基础。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了,就可能为后面的具体矫正打好基础。

其次,父母要加强学习,切实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家长绝对不能把希望过分地寄托在心理专家、知名老师或者校外培训机构里,须知父母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好的老师,是任何知名专家都不能替代的。应该与这些人多学习,让他们多指导多出主意,而具体实施和是否见效,关键还在于家长的如何实践了。所以家长要定位好自己:自己绝不仅仅是孩子的衣食父母,更是孩子健康成长和教育引导的最好老师。

孩子不自信的表现,及其矫正的具体方法。专业教师这样教家长

第三、给孩子多肯定多鼓励,多引导多互动、多参加实践活动。家长要始终给孩子以信心,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赏识自己孩子独到的优势,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地鼓励引导等举措,在各种活动中慢慢地给孩子以信心。同时,及时地暗示和强化这种自信,及时鼓励表扬并放大,让孩子体会到这种自信所带来的的成功喜悦。

第四,培养兴趣,适时发展专长,在兴趣中增强孩子自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感兴趣,才会乐于去学习,才有可能有所专长;也只有孩子感兴趣,才能够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阳光自信的一面,也才可能因为超越同龄人的某点专长而更加自信。这样的话加上适时引导,自信慢慢就回来了。

第五、同伴互助,集体活动中培养自信。可能的话,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寻找自信阳光的小伙伴,鼓励孩子积极主动交朋友,耳濡目染,在同龄人的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慢慢找到自信。要设法创建和搭建孩子同龄人集体活动的平台,让孩子在不断与同龄人的 集体互动中重新找回自信。

孩子不自信的表现,及其矫正的具体方法。专业教师这样教家长

第六、换个环境,在愉悦的环境氛围中培养孩子自信阳光的健康心理。比如可以多带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生活的惬意,让优美的自然环境来疗伤;比如带孩子看一场精彩的儿童剧,让艺术的幽默与趣味,来唤醒孩子内心的自信激情,等等。给孩子换个环境,一切似乎随意而为漫不经心,背后其实是家长更应该深思选择精心安排的。

第七、构建爱的爱的小屋,让爱的暖阳驱走孩子内心的阴霾。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疗伤的最好药物。父母给与孩子的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有形的东西,而且是精神上的陪伴、帮助、鼓励、知心交流等无形的东西,这方面家长最容易忽视的,恰恰也是爱最重要的体现。

孩子不自信的表现,及其矫正的具体方法。专业教师这样教家长

有人说,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说理的地方;一个和睦温馨爱意融融的家庭,孩子一般都会阳光自信。所以,让孩子始终生活在爱的家庭世界里,沐浴在爱的暖阳中,即使孩子有不自信的心理阴霾,也一定会被吹散的。

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在于用心细心,在于方法正确,在于坚持不懈。上述方法,家长朋友如果能够持之以恒,不断学习加强研究,孩子不够自信这个小问题,一定会慢慢得到改观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家长   孩子   同龄人   专长   负面   自信   情绪   集体   父母   兴趣   老师   发现   环境   教师   阳光   方法   艺术   旅游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