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高级战犯”卫立煌返回大陆,为何被六大元帅亲自迎接?

卫立煌,曾为中国民国高级将领,被称为“常胜将军”,是蒋介石钦点的“五虎上将”中的“虎将”。

1949年蒋介石败逃台湾之后,卫立煌位列新中国43名头号战犯名单之中,却没想到又成为蒋介石通缉的要犯。

可他为什么会在1955年返回大陆之时受到了朱德、彭德怀等六大元帅的亲切接见,之后甚至还高居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之位呢?

1955年,“高级战犯”卫立煌返回大陆,为何被六大元帅亲自迎接?

充满传奇的军旅生涯

卫立煌被称为“常胜将军”,这与他拥有杰出的军事指挥能力是分不开的,但殊不知就是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国民党陆军上级,却拥有非常贫苦的少年经历。

其父亲卫正球虽然是晚清政府下的一名村级田赋官,但却在卫立煌8岁那年死于瘟疫。

此后的卫立煌在大哥的支持下进入了私塾学习文化,而辛亥革命的爆发可谓是卫立煌人生中的第一转折点。

那年卫立煌才15岁,其大哥已经参加革命并且拥有非常浓厚的革命思想,这对年少时期的卫立煌影响甚大。至此以后,一颗民主共和的种子在卫立煌的心中生根发芽,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卫立煌能够私下帮助共产党也与此时的经历密不可分。

1914年,卫立煌成功考入湖北陆军学兵营,开始接受到专业的军事训练以及指挥学习。

1915年,刚刚毕业的卫立煌便南下找到了革命党人,参加了反袁战争,虽然失败,但是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

两年后卫立煌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二个转折点,那就是成为了“国父”孙中山的卫队士兵。

这使得卫立煌得以在思想上快速成长,加深了他对民主革命思想的理解,意识到这并不是一句空口号。

1955年,“高级战犯”卫立煌返回大陆,为何被六大元帅亲自迎接?

北伐战争可以说是卫立煌军旅生涯中的第三个转折点。

北伐期间,卫立煌率领第9团将士浴血奋战,经过永定战役、松口战役后占领福建,随后南下率军直接与军阀孙传芳军交锋,并取得关键胜利。

1927年3月,北伐军收复南京,此时的卫立煌已经升任14师师长。

1955年,“高级战犯”卫立煌返回大陆,为何被六大元帅亲自迎接?

此后因为汪精卫、蒋介石先后叛变革命,国共关系彻底破裂,北伐被迫中止,卫立煌迫于蒋介石的压力不得不参与到围剿红军的战争中去。

不过卫立煌在军事上真正独当一面当属在抗日战时期,比如忻口会战就是由他担任总指挥的。

中日双方相继投入兵力高达15万人,虽然中国方面伤亡5万人仍无法挽回此次战役的失败,但却彰显了中国军民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顽强意志,有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1955年,“高级战犯”卫立煌返回大陆,为何被六大元帅亲自迎接?

1941年,卫立煌在面对岗村宁次之时直接指挥了郑州会战,并于10月31日成功收复郑州,名震一时。

但是因为蒋介石忌惮卫立煌与中共之间存在暧昧关系,故而将其转为闲职,直到1942年1月才起用为中国远征军第1路军总司令,但不久之后便被罗卓英替代。

1955年,“高级战犯”卫立煌返回大陆,为何被六大元帅亲自迎接?

1943年,远征军在作战频频失利,迫于压力,蒋介石不得不重新起用卫立煌,这才逐渐扭转局势。

1945年,中国远征军彻底打通了中印公路,圆满完成了任务,此时的卫立煌也在当时的军政界扬名立万,即便是蒋介石也要忌惮其几分。

然而在此之后的卫立煌,却并没有多少舒坦日子过,这还要从其同中共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说起。

暗中帮助中共,遭到蒋介石打压

卫立煌虽然从其发家起便一直担任国军重要职位,但是从其心底里来说,他所追求的民主革命、共和思想已经被后来的独裁者蒋介石所破坏了。

1955年,“高级战犯”卫立煌返回大陆,为何被六大元帅亲自迎接?

卫立煌自始至终认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才是他值得付诸终身的信仰,即便后来在蒋介石集团的巨大压力下,他依然想的是民族共和,而不是同根相煎。

第一次国共关系彻底破裂后,蒋介石出动几十万大军向苏区进行了多次大规模围剿,卫立煌作为当时国军重要将领,自然也是肩负着“绥靖”要务。

1932年5月,蒋介石便组建30万大军向鄂豫皖苏区进攻,卫立煌被任命为国军中路军第6纵队指挥官,在蒋介石的压力之下,卫立煌被迫执行剿共政策。

不过卫立煌执行剿共政策也有其时代因素,因此我们不能就因为这件事而否定卫立煌一生的成就。

后来在国共合作抗日时期,我们能够明显看到卫立煌其实还是心底是拥护和平,拥护民族统一的。

1936年冬爆发了举世瞩目的“西安事变”,时任国民党陆军中将的卫立煌率军进驻潼关保卫蒋介石安危,而当看到中共主要领导人为了建立全民族统一战线而不懈奋斗之时

卫立煌也开始扪心自问是不是以前执行的剿共政策错了?

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卫立煌开始在多个方面主动与中共沟通,甚至私下里帮助中共军队解决所面对的困难。

比如前面我们所提到1937年的忻口会战,战后彭老总就回忆

“(十八集团军)归卫立煌所指挥,但他又未曾指挥过我们。”

这就充分说明,虽然当时蒋介石想要全方面控制中共军队,但是卫立煌却能够认清时局,给予中共抗日武装极大的自主性,这才有了平型关大捷等重要胜利。

除了在战略方针上给予中共军队很大自主性之外,卫立煌本人也深知国军装备精良,后勤补给充足,但中共军队却面临着十分艰巨的困难,对此卫立煌私自决定给予八路军物资。

1938年的春天,卫立煌就将自己部队的100万发子弹,25万枚手榴弹赠予八路军,有效解决了八路军武器装备严重不足的困境。

事后卫立煌还收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感谢,林伯渠也亲自修书一封:

“黄河保卫华北,先生保卫黄河。”

由此可见,卫立煌在抗日战争期间一直是以民族大义为前提的。

1955年,“高级战犯”卫立煌返回大陆,为何被六大元帅亲自迎接?

1939年卫立煌主政河南,在此期间他积极与中共周总理、彭老总等高级领导人来往,并且表示出了深切的诚意,由此同中共之间建立起了比较和顺的关系。

1940年,蒋介石再次把剿共提上日程,并令朱怀冰、庞炳勋等将领集结军队向太行区的八路军驻地进攻,在此危急形势下,卫立煌果断做出不支援国军的决策,甚至全然不顾蒋介石的密电。

与此同时,卫立煌还主动与朱老总协商划出各自界限,互不相犯,他的置身事外,有效地帮助了八路军缓解了危机局势。

后来到了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战役,卫立煌被蒋介石从美国抓回来担任剿总司令,但由于内心和中共始终保持着一种亲近的关系,因此在辽沈战役期间卫立煌并没有履行蒋介石的剿共政策。

至此,蒋介石同卫立煌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卫立煌也开始了囚禁生活。

1955年,“高级战犯”卫立煌返回大陆,为何被六大元帅亲自迎接?

隐居香港,终得以回归大陆

辽沈战役以我军大获全胜、国民党军队大败收场,而蒋介石却依然没有找到自己在东北战场失败的真正原因,反而将这一切归罪与卫立煌。

蒋介石认为正是卫立煌坚守沈阳不出,不为杜聿明、范汉杰等军团提供支援,才导致中央王牌部队惨败,甚至公开怪罪卫立煌。

“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迟疑不决,坐失戎机,致失重镇,着即撤职查办。”

至此,蒋介石恼羞成怒把国军上将卫立煌软禁起来,1948年12月在新华社公布的43名国民党战犯名单中,卫立煌赫然在列。

有人说正是这批战犯名单使得卫立煌获救,因为倘若卫立煌不在中共的战犯名单中,那么蒋介石势必怀疑卫立煌与共产党有染,他必然会遭遇不测。

不过从当时的情况看来,卫立煌本人内心也十分惊慌,一方面被蒋介石牢牢限制,另一方面又进了中共的黑名单,其可谓进退两难。

直到1949年1月蒋介石被迫下野后,卫立煌才得以获救,并携家带口偷渡到了香港,此时的卫立煌并不想跟随蒋介石远离故乡,投奔台湾。

不过卫立煌的妻子韩权华和邓颖超曾是同学,在妻子的牵线搭桥下,卫立煌终于鼓起勇气和中共领导人取得联系,并诚恳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归大陆的迫切心情。

在多方协调之下,1955年卫立煌一行人在周总理的精心安排保护下秘密返回了大陆,于3月15日成功抵达广州。

据悉在卫立煌回到北京之时,朱德元帅、彭老总等六大元帅亲自迎接,场面十分隆重。

作为一代传奇将军,卫立煌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尽管在其一生中大部分都在为国民党效力,但是无论是北伐时期、十年内战时期、抗日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卫立煌本人都有着成熟的大局思想。

其一生战功赫赫,被日本将领称为“支那虎将”,被国人称为“常胜将军”,更重要的是其能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六大元帅为其接风洗尘也并不为过。

而在回到大陆后的5年里卫立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统一大业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1960年1月17日,卫立煌在北京病逝,终年64岁。

1955年,“高级战犯”卫立煌返回大陆,为何被六大元帅亲自迎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大元帅   战犯   辽沈   解放战争   常胜将军   远征军   总司令   国军   蒋介石   国民党   中国   战役   中共   军队   时期   高级   大陆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