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家燕!天津塘沽上空燕子狂飞,场面罕见,真相是什么?

众所周知,燕子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益鸟之一,飞行迅捷,灵活矫健,专门以蚊蝇等害虫为食,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

然而在9月12日的傍晚时分,天津上空却出现了反常一幕,有成千上万只燕子在塘沽上空聚集,密度之高、规模之大,实属罕见。亲自目睹这一场景的群众都反映,这些燕子从四面八方赶来,到处都是鸟叫,场面极为震撼。

聚焦中国家燕!天津塘沽上空燕子狂飞,场面罕见,真相是什么?

无独有偶,9月9日在天津北辰区也有网友拍摄到了类似的画面,大量的飞燕聚集在街头上空,分外喧嚣。大家可能也都注意到了,最近一个月以来,国内频繁发生动物聚群的事件,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激烈讨论,各方观点不一,吵得不可开交。

我们先来捋一捋最近的动物聚群事件

2021年8月14日晚上8点,河南邓州大桥附近突然出现了大量的“飞蛾”,后经林业专家证实,这种昆虫的真实身份是蜉蝣。蜉蝣的成虫寿命很短,一般只有3~4个小时,羽化后就需要抓紧时间繁殖交配,这才出现了当地居民所描述的“飞蛾事件”。在生态学上,蜉蝣聚群繁殖的场面被称为“婚飞”,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聚焦中国家燕!天津塘沽上空燕子狂飞,场面罕见,真相是什么?

蜉蝣聚群

到了9月2日,南京上空又突然出现几千只黑老鹰,当地市民称“非常罕见”。事实上,黑老鹰真正的学名是黑耳鸢,身体呈黑褐色,体长约65公分,视觉发达,以鱼类、蛇、野兔、蜥蜴、鼠类等动物为食。每年秋季,黑耳鸢从北向南迁徙,途中会在食物较多的地方盘旋逗留,适当捕食以补充体力,这也是大量黑耳鸢在南京上空盘旋的主要原因。

聚焦中国家燕!天津塘沽上空燕子狂飞,场面罕见,真相是什么?

黑耳鸢大量聚集

9月6号,海南万宁东澳海域也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一幕,大片的螃蟹在海面聚集成群,形成了壮观的“螃蟹海”。这些螃蟹的规格在3~5公分左右,30秒内就能捞满满一抄网,资源极为丰富。经行家鉴定,这种螃蟹的学名是字纹弓蟹,也叫扁蟹,属小型螃蟹。

大量扁蟹之所以在万宁大规模出现,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当地海水中有机质丰富,浮游动物数量多,为“螃蟹大军”提供了充足的饵料;二是当时的扁蟹正在索饵迁徙的途中,恰好被当地渔民发现,最终引发了“热心网友”的关注。

聚焦中国家燕!天津塘沽上空燕子狂飞,场面罕见,真相是什么?

由此可见,动物们大量聚群往往都离不开两个目的:一是繁殖,二是索饵。无论是鸟类、鱼类还是哺乳动物,在进行繁殖、索饵时往往会表现出大规模的迁徙行为,且呈周期性出现,一年一次、多次或者多年一次。

由于聚群事件相对罕见且场面震撼,因此往往被目击者错误地解读为“天象异变”、“地震的前兆”等等。只要我们了解了背后的成因,这些“奇观”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天津上空的燕子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中国,常见的燕子有金腰燕、家燕等种类,常见体长为15~18公分,体重只有18~20克,可谓是小巧轻盈。我们所说的燕子一般指的是家燕,腹部为白色,背部羽毛黑色并伴有蓝色的金属光泽,与金腰燕有较高的区分度。

聚焦中国家燕!天津塘沽上空燕子狂飞,场面罕见,真相是什么?

此次天津塘沽上空突然出现大量燕群,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与燕子的迁徙行为有关。众所周知,燕子是有名的夏侯鸟,每年秋季(8~9月份开始)便逐渐向南方转移。在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栖息的家燕,向南方迁徙时很有可能会途经河北、天津以及北京等地,形成独特的聚群现象。

聚焦中国家燕!天津塘沽上空燕子狂飞,场面罕见,真相是什么?

我国浙江家燕的迁徙路径(春季)

那么,北方的燕子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往南方迁徙呢?

这个问题看似寻常,其实不然。燕群迁徙的时间不是一个固定的日期,受气温、降水以及日照时长的影响较大,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蚊蝇(燕子的猎物)的种群密度,决定了燕群的去留时间。

现有研究表明:在某些年份,燕群迁徙的时间有可能相差1~2个月之多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鸟类学家曾对桂林市雁山区的家燕回归时间进行过观测研究,结果大大出乎预料。结果显示,第一只被观测到的家燕在不同年份回归的时间明显不同。在1993年,首只家燕回归的时间(初见期)为3月7日,而在1998年,初见期则为4月11日,前后同期相差了35天!离去的时间最早为1993年的8月15日,最晚为2002年的10月28日,前后同期相差了74天

聚焦中国家燕!天津塘沽上空燕子狂飞,场面罕见,真相是什么?

家燕的最早出现的日期和气候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通过研究、分析各个年份的气候条件和家燕的回归时间,科学家得出一个结论:1月份的平均最高气温是决定因素!而且平均气温越高,家燕的回归时间就越早,具体来说就是气温每升高1℃,回归时间就提前1.3天。

聚焦中国家燕!天津塘沽上空燕子狂飞,场面罕见,真相是什么?

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得出家燕的绝见期(燕群消失的时间)与6月份的降雨量以及5月份的日照时数有关。具体而言,6月份降雨量每增加10mm、5月份日照时长增加10小时,两者的共同作用可导致家燕的绝见期往后推迟4.8天。

聚焦中国家燕!天津塘沽上空燕子狂飞,场面罕见,真相是什么?

只要掌握了气候条件与燕群迁徙之间的关系,理论上我们就可以把握甚至提前预测出燕子的迁徙时间。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就是获得大量的家燕调查数据,通过大数据精准分析气候和迁徙之间的关系。

家燕的生存状况如何?实地调查到底有多难?

家燕野外数量多,看似不存在任何生存危机,但其实这一物种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了低危物种,我国林业局也在2000年8月将其列为“三有动物”。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私自捕捉1只家燕就属于违法,捕捉20只就足以立案。

从大环境来看,世界范围内的家燕数量不稳定,种群状态并不乐观。以北美地区为例,家燕的种群数量在1966年~2015年间均呈下降趋势,大约每年减少1.2%,累计下降幅度高达44.3%。相比之下,欧洲和亚洲的家燕数量还算稳定,但也急需加大保护和观测力度。

聚焦中国家燕!天津塘沽上空燕子狂飞,场面罕见,真相是什么?

燕子数量和温度之间的相关性

视线回到上世纪70~80年代,当时中国的家燕也出现了明显的衰减,各地数量不断减少,引发了鸟类学家的普遍担忧。

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保护意识的提高,我国家燕的数量又逐渐恢复,但局部地区依然存在数量下降的现象。比如1998~2001年间,江苏省苏州市浒墅关镇的家燕就明显变少了,实际观测到的密度下降了58%。而在整个苏州南部,家燕的减少也是一种普遍现象,比上世纪80年代相比减少了55%。

聚焦中国家燕!天津塘沽上空燕子狂飞,场面罕见,真相是什么?

种种研究表明,要想保护好家燕,就必须对这一物种展开大规模的跟踪调查。可惜的是,对家燕进行统计、调查是一项非常棘手的工作,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方面:

聚焦中国家燕!天津塘沽上空燕子狂飞,场面罕见,真相是什么?

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到目前为止也只对家燕的种群数量进行过两次短期的实地调查,其中一个调查点就是上面提到的苏州市浒墅关镇,另外一次调查则在山东省的济南市和日照市展开。

总之,对家燕的生存而言,广大群众的自觉保护是最有力的保障。只有人人自觉,家燕和人类之间才能维系稳固的良性关系,数量才会越来越多。保护家燕,从你我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塘沽   家燕   天津   上空   燕子   蜉蝣   种群   巢穴   螃蟹   中国   罕见   气候   真相   场面   数量   现象   动物   我国   时间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