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湖里的“金沙子”,人称软黄金,六七八三月当地人可赚20万

巴里坤盐湖是新疆的著名盐湖,位于新疆东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湖面略成椭圆形,东西宽约9公里,南北长13公里,面积113平方公里。这里的盐类沉积物中有芒硝、无水芒硝、石膏、水钙芒硝、半水石膏、石盐等盐类矿物及碳酸盐和泥质矿物。因为盐湖形成年代久远,湖水多次蒸发浓缩,成盐作用强,所以形成大量的沉积矿物,在湖区边缘经常可以看见这样大块大块形如岩石一般的盐类矿物,因此在湖周形成一圈白色的盐壳带。

巴里坤湖里的“金沙子”,人称软黄金,六七八三月当地人可赚20万

卤虫,民间俗称盐虫子或丰年虾,是一种产于盐湖卤水和盐田水中的超盐水生物

巴里坤湖,古称蒲类海,又称西海子,位于巴里坤县域西北18公里处。蒲类,是古代吐火罗语,是“水”、“湖”之意;“海”是北方人对湖水的称呼。西域古国中的“蒲类国”,因建在巴里坤草原,便以湖为名,称“蒲类国”。元代,蒙古人又称其为巴尔库勒淖尔,清代称巴里坤湖。  

蒲类海大约形成于一、二百万年前,是覆盖整个巴里坤盆地的特大湖泊,面积达到800平方千米,后因气候干燥,湖面逐渐缩小,至今湖水面积不足7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汉唐时期,蒲类海还是浩浩荡荡,水天一色,横无际涯,蔚为壮观;至明清时,蒲类海仍是湖面平静如镜,波澜不惊,远山倒影,风景如画,有时还会呈现海市蜃楼的幻境,清朝诗人史善长写诗赞曰:滟滟溶溶波一片,古苇纤鳞都不见。周三百里磨青铜,历万千年澄还练。

班超他对西域的经营,为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保障,也为汉帝国的西北边陲带来了长久的安宁。虽然他的功绩常常被其他职位更高的“名将”、“名君”们的光芒所掩盖,但在中国的历史上,极少有人能够像他那样,将超凡的政治智慧、军事能力、经济头脑融合在一起,并且更有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决断。 

巴里坤湖里的“金沙子”,人称软黄金,六七八三月当地人可赚20万

巴里坤湖远眺

永平十六年(73年)二月,东汉军队分四路出击匈奴,从战略上看,这是一次浩大的进攻行动,但在实际展开后,却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四路大军中,耿秉﹑秦彭入大漠六百余里,至三木楼山,来苗﹑文穆至匈奴河水上,但都未能寻获匈奴接战;祭肜﹑吴棠则没能准确抵达目的地;只有窦固的这一路打了胜仗——他的副将班超击败了巴里坤的匈奴呼衍部,斩首千余,一战成名。就在这一年,汉军开始驻扎在距离巴里坤湖不远的伊吾。

今天走在湖边,2000年前的蒲类海之战的痕迹是一点儿也找不到了。但是考察这里的地理形势不难发现,班超将匈奴逐到巴里坤湖以北的戈壁地带去之后,就完全控制了水草丰美的湖畔草原,并且扼守了交通的要道。从当时的总体战略形势来看,陆上丝绸之路已经开通,而对于塔里木盆地中一系列小国的控制,对于保证这条重要商路的畅通价值巨大。中原和匈奴都意识到这一点。在这之前,匈奴从这些小国以北的阿尔泰山高地窥视塔里木,而汉帝国则以这些小国以东的敦煌地区作为实施遥控的出口。而到了班超的时代,这种局面发生了改变,汉军的战线向前推进了数百公里,在天山北路的起点上控制了一个关键的据点。第二年,汉军又在蒲类海一带击败匈奴白山部,并转军进击依附北匈奴的车师,设置西域都护府及戊、己校尉、宜禾都尉屯田,逐渐稳固了对西域的控制。

巴里坤湖里的“金沙子”,人称软黄金,六七八三月当地人可赚20万

巴里坤湖附近的农牧民驾着这样的小船,穿上皮裤,开始为期三个月卤虫卵的捕捞

今天的巴里坤湖,是巴里坤人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首先,天山山脉绵延而来,在湖畔草原的边缘远远停下脚步,山水涵养,造就了这里总面积达134万亩的湿地草场,湖东边的西草湖,是自治县天然饲草的主要基地,这里地势低洼,溪水纵横,水草丰茂,野花烂漫,滋养着肥硕的牛羊,并且在湖边造成了一大片“草湖”区,芦苇、香蒲在其中肆意滋长,秋季收割饲草时,更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片繁忙景象。

其次,巴里坤湖由于盐度高,湖水不能饮用、养鱼和航运,但有着丰富的石盐、芒硝等资源。北部湖中露出一道堤坝式沙梁,将湖分成不等的两部分。较小的北湖“小海子”已经干涸,成为出产芒硝的盐田。这里的矿物特点是“上盐下硝,盐硝共生”,而且可以往复溶解、重复结晶,因此芒硝年复一年不断“再生”。巴里坤湖西北畔建起了十余家主产工业硫化碱,兼营氨基苯甲醚、苯乙醚、大苏打的化工厂,其生产的产品深受国内客户的赏识,还远销日本、韩国、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国家。巴里坤芒硝矿工厂还与新疆工学院合作,引进“太阳能颗粒芒硝转化固体芒硝”高科技、新工艺,培育出可年产30余万吨的优质固体芒硝,为巴里坤全县化工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还有,巴里坤湖内自然繁殖生长有国内少有的“丰年虫”(卤虫),是巴里坤湖的一“宝”。卤虫是一种重要的饵料生物和良好的实验动物材料,它生长在盐水环境,当达到一定的温度,就会生成。卤虫的无节幼体,也就是卵体,是仔、稚鱼、虾的最佳活体饵料。近些年的动物实验又证明,人类食用卤虫能提高肝中的DHA、EPA及血红素和脑蛋白的含量。加上国内产地和产量有限,一直以来都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于是卤虫卵的收购价一路攀升,当地的收购价达到80元/公斤,因此,卤虫卵被誉为“金沙子”和“软黄金”。每年的6、7、8这三个月,是附近农牧民乃至城镇居民赶往巴里坤湖捕捞卤虫的最佳时间,特别是在艳阳高照、略有西风的天气,卤虫就会不同的排卵,褐色的卵集中到湖面,当地农牧民用最简单的纱网、小船就可进行捕捞,一家夫妻俩半天捕捞“金沙子”,半天干农活,三个月下来可收入10—20万元。由于卤虫可以起到净化卤水,致使盐类沉积纯度增高,沉积速度加快的作用,目前当地政府组织农牧民有序捕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巴里   金沙   盐湖   西域   芒硝   虫卵   盐类   农牧民   汉军   新疆   匈奴   小国   矿物   湖面   当地人   湖水   人称   黄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