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兵团回忆(十六)战友文华兵团遇险之三:最后一次遇险

1976年是我们到兵团的第六个年头,这六年当中,兵团发生的变化太大了。

首先,1975年兵团体制改变,移交内蒙有关盟市管理,现役军人返回原部队,团部改成了牧场,我们43团改称宝日格斯台牧场;

其次,北京、天津等城市也放宽了困退、病退回城的限制,在兵团掀起一股返城浪潮,没有走的,也都在挖门盗洞地各想各的出路。很快上学的上学、调动的调动,战士们走了近一半。真有点树倒猢狲散、人走楼空的感觉!

加之随着年龄的增长,战士们开始考虑个人前途、将来的出路、婚姻、家庭等,这些因素更加剧了战士的思想波动。

文华就是在这种状况下调任宝日格斯台牧场副场长一职,面对战友们的纷纷离开,她不为所动,仍然尽职尽责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我曾经问过她:“你们那届都留在了天津,你提前下乡离开了天津,对于当初的选择后悔过吗”?

她收起了笑脸,一脸严肃地说:“不!从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随后,她缓缓地说,尽管兵团的生活很艰苦,但兵团的磨练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在那里我得到了锻炼和考验,思想得到了升华,也铸就了我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性格,才有了我今天的一切。她说当初从没想过要离开内蒙古调回来。

但命运的安排有时不是人力所能佐使的,最后一次的遇险,她差点丢掉了性命,疾病的折磨、严重的脑震荡后遗症,使她不得不离开了大草原。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十六)战友文华兵团遇险之三:最后一次遇险

宝日格斯台牧场远景

那是1976年春季,春耕工作开始了,副场长的职务使文华的工作更忙了,她经常要下到各个连队检查劳动进度,有时在连队一呆就是几天,与战友们吃住在一起。

由于现役军人的离开,很多领导岗位需要地方干部补充。1976年年初,上级领导决定:调任文华任西乌旗农垦局副局长.调令此时已下发到了农场。大家知道以后,都很为她高兴,同时也有点依依不舍。

文华知道后,没有马上去上任,由于春耕很忙,她执意要春耕结束后再走,站好最后一班岗。就是这迟去的上任,使她永远没有机会再赴任,也因此改变了她今后的生活轨迹,改变了她的一生。

我曾经问过她,“如果你当初没受伤,你会在哪里工作”?

她说,“我肯定还在内蒙工作”。

“那你就不会有现在的成就了”!我笑着说。

“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的”!这是她回答我的。

她的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很长时间。是呀!只要你认准了目标走下去,努力地奉献着自己的全部热量,就是在天涯海角也会生根、开花、结果。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十六)战友文华兵团遇险之三:最后一次遇险

宝日格斯台牧场远景

五月里,各农业连开始了春耕,文华又下到六连检查工作,已经在那里蹲点几天了,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劳动惯了的她,很能和战士们打成一片。

一天,场里打来电话,通知文华回场部开会,准备第二天来车接她。

恰巧,那天傍晚时分,连队要派拖拉机到场部拉东西。文华听说后,就要坐拖拉机回场部。大家一看,哪能让她坐拖拉机回去,拖斗上连个档头都没有,草原上的春天,寒风料峭,坐在上面,连颠带冻的也不是个滋味。都劝她等小车来接她再走。文华说,大家都能坐,我就能坐,省的再派车接了。就这样,她和几个战友一起坐在拖拉机的拖斗上往场部返。

春天的草原,依旧满目枯黄,丝毫没有一点绿意,显得很空旷。拖拉机行驶在弯曲不平荒寂的草原路上,车的后面扬起了阵阵黄色的尘沙,撒向了草原,也撒向了坐在车上的人。草原上原本没有路,走得多了,草地上就留下两道深深的车辙来,这就是草原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寒风依然很凉,天渐渐黑了,草原陷入了一片黑寂。文华和几个战友裹着皮大衣挤坐在颠簸的拖斗里,没有人出声。只听见,拖拉机“轰隆隆”的响声和风吹过的声音。

终于,漆黑的前方出现了一片灯光,团部快到了!大家也伸直了腰,来了精神,大家被颠地都要散架了,颠簸的路程终于要结束了。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十六)战友文华兵团遇险之三:最后一次遇险

场部到了,拖拉机手朝着有灯光的方向驶去,他要把他们的副场长送回住处。拖拉机打着前照灯,把车前的路面照得雪亮,车快速地飞驶着,朝场部房子的方向开过去。就在这时意外出现了!

那时,团里每排房子的前面空地上,都埋着两根木杆子,上面拴着粗铁丝,是用来晾衣服的。漆黑的夜晚,拖拉机的前照灯也只能照着车前的路面,看不见铁丝,也看不见晾衣服杆,连队的驾驶员也不熟悉场部的环境,他只顾朝着房子位置开过去。这样,全速的拖拉机正好从两根晾衣服杆的中间穿过,粗铁丝挂在了拖斗的前挡板上。没有人感觉到危险的到来!车仍然开足马力继续行驶着、行驶着!巨大的拉力使铁丝被绷得紧紧的,越拉越紧!好像是被拉得满满的弓弦。

突然,巨大的拉力拽着铁丝,把拴着的晾衣杆从地下拔了出来!离开地面的木杆被铁丝带着“腾空”而起,重重地打在了车厢板上,随着车的前行,“忽地”又弹了起来,迎面朝毫无准备的文华头上打去。血立即从她的头上流了出来,人也立刻就昏了过去,车上一时大乱!

场部卫生院立刻组织了抢救,外伤造成颅骨骨折,颅内出血,人始终昏迷着,病情很危险。卫生院的医疗条件有限,难以救治,于是,决定立即转院。救护车载着文华在战友们的护送下,转回天津老家进行治疗。

经过抢救,三天以后她从昏迷中醒来,终于保住生命,再往后就是一系列的治疗。严重的脑外伤,造成她癫痫性抽搐和剧烈的头疼,使她在很长时间内不能正常的生活。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十六)战友文华兵团遇险之三:最后一次遇险

2013年兵团战友重回宝日格斯台留影

我那时去上学已离开了团里,听说文华受了伤很惦念。寒假时,我和战友们相约去家里看望她。文华家离我家不远,以前,回来探亲时,也时常到她家看望她的父母,那是一对非常善良的老人,见到我们,脸上老是挂着慈祥的笑容。这次到她家见到这对老人,让人看着很心酸!看着女儿被病情折磨着,他们显得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

我们去的时候,没见到文华,伯母说她去了厕所(那时都住平房),一会就回来。聊起文华的病情,老人一脸的担心。那时文华受伤已经有半年多了,外伤已经好了,但外伤造成的严重后遗症一直痛苦地折磨着她。头时常剧烈的疼痛,而且伴随着外伤性癫痫,经常发作,不分时间和地点。有一次在厕所犯了癫痫,倒在了厕所地上,口吐白沫抽搐,把大家吓坏了!从此,就连上厕所都要跟着人。

正说着,文华回来了。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见到她了,这次看见她让我大吃一惊!昔日神采奕奕的兵团女战士不见了!只见她脸上一点光泽也没有,满脸的憔悴,紧皱着眉头。和我们说话时,声音很小,神情显得很恍惚。伯母说,她的头又疼了!她现在记忆力很差,很多事情想不起来。

看见她这么痛苦,我们的心里很难受,禁不住眼睛湿润了,也很为她惋惜!从她家出来,我的心情很沉重。

和文华有幸在兵团相识,同在一个连队生活、战斗。她带领我们在苇塘共同战斗了40天,我们俩也曾经一起从苇塘走回连队要给养。和她在一起,你就会被一种乐观的情绪所感染,你会获得一种力量!我从心里敬佩她,喜欢和她在一起(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向她学习,以使自己也能优秀)。

她是那么坚强的一个人,挑战自我,历经磨难!从来都不会被任何困难吓到。她本应有很好的前途,现在看来一切都成为泡影,一个巾帼英豪泯灭了。

有时生活中也并不都是鲜花和掌声,也会伴随着意想不到的苦难!只是面对生活中的磨难,我们每一人的态度至关重要!就看你如何选择!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十六)战友文华兵团遇险之三:最后一次遇险

2013年重回宝日格斯台留影

中为文华,右为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兵团   拖斗   苇塘   内蒙   团部   场长   连队   癫痫   知青   天津   外伤   牧场   铁丝   拖拉机   战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