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兵团回忆(二十五)战友霞姐艰难的返津之路

战友霞姐是我的同学,1970年我们一起从天津到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只是我们没分到一个连队。从那时开始,我们各自在内蒙古大草原开始了我们的人生历练,也就很少见面了。

一直到后来的知青大返城,我们才又在天津的一次战友聚会上再次见面,说起她的返城之路更是一波三折,让人唏嘘不已。

1975年中央军委撤销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撤销的兵团归地方管理,兵团改为农牧场,兵团的知青改为国家农牧场职工。这就意味着, 已经不是知青的身份了,就要在当地扎根一辈子了!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二十五)战友霞姐艰难的返津之路

网络图片

1976年,内蒙锡盟派人到已经归了地方的农牧场去招工,来招工的单位都是锡盟、西乌旗的一些当地工厂企业,一些来自锡盟的知青有了回家乡的机会。但其他城市的知青不为所动,因为,他们觉得去锡盟、西乌旗工作和留在当地没什么区别,他们还是想回到自己的家乡,所以,很多人都不报名。

这时霞知道了地方来招工的事,她想以后不知道自己的前途怎样,家里也没有本事把自己调离兵团,如果去了锡林浩特特怎么也比这里的条件要好,走一步算一步吧,先离开这个艰苦的地方再说。

于是,和招工的人一打招呼,霞离开的农牧场,招工到了锡林浩特特当了工人,和她一起走的还有她的表姐和另外几个人。那时锡林浩特是盟所在地,条件肯定要比草原深处的农牧场好多了,所以,霞当时觉得自己的这步棋走对了。

是啊,兵团改制后,知青们原来的美好理想破灭了,精神支柱倒塌了,前途变得渺茫。加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开始考虑个人前途、将来的出路、婚姻、家庭等等,锡盟的招工犹如让知青们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只要能离开那里比什么都强。

时间很快过去了两年,就在霞在锡林浩特工厂当着她的工人,过着安稳的日子时,1978年由于云南知青的“卧轨请愿”口号是“不回城毋宁死”,终于使中央知青政策开始松动,北京、天津等城市也放宽了困退、病退回城的限制,到1978年在兵团掀起一股返城浪潮,

全国知青大返城开始了。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二十五)战友霞姐艰难的返津之路

网络图片

1978年的年底,霞休探亲假回天津过年,从天津站乘上公交车回家,车上遇上好几个兵团回来的战友,那几个人极度的兴奋,高声谈论着。于是,霞就问他们是回来探亲吗?没想到,人家白了她一眼自豪地说,“什么探亲?我们已经病退回天津了!我们是最后一批,知青都回来了。”

只这一句让霞姐听了以后目瞪口呆,知青都回天津了,我以后怎么办呢?

她曾经和我说,她听完以后,都不知道怎么回的家。到家以后茶不思饭不想,知青们都调回了天津,可她过完年还要回到锡林浩特上班,难道就要在那生活一辈子吗?她的心不甘呀!

而且,1978年底,国务院召开全国知识上山下乡工作会议,不再办理知青的病退困退回城,很快,知青病退的工作即将结束。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二十五)战友霞姐艰难的返津之路

网络图片

就在霞为自己的出路急的百爪挠心的时候,这时有一个人成了她的贵人。

有一天,百无聊赖的她拿着几斤锡盟买的羊肉,到战友老范家串门,老范曾经和霞是一个连队的战友,两家住的也不远,顺便也把自己的苦闷说了一下。

老范因为是独生子,按照政策早已经从兵团调回天津工作,听她这么一说,就给她出主意说,我给你写封信带上,到西乌旗卫生所交给某医生,你去找他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走投无路的霞好像看见点希望,拿着老范写的信,带上两瓶茅台(那时的茅台才八元钱一瓶),大年初三就登上了北上的火车,真是心急如焚啊!一路车上根本没人,在林西住宿时,旅店的大爷说过年期间没有人住,也没生炉子,问她一个人敢住吗?霞只能壮着胆子说,“敢住”!那时也只能豁出去了。晚上时,她把桌子椅子全堵在门口,蜷缩着身子一夜无眠。

到了西乌旗找到了那个医生,拿出老范的信,把自己的情况一介绍,医生想了想说,你要想办回天津,只能把档案调回兵团,恢复知青的身份,然后再走病退的手续。

这真让走投无路的霞大喜过望,于是,赶忙回到锡林浩特去办档案的事,到那也没费什么周折。那时,人们对知青还是很同情,都愿意帮忙,而且,那时的人们都很朴实善良,社会风气很正的。

返回西乌旗时,那个医生很快就给霞办理好了病退回天津的手续,这时的霞才如释重负般长出了口气,把茅台酒给了医生,和医生道了谢,匆匆返回天津。

就这样,霞姐因为老范的帮忙终于回到了故乡天津,而和她一起去锡林浩特招工的表姐却没有这么幸运,永远在异乡生活了一辈子。真是人各有命啊!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二十五)战友霞姐艰难的返津之路

这是小学同学聚会,霞姐和老范都参加了

也因为老范的帮忙,为了感恩,回津后,霞姐嫁给了老范。当时的霞姐可是个美人坯子,高高的个子,白白的皮肤,大眼双眼皮,而且,嘴一份手一份非常能干。如果没有这份知遇之恩,谁看他们俩也不般配。

老范的父亲曾经和霞姐说,“你不要把这件事当回事,你要是愿意和我儿子搞对象,我马上就要退休了,你可以顶替我去银行上班。如果不愿意处对象,就当没这回事,你该干什么干什么。”老范的父亲还是知道能娶上霞姐做儿媳妇也是一件幸事。

霞姐考虑后还是嫁给了老范,虽然老范并不是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但如果没有老范的帮忙,她肯定要在异乡生活一辈子,不为别的,只为感恩。

很多人都知道天津人恋家,天津知青能回到故乡天津生活是很多天津知青的梦想。所以,霞姐也不例外。

就这样,几经波折,漂亮的霞姐终于回到家乡,也和老范组成家庭,现在过得也很幸福。

有一个条友回帖说“内蒙兵团不同城市知青谈恋爱得很多,有些修成正果(有关系或一方从大城市调往其他城市维持了婚姻),有些返回了各自的城市后随即分手,在现实面前就有不同的结果!”

他说得没错,知青大返城中,知青们为了逃离那个地方,流向全国各地,不同的选择就有以后不同的人生,选择的对错,幸福还是不幸福,只有知青们自己知道,很多都是出于无奈的选择。


知青岁月,兵团回忆(二十五)战友霞姐艰难的返津之路

老范和霞姐参加的战友聚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知青   兵团   战友   农牧场   内蒙   锡林浩特   连队   内蒙古   茅台   走投无路   几个人   天津   前途   艰难   岁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