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人在安徽,通今博古——安徽冷知识大盘点

听说,

故事是这样的……

这是皖南人眼中的皖北人

谢邀!人在安徽,通今博古——安徽冷知识大盘点

这是皖北人眼中的皖南人

谢邀!人在安徽,通今博古——安徽冷知识大盘点

这是皖北人眼中的自己

谢邀!人在安徽,通今博古——安徽冷知识大盘点

这是皖南人眼中的自己

谢邀!人在安徽,通今博古——安徽冷知识大盘点

这是大家眼中的合肥人

谢邀!人在安徽,通今博古——安徽冷知识大盘点

这是合肥人眼中的自己

谢邀!人在安徽,通今博古——安徽冷知识大盘点

这是大家眼中的芜湖人

谢邀!人在安徽,通今博古——安徽冷知识大盘点

这是芜湖人眼中的自己

谢邀!人在安徽,通今博古——安徽冷知识大盘点

这是大家眼中的安庆人

谢邀!人在安徽,通今博古——安徽冷知识大盘点

这是安庆人眼中的自己

谢邀!人在安徽,通今博古——安徽冷知识大盘点

(大家的戏都好多哦……)

“内斗”是中国人的重要特性之一

俗话说“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要说起内斗大省

不管隔壁江苏承不承认

网络上的调侃就已经把效果拉得满满当当

但在关于江苏的讨论之外

有个小可爱可能被你忽略了

放眼天朝

大安徽的内斗怎么也能排上前3甲……

关于安徽的四大内斗派别你知道吗?

◾皖南派:芜湖、安庆、滁州、铜陵、马鞍山、宣城、黄山、池州

◾皖北派:淮北、宿州、亳州、阜阳、蚌埠

◾省会帮:合肥、六安、淮南

◾亲苏派:芜湖、滁州、铜陵、马鞍山

(最后这位朋友严肃场合禁止套娃!)

谢邀!人在安徽,通今博古——安徽冷知识大盘点

内斗主线之错综复杂

战斗场面之激烈异常

隔壁江苏看了都要直呼一声内行!

谢邀!人在安徽,通今博古——安徽冷知识大盘点

但说到底,省内各地的经济、地域、饮食、生活习惯等多方因素所构成的文化上的巨大差异,才是内斗形成的主因。

因此,虽然大家都是安徽人,但可能确实存在许多你不知道的“安徽事”。除了在网络上鲜有露面的内斗外,快来看看下面这些“知识”对你来说是“冷”还是“热” 吧!

在清朝以前安徽和江苏是一个省,为江南省。顺治帝时期,为了削弱势力平衡经济加强管理,决定分开治理,于是江南省被拆分为“江南右”与“江南左”。后来“江南右”取江宁府和苏州府首字,改称为江苏省,“江南左”取安庆府和徽州府首字,称安徽省。

一些安徽人尤其皖南人在外自称南京人,由于历史渊源和地理位置相近的缘故,安徽南部的地方去南京更方便,出远门首选南京,比如马鞍山出城15分钟就能收到“江苏欢迎你”的短信通知。南京和安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于是南京被起了一个外号“徽京”。

安徽已经加入了江浙沪包邮区,还是长三角城市群的主力。

春秋时期,长江北岸安庆一带出现过一个古皖国,这也是安徽简称的来源。

安徽是文房四宝的重要产地,除了湖笔来自浙江湖州,其他都来自安徽。分别是黄山市的徽墨,宣城市的宣纸,歙县的歙砚。当然,黄山市的徽笔也是很极品的笔。

谢邀!人在安徽,通今博古——安徽冷知识大盘点

安徽省是全国贞洁牌坊最多的地方。

徽剧是京剧之母。当年四大徽班进京,把徽剧带到北京,并且最终跟百家戏曲融合,最终孕育出了京剧。

平原世家大族来到皖南山区聚族而居,以黄山为中心形成古徽州文化。

徽商、徽菜、徽派建筑,以及京剧的前身徽剧,都是徽州文化孕育出来的,但现在徽州已经改名叫黄山市。

安徽诞生了胡适、杨振宁、邓稼先这样的学霸大师,也有霸道总裁曹氏父子、乞丐皇帝朱元璋这样的英雄豪杰。

十大名茶中有三个都来自安徽: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门红茶。

安徽有“三黄”:黄山、黄梅戏,还有一个冷门点的——霍山黄芽。

合肥地铁标志像有人弯下腰来目光穿过自己的裤裆看着你。

谢邀!人在安徽,通今博古——安徽冷知识大盘点

谢邀!人在安徽,通今博古——安徽冷知识大盘点

(你想窥视些什么……)

全国的包子铺大多是安庆人开的,据统计有2万+安庆人在全国各地开包子店卖包子,安庆的怀宁县江镇被称为“中国馒头之乡”。

全国的包子铺大多是安庆人开的,据统计有2万+安庆人在全国各地开包子店卖包子,安庆的怀宁县江镇被称为“中国馒头之乡”。

天津大麻花大多是阜阳人在卖。街上开小货车卖天津大麻花的小商贩,大多都是皖K或皖D牌照的,麻花其实产地在安徽阜阳和淮南交界处有一个叫黄坝乡的地方,全乡有3000多位村民,都出去卖天津大麻花,一年下来能创造4000多万元的收益。

呈坎,安徽的中国风水第一村。呈坎原名龙溪,又名八卦村,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早在宋朝就被理学大家朱熹赞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也有“十有九迷路,留在呈坎富”、“来到呈坎,一生无坎”的说法。

谢邀!人在安徽,通今博古——安徽冷知识大盘点

淮河流域旱涝频发、民不聊生之时,人们不得不离开故土以打花鼓唱曲为生,诞生了被誉为“东方芭蕾”的凤阳花鼓。

徽商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商派之一。从宋代到清代中期,徽商们以“官商一体”的形式活跃在商界中。代表人物有:红顶商人胡雪岩、资助朱元璋10万两军饷的江元、剪刀品牌“张小泉”等等。

合肥明珠广场的欧洲风情街并不是假的欧洲建筑,而是清朝末期英美日法等国在这修建的会馆、领事馆和传教士们的别墅和天主堂组成的。

出生于合肥的音乐人许嵩,他创作的《庐州月》,唱的就是合肥。隋朝时设庐州,辖区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合肥市跟六安市的部分地区,治所在当时的合肥县。民国第一年,废庐州府。

谢邀!人在安徽,通今博古——安徽冷知识大盘点

(还好没取名《合肥月》)

合肥喜欢挖人工湖,这是有历史传承的,建国初期就挖了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后来的天鹅湖王嘴湖一类,全是挖的。可能全合肥市就只有巢湖不是挖的。

中国人爱吃小龙虾,安徽人是鼻祖。合肥被称为小龙虾之(di)城(yu)。

谢邀!人在安徽,通今博古——安徽冷知识大盘点

相传豆腐的发源地为淮南市。

芜湖“花街”之名,充满着浪漫的气息,但这里并没有花,之所以称之为花街,是因为过去这里大多以经营篾器为主,以扎花灯而扬名,故名为“花街”。

安徽省黄山市的太平湖,原来叫做“陈村水库”,于1970年建成,前身是一条河流。当时为了建造陈村水库,搬迁了两座县城的居民。这两座空城被淹没在水底,成为湖底之城。久而久之,水库成了太平湖。

江苏省的盱眙县和泗洪县本来是安徽的,1955年为了方便管理洪泽湖,就把这两个地方跟江苏的萧县和砀山县换了过来。

毛坦厂中学,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镇。周边没有网吧、KTV等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娱乐场所,教学纪律也比较严格。大多是基础比较一般的学生来这里上学。

婺源曾经属于安徽,后划为江西。婺源的代表文化是徽文化,素有“书乡”、“茶乡”之称,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后来多次婺源想要回皖,但是都未果。

没有“安徽话”一说。因为安徽省南北跨度巨大,纵跨四大文化圈,由北向南分别是“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和“徽州文化”。所以各地风俗语言都各不相同,大体来说淮河以北一带的方言是“中原官话”,江淮之间和沿江江南部分地区的方言是“江淮官话”,江南南部和东南宣城一带的主要方言为“吴语”,黄山市和宣城部分地区方言为“徽语”,而安庆和池州部分地区还夹杂着赣语方言和湖北方言。所以并没有“安徽话”这种方言一说。

新中国第一个火箭发射基地并不在太原、西昌或酒泉,而在安徽省广德县。中国探空火箭发祥地(上海航天局603基地)地处安徽省广德县誓节镇。早在1960年3月,上海航天人在上海南汇老港成功发射我国第一枚自主研制探空火箭T-7M后,便移师到了誓节镇一片荒芜人烟的山坳里。此后的6年间,基地先后进行了30多次各种类型和用途的探空火箭发射试验。我国探空火箭发射史上一个个“中国第一”在这里诞生。

谢邀!人在安徽,通今博古——安徽冷知识大盘点

合肥是全国第一个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的省会城市。

很多安徽人是去了河北保定或石家庄,才吃到“正宗安徽牛肉板面”。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是世界梨都、中国酥梨之乡,于2010年被吉尼斯记录认定为世界最大的连片果园产区。

淮南是全国拥有最多火车站的城市,总面积5571平方公里,境内铁路线总长度达431公里,共16个火车站。在中国所有城市中,铁路线路最长、车站最多。

……

~ MORE ~

关于安徽

有太多独到之处了

最后还有一条“彩蛋”冷知识!

我爱你三个字

首字母W-A-N

拼出来就是“皖”

这也就是为什么安徽是全中国最浪漫的地方

眼见为实

有机会的话

就多到安徽各地看看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安徽   皖南   通今博古   淮河   徽州   探空火箭   黄山市   安庆   芜湖   安徽省   合肥   江南   江苏   方言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