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第六届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若有诗意藏在心,撷来芳华自成真

专访第六届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若有诗意藏在心,撷来芳华自成真

吴雪,安徽蒙城人。第六届安徽省文联主席,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安徽大学兼职教授。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人民大会堂、西安碑林等机构收藏。2008年荣宝斋出版《吴雪书法作品集》,同年9月在甘肃省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览。2011年1月在滁州举办“吴雪书欧阳修滁州诗文作品展览”;2011年12月在安徽博物院举办《翰墨情怀——吴雪书法作品展》。2013年6月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行《春天的故事——吴雪书法作品展》。2013年6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梦——吴雪书法长卷》。作品参加中法建交50周年《2013年卢浮宫中国书画艺术邀请展》,《中国艺术报》、《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中国书画报》等均有专题评介。

文章作者 | 刘芸

图片提供 | 吴雪

蒙城:人生烙印的开端

人在青年时期打下的烙印,无疑会贯穿整个人生。这种影响,对于书法家吴雪而言,也不例外。亳州蒙城,他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也可以说是打下他人生烙印的地方,涡河穿城而过,河水润养,造就了小城独有气节与底蕴。在这里,吴雪完成了人生基调的奠基,为此后的人生觅到了方向。

吴雪的书法之路是由一个又一个巧合串联而成的故事,当巧合足够多时,就有一种命中注定的意味。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的文学造诣深厚;成长于庄子故里,在蒙城文庙的藏经阁中居住,在纪念“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嵇康厅下玩耍,在原蒙城文联办公室楼下读书习字……吴雪的整个童年时光都浸润在浓厚的文学氛围里。

专访第六届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若有诗意藏在心,撷来芳华自成真

就这样,在家门与故土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书法渐渐成了吴雪骨子里的惯性,化作一种天生的熟稔与亲切,融进他的血液里,身上的书卷气浑然天成,对书法热爱的种子也不知不觉在心底根植。

蒙城被誉为“中国楹联之乡”,吴雪儿时的书法记忆也与一副副楹联密不可分。当人们沉浸在新春热闹的集市里时,吴雪却被楹联中的水墨世界所吸引,于横撇竖捺间窥见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沉迷其中。

专访第六届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若有诗意藏在心,撷来芳华自成真

书法练习是一件极其考验耐性的事,对天性爱玩的孩童来说绝对是门苦差事,但对吴雪而言却是一种享受。在父亲的带领下,他初习唐楷,后研汉碑,后攻行草,以王羲之为宗,以苏米为体,兼及明清诸家所长,却师古不泥,食古而化,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与书法相伴的日子总是有意思的

学生时代总是文人最意气风发的岁月,书法更是给吴雪的那段骄傲时光锦上添花。性格温和的他好似早秋,虽外在清冷,却怀揣着夏末的热情,一触即发,书法无疑成了最好的宣泄。

就读阜阳一中时,他一手包揽墙报的文字与绘画,将才情肆意挥洒;入读安徽大学后,在书画社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时,学校图书馆门口的报廊就是他们的展览馆,写好的作品就那么随意地贴在墙上,虽然没有任何装裱修饰,却直击人心。回忆起那段闪闪发亮的岁月,吴雪眉眼间皆是欢喜:“有意思。”

专访第六届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若有诗意藏在心,撷来芳华自成真

人一旦有了目标,便不由自主地为其付出努力。为了在书法上有所精进,吴雪拜专业的书法老师为师,学习书法,从学校步行到老师家,往往要走上几公里,日复一日的枯燥练习不仅没有消磨掉吴雪对书法的热爱,反而为他钻研书法的热情添了一把火。

此时,吴雪的书法才华像是一座活火山,等待的是一次汹涌喷薄。1981年,机会终于来了。在大学生书法比赛中,吴雪获得省二等奖,全国优秀奖,爱好得到了专业的认可,更加坚定了他练好书法的信念。

日子摇晃,在书法的陪伴下,吴雪从校园走向社会。进入文联工作后,让他感受到手中笔的重量,周围的人都是专家,自己不能是个“半吊子”。如果说之前书法是小打笑闹的爱好,此时吴雪则正式将它变成了一生奋斗的事业。为此,他专程到南京艺术学院进修了两年,系统性地学习了书法史、诗词、美术史、传统技法等,笔耕不辍,一步步从一个兴趣爱好者变成了实打实的业内大咖。

书法是一个人修养的综合体现

优越在作品里,节制在生活里,虽然作为书法名家,名满书画界,但在日常生活中,吴雪总能做到恰到好处的谦逊。采访时,他主动将电话调成静音模式,还嘱咐亲友:“我在接受采访,结束前不要联系我。”

“书法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魅力,一定与人的修养、才学、思想密不可分,书法是一个人修养的综合体现。如果体现不出这种魅力,那只能是写字,不是书法。书法不仅美,还能在美的同时给人精神上的启迪与感染。”谈及“字如其人”,吴雪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专访第六届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若有诗意藏在心,撷来芳华自成真

吴雪也将这一观念落实到了生活的细枝末节中,他从不“拔高”自己艺术家的身份,始终扎根生活,耕耘生活。将书法与生活交融,不同的生活阶段对艺术的认知也在不断变化,继而也影响着创作风格,初期写王羲之、赵孟頫,中庸平和;后写米芾,酣畅痛快;如今的他,更向往温润厚重。

陈丹青说,人只要是坐下写文章,即便写的是天上的月亮,地上的蒿草,其实都是在谈自己。书法亦然。

生活是源,艺术是流,没有生活的源泉,就没有艺术的灵感,艺术的造诣也就无从说起。关于书法写什么,吴雪的答案始终是写自己,写生活,写时代。

专访第六届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若有诗意藏在心,撷来芳华自成真

在他心中书法家一定是借古人之法,书心中之气,写生活之源,如果没有扎实的生活经验铺底,那么写出来的字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写字的人也不过是写字匠,距离书法家十分遥远。因此,他倡导书法家走进生活、感受生活、认识生活。

重要的是书写时代

现在的社会发展非常快,不谋新求变就会面临被时代抛下的风险,书法又是一个很传统的事情,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淀,似乎和创新是相互矛盾的,吴雪却从中找到了平衡。丰富的阅历和书法探索,使他在书法的实践中更为注重传承与创新,他信奉笔墨当随时代,重要的是书写时代,认为书法的创新根本上是书法审美和书法理念的创新,既要有厚重底蕴,也要开放融合,更应表现时代的审美。

因此,作为文艺工作者,吴雪始终将人民情怀作为使命与自身艺术创作的要求。观赏吴雪的书法作品,会发现他的作品带着几十年积淀的文学功底,有股抹不开的静雅,却又竭尽所能的生活化,从生活点滴出发,寻找其中耐人寻味的厚重,而这无一例外是立于生活之上的,无不在表达自己的心性与修养,对时代与生活的思考,对善恶的抑扬,昭然表露于字里行间。

专访第六届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若有诗意藏在心,撷来芳华自成真

2015年,以“君子之风”为主题的书法联展中,他与林阳、曲斌、丘仕坤三位书法家一起,以丹青召唤社会正能量。2020年春天,他写《春天的力量》,写大疫面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力量,借笔墨赞誉民族精神。2020年仲夏,安徽遭遇洪灾,他写下“坚若磐石”,向抗洪抢险的一线官兵致敬。

让艺术走到生活中去

吴雪的人生半径很大,在书法的丹青世界里与古人对话,实现精神的遨游与智慧的共享;他的世界又很小,大半生都与书法为伴,彼此扶助,互相成就。书法犹如轻盈的浪花,永不停歇地拍打着记忆的浅滩,成了他人生的一部分,难以分割,不可忘却。

虽然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但吴雪认为书法写的是汉字,汉字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遗产之一,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所在,既是符号也是文化。学习书法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培育下一代中国审美的最佳途径。

担任安徽省文联主席期间,为守住人们最后一块心灵净土与精神家园,吴雪在书法传承上不遗余力。近年来,安徽文联狠抓书法教育:主动服务,大力推进书法进课堂活动,在政协会议上提案“双千”工程,成立书法家志愿团队走进1000所中小学,帮助学校培养1000名书法老师;搭建平台,每年举办新人新作展,给青少年与新人书法家提供展示的地方。

专访第六届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若有诗意藏在心,撷来芳华自成真

此外,还将服务基层作为工作重点,组织志愿服务团,到各地培训讲课、现场点评作品。这一系列活动既让艺术家们保持专业高度的创研与展示,又让艺术走到了人们的生活中来,使其更贴近生活。

回顾往昔岁月,吴雪一直保持着人如其名的纯粹,将爱好变成事业,并承担传承的使命,他与书法神交五十余载,享受着书法带来的宁静与平和。这一切看似顺其自然,又何尝不是自己的造就,而对此,他只是云淡风轻地说:“写字很简单,就两个字,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安徽省   文联   蒙城   王羲之   滁州   楹联   书法家   芳华   安徽   美术馆   诗意   中国   成真   书法   专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