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火车迷,为了心中的火车情结,最爱去追梦…

7月初,在郫县参加完一个培训后,在某老搭档车迷兄弟的鼓吹下,我们相约一起去越西探访“老东风”(东风1型内燃机车),这是我第一次运转成昆线。

(拍摄于2015年7月上旬-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乃托镇- 拍摄器材:三星Note3)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一大早就来到成都站,我们搭乘成都-攀枝花的T8869次去越西。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上机后第一位,这是被刷绿的25G车底,“本务”机车韶山 7C(韶山SS7C型电力机车)。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成昆铁路是单线电气化铁路,T8869次从成都北站开出一路都畅通,但从九里站开始就有待避了。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我的座位顺风靠窗,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山崖,没怎么拍。当列车经过大渡河上的龚嘴水电站时,我隔窗拍一下这美丽的湖光山色。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小站长河坝待避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列车经过利子依达沟,左前方是老隧道,隧道出口的断桥被土坡挡住。在这里,发生了中国铁路史上一次惨烈的事故:利子依达事故!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1981年7月9日凌晨1时30分许,大渡河支流利子依达沟爆发泥石流,把沟口的17米高、百多米长的利子依达大桥冲毁。1时41分,由格里坪开往成都的442次直快旅客列车在尼日站与成都开往金江站(今攀枝花站)的211次快车交会之后,由尼日站开出。一分钟后,尼日站向前方乌斯河站为442次列车报点期间发现电话中断,线路不通,无法联络。1时45分,列车以时速40公里速度驶进奶奶包隧道,在转过隧道曲线之后,列车司机王明儒忽然发现隧道出口的山沟旁的护路房倒塌,以及看不到前方利子依达大桥铁轨的反光,便尝试以紧急制动把列车刹停。由于从隧道通往大桥的路段是下坡段,坡度达14‰,列车未能在桥面中断位置前停下。1时46分,两辆机车、13号行李车、12号邮政车及3辆客车车厢(9至11号)从桥坠下,其中机车及11至13号车坠入大渡河中,9号和10号车则掉在岸边,8号硬座车厢在桥头的隧道内被强大的冲击力撞出钢轨,翻覆在隧道口外。事件共造成240多人(包括机车内的4名司机)死亡或失踪,成昆铁路运营中断超过半个月,是中国铁路历史上旅客伤亡最为惨重的事故。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这是当年的事故现场(本图来自网络)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利子依达事故遗迹(本图来自网络)

小站苏雄,我飘过......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列车穿行在高山峡谷中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看到了铁路展线二楼的一处车站和待避的货列,我们在一楼,顶楼的接触网杆子依然可见。这一处展线,应该是成昆线上著名的乃托铁路展线了。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车行峡谷中,旁边的这条河叫漫滩河。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拍到了一座水电站。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列车转上二楼,能俯瞰到乃托铁路展线的底层。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到达越西站,拍一下7C(韶山SS7C型电力机车)的车身。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7C的段标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甩一张站牌,越西站位于越西县乃托镇,原来的站名叫乃托站。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红皮与远山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T8869次开走了,留下了一列待避的货车,还有空空的站台。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这里已经是彝区,警示牌用的是彝汉双语文字。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正线上,成都-西昌的T8865次开过来了,本务“草绿三”(韶山SS3B型电力机车)。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此车临停待避不在越西办客,拍一下水牌。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这是乃托镇的街景(乃托镇地处越西县北部,镇政府距县城22公里,是越西县的北大门,位于猫儿山脚下、漫滩河西岸,境内有越西、白石岩两个火车客运、货站。乃托有十多家工厂,是越西县的工业区。)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来到车站南口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双语路牌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沿着公路往南寻找上铁路的口子,准备暴走去探访铁马大桥。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上铁路,站在一座大桥上,这是西昌方向。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后背有鸣笛声,这是成都方向,要来车了。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白脸韶四(韶山SS4G型电力机车),成昆线上的货运主力!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倚栏看桥的那头,下面是漫滩河。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记一下里程牌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桥上观风景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过桥回拍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这次在车上邂逅了三个90后火车迷,他们其中一个在燕岗下车去折返段运转,这两个跟我们的运转目的地一样,我们一起暴走,前面有一个隧道。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铁马隧道,莫非过去就是铁马大桥啦?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338米的短隧道,轻松地钻进钻出,在里面待避了一列火车。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一个护路班牌,这名字很“厉害”哦!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看里程牌,已经走了两公里。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又是隧道,这单线铁路双向都会有来车,我们在纠结钻还是不钻?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1678米的越西一号隧道,长隧道,很危险!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只有爬山绕行。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石梯步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没有路了,哭哇!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无奈,只好艰难地下石梯去钻隧道。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在隧道里待避了火车一列,我们连走带跑,终于钻出了隧道,前面是越西二号隧道。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看山沟沟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有车出隧道,来不及了,就只能拍成这样。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红绿配,推算时间,应该是成都-攀枝花的K9483次。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山涧风景,漂亮!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越西1,2号隧道之间就是著名的凌云壁(本图来自网络)

回看一下越西一号隧道,准备钻越西二号。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在越西二号隧道口能看见那边的出口,没看看隧道长度就稀里糊涂地钻,结果,越钻越觉得长,于是小跑,终于钻出了隧道,出了一身的冷汗,在洞中,待避了两列火车。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回看这个可怕的隧道!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1980米的越西二号隧道啊!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出越西二号就是一个两股道的车站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再看下里程牌,我们暴走了六公里。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下看漫滩河,景很美!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向车站暴走......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拍下站牌,我们到了铁西,暴走了一个区间,钻了三个隧道,在洞中待避了四列火车,为的是探访铁马大桥!

咨询车站人员,才知道铁马大桥就在越西站出站南口的不远处,我们走过的那个长桥就是。还是某资深车迷的功课没做好,情报严重失误,他描述的那个铁马大桥,这里压根没有!我们跑冤枉路啦,某人瓜啦!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我们只好搭汽车回越西站,好心的车站工作人员给我们带路来到了山下的公路上。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就在这里等车去乃托镇,成昆铁路就在那半山上。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我们终于搭上了一辆面包车,是个女司机。经过司机过证实,铁马大桥就是在越西站南口一公里左右处,我们走过那里全然不知哦!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这就是铁马大桥!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司机特意停车让我们拍照,哇,好宏伟高大的桥!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四川越西县境内的铁马特大桥(500米以上的铁路桥称为特大桥)长882.65米,1969年建成,已载入《中国桥梁史》。很经典的柔性桥墩,火车经过时人站在上面会感觉很明显的摇晃。大桥采用了薄壁混凝土空心墩技术,这在当时是先进技术;大桥最高的桥墩墩身高52米,在当时也是较高的铁路桥。此桥是为了避开滑坡而修建的不跨河铁路桥,与桥平行的是大渡河支漫滩河。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铁马特大桥(本图来自网络)

某车迷记忆中一张关于铁马大桥照片的内容中,在桥下有看火车的彝族同胞,其实就是牛日河四号桥,哈哈,严重失误!(牛日河上十几座桥,它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与越西县的交界处,在成昆铁路北段阿寨车站与白果车站之间。这座牛日河四号桥著名的原因在于它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属于它独创的新技术是拼装式预应力薄壁箱形桥墩,配合的新技术包括钻孔桩基础和栓焊梁。牛日河4号桥采用拼装式预应力薄壁箱形桥墩也不是有意为之的。按照原设计,牛日河4号桥的桥墩是实体桥墩,但是在这个四面是石头山的地方,却缺乏砂、石资源,从山外面运也非常困难。因此桥墩改为薄壁箱型桥墩,也就是从实心桥墩改为空心桥墩,为此专门成立了拼装墩战斗组。牛日河4号桥下部结构于1967年3月完成。大概这个时候文革武斗开始了,建设被迫停工,之后自1969年2月,铁道部第二工程局铺轨架桥大队开始架设四孔栓焊梁,同年7月完工。牛日河4号桥至今已运行多年鉴定试验证实技术状态良好。牛日河4号桥于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牛日河四号桥(本图片来自网络)

女司机把我们送到了乃托水泥厂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站在高处,我拍摄到了乃托展线的底层铁路桥,拉近看,手机照相的数码变焦,效果不好哦!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来到厂门口,想进铁路货场看“老东风”,几经交涉不准我们进去,准备原路返回。幸运的是,恰好碰到一面包车司机引路,我们走另外一条路,终于到了水泥厂的铁路货场。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向下望,脚下就是乃托展线底层的铁路桥,去成都的上行的红皮正驶出隧道。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插播一下,关于铁路展线:铁路展线是一种用于爬坡的铁路线路。在一些地面自然纵坡大于线路允许的最大纵坡,线路铺设又受到地形限制的时候,为使线路达到预定高程,需要顺应地形铺设展线,使线路沿山坡盘旋而上。由于铺设铁路展线是以延长线路的方式减缓纵坡,铁路展线两端之间的里程往往数倍于直线距离。过去技术条件落后,因牵引条件限制,又无建设长隧道及大跨度桥梁的条件,多需要采用较小的限制坡度,常依地形条件以短隧道群取代长隧道,铺设铁路展线克服高程障碍。过去铁路翻越山岭主要靠修筑铁路展线,现今由于资金条件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多以修建超长隧道和特大桥代替。乃托铁路展线位于成昆铁路的白果与越西车站之间,虽然直线距离只有8公里,但是由于两站海拔高度相差达196米。为了爬上这个高坡,乃托铁路展线先是一个马蹄,转180度过来,再一个螺旋,转180度过去,线路展开长了9公里,形成了上中下共三层线路重叠,通过一个村庄的奇观,为此,专门增设了白石岩车站。铁路展线迂回盘旋,采用16‰的加力坡,铁路展线内有隧道八座共长8220米,大桥五座共长868米。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乃托铁路展线示意图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我们没有找到拍乃托铁路展线的合适位置,借用某车迷拍摄的乃托三铁路层线路的全景。(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沿铁路前行寻找“老东风”,忽然眼前一亮,那不就是我们此行苦苦要寻觅的么!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东风1型内燃机车是大连机车车辆工厂1964年开始成批生产的干线货运机车,共生产706台。当两台机车重联使用时,可由任一机车的司机操纵机车。机车标称功率是1500kW,最大速度100km/h,车长16685mm。

曾经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主力,为中国铁路服务了逾40年,火车迷尊称其为“老东风”。东风1型机车已经基本被淘汰,但仍然有个别地方使用其为调车机车,其已经成为中国铁路运输工业中的一个黄金经典!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苍老的脸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斑驳的车身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孤单的背影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从右后部看上去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上机车,感受机车视野!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那位拍车的小车迷看上去来很认真哦!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要走了,回看一下这“老东风”,在大山的深处,他将孤独地走完他的余生!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沿铁路向厂外走去,我们走向越西站。此次之行,我体会到到,对于车迷来说,乃托有三大宝物:铁马大桥乃托铁路展线“老东风”。这次运转虽有波折,路途也艰辛,但很幸运,乃托的这“三宝”我们都看到啦!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上成昆铁路正线,这是越西站北口的第一个道岔。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上行的“白脸韶四”(韶山SS4G型电力机车)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越西站,一个两站台三股道的弯道车站。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第二天搭乘K145次回成都,水牌收下。

去越西,运转成昆线,寻觅“老东风”

全贴发完,谢谢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三星   越西   东风   大渡河   韶山   越西县   桥墩   铁马   成都   大桥   机车   隧道   车站   铁路   火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