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七月下旬,去了趟武汉,用相机,记录下了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拍摄于2015年7月下旬-湖北武汉)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成都-福州K390次带我来到武昌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出武昌站,搭乘的士去住宿的宾馆,车上随拍一下街景。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这就是住宿宾馆,位于武昌武泰闸白沙路上的隆鑫九龙宾馆。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在房间,俯瞰一下周边的景。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眺望远处一座雄伟的大桥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拉近看,是连接武昌和汉阳的鹦鹉洲长江大桥。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安顿好了之后,出门去登黄鹤楼,站在天桥上拍脚下的武珞路,前方不远处就是武汉长江大桥和蛇山上的黄鹤楼。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武珞路上的长春观

长春观,中国著名的道教场所之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该地区现存的唯一此类建筑,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道观坐落在武汉市内双峰山南侧,传说道教的祖师老子曾经在这里停留,早在公元前3世纪这里就开始有道教建筑出现。元朝时,全真派著名的代表人物丘处机来到这里修炼和传教,使它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因为丘处机被称为长春真人,所以道观就称为长春观。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蛇山下的一幢小楼,是高亚鹏旧居。

高亚鹏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富商,落成于20世纪30年代,这栋建筑是德国乡村风情建筑的风格,占地约230平方米左右。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中南财经大学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喜欢这栋掩映在绿荫中的小楼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这是一桩名人旧居,李书成旧居。

李书城(1882—1965),湖北潜江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48年与张难先等在湖北发起反蒋和平运动,1949年后任农业部部长。李书城旧居,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7号首义公园广场内,是李书城在1932年任湖北省建设厅厅长、民政厅厅长时的寓所。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湖北图书馆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走,登黄鹤楼去!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眺望黄鹤楼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蛇山上的岳飞塑像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登黄鹤楼路上的牌坊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观望一下武昌城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以观黄鹤楼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登楼去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黄鹤楼一楼的内景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登黄鹤楼,极目远眺!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武汉长江大桥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对岸的龟山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近处的武昌城和对岸那边的汉口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隔江看汉口,烟雨朦胧。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蛇山下的京广铁路,俯瞰穿梭的列车。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转过一个角度看,近处的武昌和对岸的汉阳。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向正南方俯瞰武昌城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楼上向东俯瞰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下楼回望黄鹤楼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这个角度以观黄鹤楼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黄鹤楼下的胜像宝塔

胜像宝塔,1343年由元代威顺王建于黄鹤楼故址前的黄鹄矶头,1955年迁至如今位置。塔型属于佛教密宗佛塔,是是武汉市现存唯一一座喇嘛式白塔。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蛇山下的武珞路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武汉“红楼”

武汉“红楼”,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1号),因主体建筑为红砖砌墙、红瓦覆顶的红色两层楼房,故又称“红楼”。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时,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即清末湖北谘议局的旧址,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在此建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建立了辛亥革命纪念馆。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红楼前的孙中山塑像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红楼这样看上去,就像一座欧洲庄园,一种异域的美!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阅马广场上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造型很别致!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武昌起义群雕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蛇山下的一处街景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在武珞路上,不经意地发现了一处教堂,欲进去拍,被门卫阻挡,被告知,这是一所学校,看大门,是武汉十五中。

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是省级示范学校,湖北省教改名校。其前身为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1885年创建的“Wesley college WuChang(武昌博文书院)”, 是一所已有120年悠久历史的老校。1928年更名为博文中学。解放后,1952年湖北省教育厅进行中学校际调整,将博文中学、武昌中学、东湖中学三校合并为规模为全省之冠的武昌第二中学,1954年定名为武汉市第十五中学,1962年被定为武汉市重点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站在武珞路上拍教堂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十五中旁边的一个蛋糕店,是一座教堂建筑。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拍下路牌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我的湖北的老哥开车陪我去逛汉口,前面高楼林立,要进汉阳城了。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汉阳兵工厂到了,想当年,枪炮汉阳造,那是杠杠的!

汉阳兵工厂是晚清时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到湖北后主持创办的军工制造企业,原名湖北枪炮厂,于1892年动工,1894年建成,虽然创建时间晚于上海、南京、天津等地军工企业,但由于不惜巨资从德国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制造连珠毛瑟枪和克虏伯山炮等成套设备,所生产的汉阳式79步枪(汉阳造)、陆路快炮、过山快炮,均是当时较先进的军事装备,因此,成为晚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军工企业。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汉阳造,汉阳炮!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来个正门照片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途径汉阳铁厂

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1890年诞生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百余年后,中国钢产量已居全世界第一,汉阳钢厂在全国钢铁企业中已不占重要地位了。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老照片:张之洞视察汉阳铁厂。(图片转自网络)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汉阳到汉口,仅汉江一水之隔,过了这座桥就是汉口了。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汉江上的晴川桥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汉江汇入长江的入口,对岸是武昌。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沿着汉口的沿江大道去汉口江滩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武汉关

江汉关大楼,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江汉路和沿江大道交汇处,南临长江,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之一,汉口租界的核心建筑,于1924年1月21日正式落成。江汉关大楼无论从外观还是建筑质量,都堪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它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从闭关自守走向开放包容的载体。它是汉开埠的见证人,是武汉沧桑历史的纪念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停车驻足街拍沿江大道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继续赶路去江滩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在路口等候红绿灯,看到了汉口江滩。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下车街拍一下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汉口江滩

汉口江滩,是亚洲第一大江滩文化公园,面积160万平方米,与沿江大道景观相邻,与“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景区相望,与长江百舸争流相映,构成武汉市中心区独具魅力的景观中心。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掩映在高楼中的武汉关大楼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在江边,拍到了一艘炮舰。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长江江滩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看江上船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汉口滨江的建筑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沿江大道的街景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江堤上的林荫道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我要去找大智门,老哥开车,我街拍汉口老街。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看见了前面的大智门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这就是汉口的大智门火车站

大智门火车站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京汉街,又名京汉火车站。于1903年建成启用,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汉口火车站”。京广铁路建成后设立新汉口站,后来仿造大智门站的建筑风格改造成今天的汉口火车站,原站址不再沿用。大智门车站为法式风格建筑,是中国第一条长距离准轨铁路——京汉铁路的终点站。它诞生时曾是亚洲首屈一指的最现代化和最壮观的火车站,也是中国20世纪早期规模最大的火车站。其主体建筑候车大厅年代较早,为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尚存的重要历史见证。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大智门全貌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第二天我要回四川,逛完大智门,就要去汉口火车站附近找住处。还是老哥驾车,我玩街拍,沿途以观汉口。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又转到了江滩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车行沿江大道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路遇一自燃轿车的残骸,提醒朋友们,大热天的,要注意保养好自己的爱车哦!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红绿灯路口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看见了远处的汉口火车站,与大智门的建筑风格颇为一致。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安顿好之后,老哥想请我吃火锅,这是汉口火车站附近的街景。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夜晚的汉口街景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有朋友问我,武汉的热干面吃了没有,还差点忘了,走的那天早上老哥给我弄了一份。

热干面是一种武汉的特色早点,吃早餐在武汉被称为“过早”,热干面因为方便快捷美味,被很多武汉人用来过早,在武汉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售卖。热干面面身为碱水面,淋以芝麻酱,辅以葱花、辣萝卜等各种佐料,价廉味美。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北方炸酱面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

翻开老照片,我的武昌和汉口印象

全贴发完,谢谢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汉口   大智   道教   武昌   武昌起义   武汉市   湖北省   江滩   黄鹤楼   湖北   沿江   武汉   中国   火车站   印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