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九月中旬,秋雨瑟瑟,我去了趟兰州,这是我第一次踏上陇海铁路宝鸡以西的城市,停留时间很短,我以我的相机记录下了我对兰州的初印象。(拍摄于2011年9月中旬-兰州市)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搭乘成都-兰州K856次列车,经过近二十多个小时的跋山涉水,到兰州已经是次日的中午了,出站拍一下西北的铁路大枢纽。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车站广场上的马踏飞燕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这是位于车站东路的酒店,我在携程网预定了该酒店的一个房间。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安顿好后,就在酒店外的一家面馆品尝牛肉面,窗外秋雨沥沥。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街对面是我住的酒店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打车先去中山铁桥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雨时下时停,这是兰州市的天水路。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在中山铁桥附近的人行天桥上拍到的南滨路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这是中山路口,我的背后就是著名的中山铁桥。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中山桥,在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是黄河上的第一座铁桥,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中山桥的前身是黄河浮桥。当时有这样一首民谣:黄河害,黄河险;凌洪不能渡,大水难行船;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这座桥梁落成之初叫“兰州黄河铁桥”,后来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就改成了“中山桥”了。中山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是兰州市内标志性建筑之一。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拍黄河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回拍中山桥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白塔公园在封闭改造在施工,无法登顶游览,遗憾!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对岸的兰州市区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只有在桥上望塔兴叹了!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看铁桥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河之下游,水岸边的船只。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河之上游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中山桥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望白塔...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黄河第一桥!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黄河岸提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黄河北岸的船形建筑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我将坐索道过河去对岸的山上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跨越黄河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脚下的北滨路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山上俯瞰,高楼林立的兰州城。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山顶上的园林,虽粗糙,却很质朴!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那山头上的楼阁是兰州碑林,要走上几拐坡,就不去了。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换个角度拍兰州碑林的楼阁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向东北俯瞰,这应该是城关区的黄河北岸片区。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近处的俩小亭很有西北味儿!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坐缆车下山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黄河南岸滨河路上黄河风情线西游记雕塑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玄奘师徒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南滨路

兰州是万里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坐落于一条东西向延伸的狭长型谷地,夹于南北两山之间,黄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脚下穿城而过。沿黄河南岸,开通了一条东西50多公里的滨河路,并打造了全国唯一的城市内黄河风情线,被称为兰州的“外滩”。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兰州水车园

兰州水车,又名天车、翻车、老虎车。为明嘉靖年间(公元一五二二年至一五六六年)进士段续所造,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这种通过水车转动,自动提水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是古代的“自来水工程”。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公元1556年,段续借鉴云南通河的筒车灌溉技术,在兰州创制了适合于本地的水车。开始架设在现今广武门外的黄河北岸。以后又在现今镇原路北口架设了三轮,以灌溉附近的六百年多亩菜畦果园。"水车园"这个地名即由此而来。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黄河水车利用水流冲力工作,成为一种廉价高效的灌溉工具。水车小者直径十七八米,大者二十多米,有单辆车、双辆车和多辆车等类型,一辆水车可灌溉农田七八百亩。明末以后,大水车在黄河流域的皋兰、白银、泾川、平凉、银川及陕西得到了广泛使用,促进了这些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羊皮筏子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羊皮筏子古称“革船”,俗称“排子”,也叫黄河羊筏子,因为它仅流传于黄河两岸而得名。是古代沿袭至今的摆渡工具,大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下雨天,无法坐羊皮筏子漂流黄河,这是制作羊皮筏子的羊尿泡。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滚滚黄河水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水车园里的千转木,不知啥意思?!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南滨路上的雕塑:绿色希望

绿色希望位于黄河母亲雕塑东180米处。它是由甘肃130多万青少年捐资兴建的,建于1987年7月。主像由高11米、8米、3米三株汉白玉圆锥体变形树组成,高低参差,疏密有致地矗立于园林绿地中,寓三木成“森”之意,反映甘肃人民种草种树,绿化陇原的伟大壮举,象征陇原青少年茁壮成长。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南滨路上的垂柳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矗立在黄河之畔的《黄河母亲》雕像,她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已成为兰州的文化名片!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黄河母亲”雕塑,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雕塑由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由"母亲"和"男婴"组成构图。分别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黄河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隔水相望北岸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离开黄河风情线,打车前往位于七里河区的甘肃省博物馆。

十年前的兰州印象(1):中山桥&黄河风情线

本集结束,请看:《十年前的兰州印象(2):行走在兰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黄河   兰州   中山   白塔   兰州市   筏子   铁桥   水车   甘肃   北岸   南岸   羊皮   十年前   雕塑   印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