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阁寺》:烧了金阁寺,打破心中枷锁,让灵魂得以自由

三岛由纪夫已经离开我们五十多年,在这一关键时期,关于他的中文版书籍得到大量出版,他的作品在国内也得到了很好的普及。这才让我有机会更容易的接触到这位日本天才作家的更多小说。《金阁寺》就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一本。

我所买到的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这一版,封面设计极具特色,印刷也非常精美,但吸引我的还是书中的故事。

《金阁寺》:烧了金阁寺,打破心中枷锁,让灵魂得以自由

《金阁寺》是根据1950年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而烧毁金阁寺的僧人林承贤,在其供述中说,“我恨我自己,邪恶的丑陋的口吃的自己”。他就是这本书中沟口的原型。在当时,在日本,战争刚刚结束,日本的年轻人出现在了思想的真空之中。战败让日本的民族自尊心一下子跌落尘埃,他们再也没有了那种强烈的民族优越感。而日本文化的特质有时又是阴性的,更容易沉沦下去。有思想的一代日本人,更倾向于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去探寻生命的意义,这就是沟口对于真善美的追求,这也是他心目中那“金光闪闪”的金阁寺的来源所在,但现实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呢?

《金阁寺》:烧了金阁寺,打破心中枷锁,让灵魂得以自由

主人公沟口被送到了寺庙去当和尚,而他有幸进入了他魂牵梦萦而向往着的金阁寺。现实中的金阁寺和他理想中的金阁寺是截然不同的。有着口吃毛病的沟口,身体孱弱,敏感、自卑、神经质,在他生活在金阁寺的过程中,更是见证了发生在金阁寺中的各种恶,也看到了充斥生活中的各种欲望。卑鄙的美国大兵,放荡不羁的柏木,甚至有着私心的住持,偷情的母亲等等,都让沟口内心世界极为崩塌。而身体欲望的觉醒,又让他急需寻求一个出口。向现实世界妥协,还是像鹤川一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沟口没有鹤川那样的坚强本心,他屈从于了自身的各种欲望,但他的内心却又是无法原谅自己,阻止着自己放纵。心中那光明的金阁寺,那也是压在他心中的道德枷锁,“我嫉妒金阁寺的美,所以想毁掉它”。沟口不仅仅是要毁掉美的事物,同样的他要毁掉的也是他心中的那种道德的墙,那捆绑自己的良知的枷锁。金阁寺被烧掉之后,一切都将不复存在,美没有了,善没有了,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欲望本身。

《金阁寺》:烧了金阁寺,打破心中枷锁,让灵魂得以自由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坏给你看”。《金阁寺》也是这样一场悲剧,三岛由纪夫用他精致的笔描绘了这样一场毁灭事件。作者在书的最后一句话告诉我们“我要继续活着”,是的,生活还在继续,但这个世界再也不是那美好的世界了。#干货分享读书会##全民荐书人##日本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枷锁   鲁迅   心中   柏木   日本   悲剧   道德   灵魂   欲望   美好   身体   现实   民族   思想   事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