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孩子早点接触哲学,是对他们思维最好的培养

哲学一直在我们的学业生涯中都是比较困难的存在。当年我们学习哲学教科书或者阅读哲学书籍的时候,那种抽象的思想、严密的逻辑、各种哲学观点常常让我们望而却步。更有甚者,当年一直认为哲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好像是最没有用的一门学科,他既不能给我们现实的生活带来更高的收益,也不是我们工作中能用得到的知识。在“学遍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哲学是被忽视的存在。

但哲学才是我们人类最根本的一门学科,它关乎生命的本质、人类存在的意义。我们当年无法接受哲学教育,不是这门学科本身的错,而是我们接受它、学习它太晚了;而且我们学习哲学的起点也是有问题。很多人是大学才开始学习哲学,更多是从西方的近现代的哲学思潮开始讲起。这时哲学理论的大厦,已经建起来之后,各种哲学学说已经进入抽象思辨的阶段,真的想理解这些观点却不是易事。

让我们的孩子早点接触哲学,是对他们思维最好的培养

哲学启蒙要趁早,要在青少年思考最活跃的时期来接触这一门学科,来学习相关的知识。而青少年学习哲学也应该从哲学本身的起点开始学习。人生起步阶段的青少年学习哲学起步阶段的哲学思想,了解哲学是怎么从幼儿期慢慢的发展壮大起来的,这不是一种相得益彰吗?

让我们的孩子早点接触哲学,是对他们思维最好的培养

馒头大师和他的团队出品了这一本《让孩子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就是给青少年的哲学思考书。这本书把西方古代的15位哲学思想家,介绍给了我们的孩子们。他们是处于哲学起步阶段的先驱,是这一学科的开创者。他们的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可能有很多都已经不合时宜,但他们的爱思考的习惯,他们对于世界最本质的思考,他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式,和我们处于青少年期的孩子是如此之像。这些内容也更适合于青少年来阅读,孩子们也是非常容易接受的。而且,这些古代哲学家很多都是传奇的存在,他们本身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有着极为传奇的色彩,这个是能够吸引青少年阅读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比如,毕达哥拉斯是因为不愿踏入豆田而被反对者追上被杀害的,这种事情我们的青少年会怎么看待呢?是愚蠢还是坚持?比如,赫拉克利特那等那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到底怎样去解释呢?比如芝诺的那些悖论,理发师悖论:“我只给镇上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也只给这些人理发”,那他能否给自己理发呢?还有他那关于永远追不上的乌龟,这都是特别有趣的关于思维的思考,一定能够吸引青少年的关注并探讨。比如,苏格拉底的自愿赴死,他是整个西方哲学的奠基性人物之一,他的这种死法到底是值得还是不值得?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他就相当于中国孔子的角色,在他启发性的教育下,让思维真正成为西方哲学的基石,后面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是他的学生,而亚里士多德更是提出了他自己的哲学思想,他“尊重老师,挑战权威”的思维,也让哲学可以有了更好的未来。

让我们的孩子早点接触哲学,是对他们思维最好的培养

《让孩子像哲学家一样会思考》就这样一本书,在这些先贤的带领下,让我们进入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思辨的世界。这是一个让我们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聪明的世界。他指导着我们的孩子:“像亚里士多德一样会疑问,向苏格拉底一样会提问,像德莫克里克特一样会假,设像哲学家一样会思考”。只要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个人的人生还有什么惧怕的呢?#干货分享读书会##全民荐书人##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毕达哥拉斯   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思维   哲学   孩子   思辨   哲学思想   悖论   哲学家   青少年   学科   早点   当年   阶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