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山而居》:我们无法在现实中借山而居,但可以在文字中体会

在城市生活久了的人,都向往着村居生活。再也不用为每天的通勤奔波;再也不用为每天做不完工作而烦恼;再也不用为每日的鸡毛蒜皮而焦躁,躲开污浊的空气、繁忙的车流、熙熙攘攘的人群,躲进深山,过着一种日落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如此美妙的村居生活,想想都是那么的惬意。

但又有几个人能舍下眼前的一切,说走就走呢?工作虽然让人烦躁,但那是自己价值的体现;城市虽然环境不堪,但却能满足我们的各种欲望;人群虽然繁杂,但也可以派遣我们内心的孤独。我们普通人真的很难完全放弃现在的一切,去过一种那种田园生活。但诗人可以,他们有着一颗更加平和安定的灵魂,他们不需要借助外来力量来满足自己内心世界的丰富。

《借山而居》:我们无法在现实中借山而居,但可以在文字中体会

张二冬在2014年,花4000块钱在终南山租下一个破旧的老宅并进行了改造,从此他过上了理想中的山居生活。而他把在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表在了网上,然后凝结成册,就有了这本《借山而居》。当然,因为他这些文章的火爆,终南山村居生活也随之火爆,诗人的生活影响力之重可见一斑,那是后话。

在这本《借山而居》中,作者用其平实的笔触,给我们介绍了山居生活中的一切。读着这些文字,也让我们这些出生于农村的孩子们,又回到了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苦和难,都已经渐渐的消失在了记忆之中,留下来的只有快乐和惬意。用心的体悟,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好。山村的中的一景一物,都是可以成诗,成为心中美好的一部分,张二冬就在这本书中给我们勾勒出了美好的山居生活画卷。

《借山而居》:我们无法在现实中借山而居,但可以在文字中体会

我们受困于庸庸碌碌的生活,受困于养家糊口的艰辛,而无法像张二冬一样了无牵挂的过起了这种借山而居的生活。其实在作者的《山中问答》之中,就有两项是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得到的,就把我们挡在了山居生活之外。一是生活来源,还有多少人可以过的了50块钱一个月的生活呢?另一项是孤独,城市中灯红酒绿,呼朋引伴的生活,突然到了一个只有一个人的环境,也许一天两天还可以接受,但时间一长,没有一颗可以忍受孤独的心灵是无法完成这项任务的。孤独更多的是一种心境,如果内心充盈,那何来惧怕孤独呢?而张二冬无疑是内心充盈的,他可以在山中看看书,画画画,他不需要通过各种世俗的方法来排解孤独。

在这本《借山而居》中,作者给我们描写了每一个生活场景。种菜、栽树、做野菜美食、不断的收拾改变改造自己的村居,一切都那么井井有条。只有用心体会,用心生活时才能感受到这种生活的美好。而身边的小动物,也是可以仔细观察,用心描写的,一花一草、一猫一狗,只有真正的心灵安静下来,才能发现它们的美。

《借山而居》:我们无法在现实中借山而居,但可以在文字中体会

读《借山而居》,我们不需要真的去终南山过田园生活。在安静的夜晚读一下这本小书,也能享受片刻的心灵宁静。既免去了那种劳顿、孤独之苦,又能享受借山而居的美感,何乐而不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劳顿   山居   块钱   田园   惬意   诗人   火爆   人群   安静   内心   用心   孤独   美好   心灵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