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施工船舶上的“一带一路”


这是中国首艘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绞吸船天鲸号,装机功率、疏浚能力均居亚洲第二(亚洲第一是中国天鲲号)、世界第三。


就是这艘吹沙填海的神器,可以24小时不休不眠连续作业,每天油耗达40吨,可以吹沙6公里之远,创造世界造岛奇迹——每小时3000平米!让欧美惊诧不已,而又惶恐不安。


一带一路是对于普通国人往往是抽象的概念,对于学者则是一串的数字,而对于在海外一线的建设者却是实实在在日子:常年作业海外,刚刚完成我们南海筑岛,继而奔赴印度洋,参与肯尼亚拉姆港的建设。4个半月飘在茫茫的大海,工作生活完全活动在不足300平米的空间,半年才能回国休假一次。


由于长期不与外界交流,很多人语言能力都开退化了,回到陆地,也不适应社会交往了,由于与孩子相伴时间太少,父子、父女两代往往产生隔阂,对于这些普通的建设者,尚不止如此,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床前尽孝,“对家人愧疚”,这是他们说出的话,也是内心的隐痛。


“奉献”两字在文字中是抽象的,而现实中对施工建设一线者而言可能讲不清“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的机理与逻辑,但是他们知道他们干的就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就是一路上实实在在的付出。


2019年7月27日上午于“天鲸号”


印度洋施工船舶上的“一带一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印度洋   肯尼亚   吹沙   南海   惶恐不安   作业   隐痛   建设者   共同体   亚洲   父女   中国   抽象   船舶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