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 曾经的南诏国(下)——云南人文历史之风范之二


“唐标铁柱”说来话长。在南诏国时期,洱海周围有六个诏(即6个少数民族部落),其中南诏和唐王朝的关系亲近,在唐王朝的帮扶之下,灭了其它的五诏,建立了南诏国。

一次,南诏王阁罗凤带着妻子到通海晋见节度使张虔陀,给中原皇帝进贡。张虔陀看到南诏王的妻子漂亮,故意调戏,当时南诏王强忍一口恶气。想不到张虔陀恶人先告状,向朝廷谗言南诏王有谋反之意。于是唐朝在唐天宝年间,几次派兵征讨南诏无果。

大理 曾经的南诏国(下)——云南人文历史之风范之二


后来,南诏王阁罗凤感念南诏国是在唐王朝的帮扶之下统一六诏,死前把儿子凤迦异叫到床前,要他与唐和好。最终,南诏和唐王朝重修和好,在苍山顶上立了一根铁柱,代表南诏对唐朝的忠心有如这根铁柱一样,永不变心。

宋挥玉斧,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兵权后,对南诏国的历史非常了解,再加上宋朝本身并不强大,再派出军队把大理国归入自己的版图不太可能,所以宋太祖有一天,拿着小玉斧在书房的地图上划了一道线,对文武大臣说,大渡河以南的这一片(大理国)不打算去管它了。宋太祖的这小玉斧一挥,保持了大理国与宋朝三百多年的相安无事。 

大理 曾经的南诏国(下)——云南人文历史之风范之二


元跨革囊,是指大理国到了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的蒙古大军绕过了贵州和四川,到了金沙江边没有船,就宰杀当地百姓的牛羊,用皮缝成气囊做成筏子,渡过了金沙江,出奇兵翻越了苍山,把大理城给攻陷了。忽必烈统一了元朝以后,才建立了云南行省。

可以说,大理的历史是风起云涌的历史;大理的进展过程,是战事连年不断、政权更迭频繁、朝代风云变幻的进展过程。

大理 曾经的南诏国(下)——云南人文历史之风范之二


大理的历史故事多多,而神话传说也很广泛。火把节的传说、三月街的传说、风花雪月的传说、蝴蝶泉的传说等。流传最广的著名神话望夫云,曲折动人的故事在大理几乎是家喻户晓。

在万里无云的大好晴天,忽然在苍山山峰上,出现了一朵如银似雪的云彩,洁净奇丽,柔美轻盈,在深邃的蓝天十分醒目。蓦地,云朵由白渐黑,越升越高,愈拉愈长,形如一个女人披头散发,在俯视着茫茫洱海。这就是传说中的望夫云。

大理 曾经的南诏国(下)——云南人文历史之风范之二


望夫云是南诏阿凤公主的化身,她与苍山上的一个年轻猎人相爱,因父王反对请来法师,将猎人打入海底变为石螺。公主因此愤郁死于苍山,精气化为一朵白云,怒而生风,要把海水吹开和情人相见。

《望夫云》的传说,已被当地编排为民族戏曲——白剧,与《红色三弦》《苍山红梅》《阿盖公主》《情暖苍山》《洱海花》等20多个大小剧目,获国家级奖励。

大理 曾经的南诏国(下)——云南人文历史之风范之二


在大理,既有传说,更有传奇。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在以大理为背景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出书之前,从没去过大理。就像金庸也从来没有学过武术练过武功、却能写出惊世骇人武侠小说一样,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一代“先知先觉”的天才人物,不得不令世人赞叹不已,自嘲自己的愚钝与平庸。

大理 曾经的南诏国(下)——云南人文历史之风范之二


其实,大理的名声,很大一部分是在五六十年代靠电影《五朵金花》,八九十年代靠的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只不过,金庸被授予“大理市荣誉市民”,成为了大理人民对武侠文学巨匠的深情回报。

大理 曾经的南诏国(下)——云南人文历史之风范之二


而《五朵金花》主角、云南大理人杨丽坤却没那么幸运,由于历史原因和政治因素,她作为一时的走红明星却度过悲催的一生,令人唏嘘不已。(文图均为作者原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大理   南诏   云南   大理市   大渡河   洱海   通海   苍山   金花   王朝   历史   太祖   宋朝   风范   武侠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