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人,福建祖

“潮州人,福建祖”,这是一句在潮汕地区广为流行的俗语。它给我们传递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信息——潮汕人的先祖大部分是从福建移民而来的。正因为如此,潮汕人又称福佬人。

潮州人,福建祖

 
  福建移民入潮的主要情况
  
  包括广府、客家、潮汕在内的岭南三大民系,其主干是秦以后的中原汉民族移民。与广府民系、客家民系不同,潮汕人的移民路线,主要是从中原南下福建,再由福建入潮。历史上,中原汉人由闽入潮主要有三次:两晋时期、隋唐时期、南宋末年。三次大规模由闽入潮的中原汉民族,以其先进的文化,同化了除畲族之外的原有潮地百越居民,逐步形成以汉民族为主干的潮汕民系。由闽入潮的移民,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为避战乱而入潮。
  二是为官潮地,举家入潮。

  潮汕昔年州县官员大都来自福建,有不少人在潮任官之后定居下来。唐朝时期,来自晋江的吴驹为潮阳县县令,卸任后羡慕潮阳的风光形胜,选择潮阳芦溪筑室定居;唐懿宗时任潮州教官的莆田潘朝奉,任满后定居海阳龙溪。
  两宋时期,选官一般不用本地人主政,因而闽人入潮为官更多。有学者考证,北宋潮州知州已知籍贯者31人,其中福建为18人,占58%;南宋已知籍贯的91人,其中福建60人,占66%。此外,任职潮州通判、各县县令的福建人还有不少。
  三是因平定叛乱,留守潮地。
  唐高宗年间,泉州潮州间发生“蛮獠啸乱”。随陈政、陈元光平乱的58姓移民,构成了潮汕民系的主干之一。潮汕地区的陈姓人,大都认陈元光为开基祖。如《饶平县志》谓:“入饶陈姓居民多为唐代开漳始祖陈元光派下。”
  四是为潮汕山水所吸引,举家迁潮。
  宋代潮州八贤之一的卢侗,祖籍河北范阳,唐末五代初,其先祖为避战乱,由河北经河南进入福建,定居于福建九龙江(今龙海市)。卢侗羡慕潮州山水秀丽,学风炽盛,遂以游学为名,来潮观光。到潮州之后,他结交当地士子,交流读易心得,流连忘返,遂接来家小,安置于海阳县冠山(今澄海上华)。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卢侗官拜国子监直讲,后历任柳州刺史、循州(治所在今惠州市)剌史、秘书省事。告老返乡后,结庐于潮州西湖山。
  普宁洪阳方姓的始祖是方瑶,为福建莆田的大家望族。因金兵入侵,方瑶昆弟游潮,途经潮阳厚屿(今普宁洪阳)时,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便携家眷来厚屿安家落户,衍殖子孙。
  揭东县登岗镇方坑村方氏始祖方桃溪,于南宋年间经商入潮途经此地,看到方坑地理环境优美,既有山又有水,群山连绵,形态万千,故携家眷由福建莆田来此定居创业。

潮州人,福建祖

 
  福建移民入潮的主要祖居地
  
  据《潮州志·民族志》(稿本)和《澄海百家姓》两种资料统计,宋元两代移居潮汕的家族共有60多个,其中北宋时迁入的有13个,南宋时迁入的有28个,宋元间迁入的有13个,元代迁入的有11个(黄挺:《潮汕文化源流》)。从祖居地来看,这些入潮的福建移民,有几种情况较为明显:
  来自莆田。
  查阅潮汕姓氏族谱,先祖来自福建莆田的,比比皆是:普宁洪阳、潮安仙庭、惠来以及揭东县登岗的方氏,澄海与揭阳渔湖的魏氏,潮安龙湖、揭阳曲溪的吴氏,澄海、潮阳井都以及揭阳白塔的姚氏,潮安庵埠杨氏,澄海与潮州卢氏,澄海唐氏,饶平丘氏,潮州邱氏,潮阳与澄海莲华镇、隆都镇的赵氏,潮阳沙陇、深浦的郑氏,澄海樟林的朱氏,等等。
  缘何大多来自莆田呢?这是因为莆田是南下中原移民的中转站。明朝建立后,由于连年战争,生产力受到大规模的破坏,人口明显减少,土地也相对减少,朱元璋乃采取奖励移民的政策,将农民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人少田多的地方。潮州在明代已成了重要州县,而人口却不多,于是人们纷纷从北方南迁。为了使这些移民能得到严格的管理,朝廷设立了管理机构,让那些想移民的百姓先在指定地点集中,编排队伍,等候官府发给凭照。这些移民领到凭照后,才先后入潮。莆田就是明朝“设局驻员”的移民管理机构的驻地。
  除莆田外,由闽入潮的移民,有来自福建其他地方的。潮阳萧氏来自龙溪,饶平吴氏来自诏安,饶平与潮安王氏来自漳浦,潮安铁铺陈氏来自晋江,李氏除来自莆田外还有来自晋江、同安、上杭、漳州的,潮阳吴氏也有来自晋江的。
  陈姓为潮汕第一大姓,现有150多万人,大部分是从福建移入。作为第一大姓的陈姓,宗族十分复杂,迁徙路线也异常迂回曲折,归结起来主要有三派: 陈政、陈元光一派。也称“北庙派”或“龙湖派”(龙湖是陈元光之号)。今福建云霄县,是陈元光最先的创居地,现在全县陈氏几乎是清一色的北庙派。北庙派后又迁居诏安、东山,而后入居饶平。陈元光另一派入潮后裔是潮阳陈氏。宋徽宗大观三年,陈政17世裔孙陈汤征登进士第,授博士,后谪潮阳令,陈汤征的后代便落籍当地。澄海大东山与溪南十三乡、潮安田边陈氏,也属“北庙派”。
  陈邕、陈洪进一派。又称“南院派”。这一派的人口很多。潮安秋溪陈氏、澄海隆者前美陈氏,均属“南院派”。
  江州义门派。揭西县河婆陈氏,始祖“干七郎公”,自称出自“江州义门”。其第22世孙陈绍文曾主编《陈氏干七郎公谱》,言明世系渊源。另外,义门大分家总账中有一条载:“陈育分得广东海阳庄。”可作今潮州市陈姓人有些是出自义门的佐证。
  “陈林蔡,天下居一半”,这是福建、台湾和潮汕流传的俗语。根据资料考证,现在居住潮汕的蔡姓人家,大部分迁自福建。福建蔡氏的主流有两支,一为莆田系,一为建阳系。莆田系的入闽始祖为蔡用元。据莆田谱载:“族出淮西西路光州固始县,因乾符之乱,从王审知入闽据泉州。及后王审知为闽王,徙(用元)居莆田,遂为莆田始祖。”建阳系的入闽始祖为蔡炉,乾宁四年(897年)任建阳县令,后定居建阳,是为蔡氏建阳始祖。之后,建阳蔡氏向福建各地播迁,并向广东、台湾发展。潮汕蔡氏,多出自莆田系,也有部分以蔡炉为始祖的建阳系。
  此外,还有一些移民来自同一地方但不同派系。


潮州人,福建祖


  潮汕姚氏皆迁自福建莆田,也就是“望出南安”的这一世系,主要有三派:
  姚毓英派。宋理宗淳祜二年(1242年),福建莆田姚毓英到潮州任统制,任满之后于海阳县下外蒲都立基,乡名龙田(今属澄海市广益街道)。姚毓英生有三子,长居玉窖乡(今称上窖,属澄海);次居本乡,三房派下子孙则尊祖命到外地开拓发展,其后裔散居潮州、潮阳、普宁、陆丰、惠来及汕头市各地。另外,澄海的澄城、樟林、南畔洲、涂城、华富各乡镇的姚氏多是姚毓英派下子孙。
  姚孚派。原居莆田绍溪村,乃姚氏入闽始祖姚天明第12世裔孙。姚孚的祖父姚粢于宋孝宗淳熙年间任潮阳县尉,任期届满时,恰逢沈师背叛朝廷,漳州一带朝廷军队和叛军互相争城夺池,姚粢回家受阻,暂居于潮阳县城城西。战乱平息后,姚粢回莆田原籍,其子姚琳、孙姚孚留下来。姚孚卜居江南古埕(今潮阳井都镇),姚琳到了晚年则回到莆田老家。今潮阳姚氏多属姚孚派,后有部分迁往普宁、惠来、揭阳等地。今潮阳两英镇古溪姚氏,则是姚粢的另一支系,姚元山被尊为古溪姚氏一世祖。
  福源派。据福建莆田的《虞舜姚公世系大族谱》和广东揭阳《继述堂姚氏族谱》记载,舜帝后裔姚福源,原居莆田县涵头村猪母巷大寨内,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移居揭阳县磐溪都花树坑村(今揭东县白塔镇花坑村),开基肇族。
  潮汕方氏,源出福建莆田。方姓在潮汕的繁衍流布,主要有四支:一是普宁洪阳濂溪派系,始祖是方瑶。明中叶,方瑶第6世裔孙方清隐由厚屿迁居潮阳洋乌都仙港(今司马浦仙港村)。
  二是潮安仙庭方氏派系。开基祖为方动,原居福建莆田刺桐巷。南宋绍兴年间,方动之兄方渐为官海阳县尉,方动随兄赴任。后方渐改知梅州,方动并未随兄去梅州,而是在潮安居下来,并创业于诲阳县登云都沙埕(今潮安县浮洋镇仙庭乡)。潮安县浮洋镇木井、陇头,庵埠竹围和内文方厝,江东镇樟厝洲,磷溪田厝,潮帅I市内及东津,普宁涂洋,澄海信宁及外砂,汕头陈厝合方厝陇,丰顺东昭方氏,皆系方动后裔。
  三是惠来方氏派系。始祖为方骥之。方骥之于宋孝宗淳熙十年授潮阳县丞,后调任东莞途中遇寇被害。其子因无钱护柩归里,只得就地安葬,并落籍惠来。明代,其裔孙方平野由惠来迁隆井都溪尾(今潮阳沙陇镇石坑)。清康熙年间,方氏裔孙玉池由惠来赤澳迁黄龙都美林村(今两英镇美林)。
  四是揭东县登岗镇涵涛方氏派系。始祖为方真。南宋理宗绍定六年,方真为避战乱,由莆田涵江来潮,卜居于揭邑桃都溪围涵涛(今登岗镇涵涛村)。为不忘渊源根系,村名第一字取原“涵”字,第二字取有江必有涛之意。清嘉庆十三年,方真第14世孙方卢仕由涵涛迁于潮安浮洋镇南门桥村(今刘厝村)。
  除上述四支主要流派之外,还有不少方氏派系。
  同一姓氏但不同派系,来自不同地方。
  吴姓在潮汕排第四大姓,约60万人。据现有资料,潮汕吴姓都是唐末以后从福建迁入的。吴姓入闽,有多支,分别来自不同地方。


潮州人,福建祖


  由闽入潮的最早一支:吴驹宗系。吴驹是泉郡晋江吴荫的次子,唐光启三年(887年)任潮阳令。在任期间,吴驹察民情,重农桑,兴教化,勤政爱民,卓有政绩。因乐于潮阳风土人情,遂创胪溪定居,成为潮阳吴姓开基始祖。吴氏宗书《历世系书》诗日:“潮阳系出晋江公,作邑唐时来此中,肇创芦溪为鼻祖,本支百世不迁宗。”吴驹入潮创业已有1100多年,下传35世,广布潮汕各县。据《潮阳姓氏丛谈》载,该县(今分潮阳、潮南二区)吴姓人口共117416人,散布国内各地的29100人,旅居港澳及世界各地约81700人。
  由闽入潮第二支:吴祭裔孙。吴祭由河南入闽后居福建莆田县钱坡,其子嗣入潮始于12世孙世吴鹏霄之后。吴鹏霄长子吴定迁居潮州大吴,次子吴本迁居揭东县曲溪,三子吴守迁居潮州枫溪。他们都是在1237年为避乱同时来潮的。吴祭裔孙入潮居住地还有:饶平高堂、东界、龙湾以及惠来溪洋,后吴姓又从饶平迁移至南澳、揭东炮台、普宁梅塘、涂洋等地。
  由闽入潮第三支:吴延预宗系。吴延预是宋兵部尚书,由福建武平入潮。其后裔广布潮汕各乡镇:汕头华坞、浮陇、大窖、月浦、渔洲、龙湖、陵海、玉井、篷洲;濠江的达濠、东湖等。
  此外,由闽入潮较分散或较后的各支:潮阳溪头、普宁旱塘、潮安枫溪的吴姓来自云霄,惠来吴姓自南宋时由莆田迁入。
  入潮的福建移民有不少是本地望族
  移潮闽人之中,有不少原是中原世家,入潮后成为本地望族。据饶宗颐先生《潮州志·民族志》(稿本)和潮汕其他方志,举例如下:
  晋江人陈坦,在宋哲宗元符年间任海阳令,因多行惠政,任满后被百姓攀留,落籍海阳秋溪;莆田人郑徽,曾任广东运使,高宗建炎年间,携家来潮,卜居潮阳隆井都,子、孙均举进士;莆田人黄詹,高宗建炎时任潮州通判,代理知州事,落籍潮阳,子孙多入仕;莆田人丘君与,高宗绍兴间任梅州知州,与潮州士绅交往,携家落籍,子孙多居饶平;福州人林绍坚,曾任侍御史银青光禄大夫,高宗绍兴时,移家来潮,居莲塘。林绍坚施舍田产于潮州开元寺,开元寺供奉他的牌位至今。其子孙豪富,亦多施田寺院;建阳李子昌进士,宁宗嘉定年间,偕父同来潮州落籍,子孙世居揭阳梅岗;莆田人魏廷弼,理宗嘉熙间知潮州事,有惠政,甚得人民爱戴,后迁澄海,其弟魏廷璧,随后来迁,子孙世居揭阳渔湖都;龙溪人萧询,理宗端平时任潮阳县令,为潮阳萧氏始祖。子孙繁衍,多仕宦;莆田人邱成满,宋度宗咸淳间以翰林承旨谪宣政大夫、潮州安置,占籍于潮州等。
  这些望族,很注重自己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潮汕人至今重视宗族血缘关系,应于此时奠定基础。

潮州人,福建祖


  总之,由于潮汕人主要来自福建移民,故有“潮州人,福建祖”之说。入潮的福建移民,大大地增加了潮汕的人口,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经验,促使潮汕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多以海商为业”的“闽商海贾”(苏东坡《文忠集·在美堂记》),带来了较为先进的航海技术与商业贸易,推动了潮汕商贸经济的发达。入潮的福建移民,还带来了语言、饮食、宗教信仰等风俗习惯,以至“虽境土有闽广之异,而风俗无漳潮之分”(《舆地纪胜》卷一00)。福建移民对潮汕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潮州   惠来   揭东县   福建   饶平   建阳   潮安   潮阳   普宁   澄海   潮汕   揭阳   莆田   始祖   移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