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之深,这与其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分不开

潮汕僻处岭外,在中国历史大部分时间远离全面政治、经济中心,交通十分不便。本来由于这些原因,潮汕地区应该是受中心文化辐射少,影响小的地区。然而在历史上,潮汕地区自唐开始受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影响比之中原诸地区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从南宋以后,这种现象尤为突出。传统的宗法观念,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在潮汕人心中根深蒂固,可以明显感觉到儒家思想对今天潮汕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影响之深是全国其它地区难以比拟的,这也就形成了潮汕文化心理有别于其它地方文化心理的鲜明特色。造成以上原因是和潮汕地区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分不开的。

潮汕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之深,这与其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分不开

首先,潮汕地区绝大多数人口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原移民,尤其是在北宋时,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这就加深了儒家文化对潮汕地区的影响。其次,在历史上,潮汕地区的历任官员,有意识利用“韩文公”这面大旗,大力倡导儒家学说,大兴儒家教育,以儒家思想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这对于远离全国政治、文化中心而又有众多的少数民族聚居的潮汕地区在当时来说可谓是最佳的统治手段,从唐开始的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又有力的推动了这些举措的实施。这种情形从南宋时期潮汕地区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就可见一斑了。

潮汕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之深,这与其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分不开

南宋淳佑十年庚戌科(1250年)潮汕地区参加科举应考人数超过1万人!而当时潮汕的总人口不过50来万,这么高的参考比例在历史上是其它地区少有的,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得到当时潮汕地区发达的儒家教育。正是由于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潮汕地区出了一大批科第仕宦。仅宋朝,潮汕地区就有进士172人,乡贡7人,荐辟10人,出了比较著名的科举人物如许中、刘允、杜粪、王大宝等所谓的“潮州八贤”。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潮汕人在当时浓郁的读书风气,这也就无怪乎王大宝在宋孝宗面前夸口说潮风俗是“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了。正是由于历史上这么发达的科举教育,又经历了长期历史聚集并积淀的儒家思想,塑造着一代又一代的潮汕人。

潮汕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之深,这与其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分不开

任何地区的文化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变化、发展着的,而潮汕地区的文化自南宋以后相对而言这个变化、发展进程显得非常缓慢。从某种意义上说潮汕地区文化保存着中国传统文化一一儒家文化原生态的性质。这又是为何呢?原因大概有这几个方面:

1.在元、明、清时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都北移了。中国当时的中心文化的主流虽仍是儒家思想,但必竟整合了其它文化形态。特别是在鸦片战争后,东西文化剧烈撞击,西方的不少思想传播到中国来,中国的中心文化核心发生了一定的嬗变,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这种变化更为明显。而僻处岭外的潮汕地区由于交通极不方便,再加上本身厚重的儒家文化氛围,这就使得这个地区受近代中国中心文化变化影响显得少一些,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多的保存了儒家思想的原质内容。

潮汕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之深,这与其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分不开

2.建国以前潮汕地区旧的书院不少,但没有一所大学。书院传授的大多是传统思想—儒家文化,而对新思想—民主、科学的新文化传播作用不大。“近代爱国诗人和教育家丘逢甲在潮州居住期间,受潮州知府李士彬的聘请,主讲韩山书院,以爱国新思想加有用之学教授学生,但却被权贵们视为异端,遭到妒忌,”不得不辞去职务。从中我们可体会得到潮汕人接受新思想之举步维艰。

潮汕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之深,这与其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分不开

3.潮汕地区濒临海洋,外出谋生者众多。本来这种情况应造就潮汕人思想观念具有包含较多异域文化的色彩。但在本世纪中叶以前,那些潮人比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如泰国、新加坡等,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是比较落后的,属于文化低势区。那里的人们受潮汕人带去的儒家文化影响大,而反过来那里的文化辐射到潮汕地区所造成的影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待那些国家和地区受中西文化双重影响,经济、文化有了长足发展之后,本可以加大对潮汕地区的辐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潮汕地区的人们思想观念的时候,可大家知道那些国家和地区经济腾飞的年月,也就是我们闭关锁国的日子。在改革开放以前潮汕地区的人们同海外潮汕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往来,这就谈不上思想文化交流了。这种情况就造成了今天潮汕地区的人们思想观念和海外潮汕人思想观念在众多相同之处的不同之处了。

潮汕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之深,这与其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分不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潮汕   儒家   潮州   儒家思想   科举   地理环境   南宋   中国   书院   独特   思想   政治   儒家文化   地区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