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潮汕地区行政区划调整概况

潮汕地区在改革开放后至1991年三市分立前这段时期,由汕头统辖,全市人口规模一直是全省最大,全市人口密度是全省人口密度的2倍多,市区人口密度仅次于佛山市,但汕头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却在省内处于中下游。改革开放后,潮汕地区行政区划调整的目的很大程度是为了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潮汕地区行政区划调整概况

潮汕地区是广东省的四大经济地域之一,其行政建制经历了多次的分分合合,历史上的潮汕地区基本是一体的,在改革开放以后,其行政区划调整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一、改革开放至1991年,汕头统辖潮汕地区

1979年,撤销汕头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汕头地区行政专署,后于1983年撤销汕头地区建制,并入汕头市,同年海丰、陆丰拆离汕头市。1990年潮州定为副地级市。至此,汕头市管辖揭阳、饶平、澄海、南澳、潮阳、普宁、惠来、揭西、潮州市等8县1市,和安平、同平、金砂、公园、达濠、郊区6区。

二、1991年,潮汕地区拆分,县、市升格地级市,三市分立

1991年潮汕地区行政区划进行了一次大调整,整个潮汕拆分为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其中,潮州市管辖新设立的湘桥区(旧潮安县析置)、新恢复的潮安县及饶平县:揭阳市管辖揭东、揭西、普宁、惠来4个县:汕头市管辖潮阳、澄海、南澳3个县和金园区、升平区、龙湖区、达濠区4个市辖区。从此,潮汕三市分立,“三足鼎立”的行政区划格局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潮汕地区行政区划调整概况

三、1991年之后,三市继续进行内部调整

三市分立后,适逢国家大力推动城市化发展,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潮汕三市先后对其内部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主要是采用撤县设(县级)市与撒县(市)设区两种形式。

1.汕头市。1993年,撤销潮阳县,设立为潮阳市(县级),由汕头市代管。1994年,撤销澄海县,设立为澄海市(县级),由汕头市代管:扩大汕头市市辖区行政区域,从潮阳市拆出河铺镇划归汕头市区,设立河浦区(县级):2003年,合并市辖区金园区、升平区为金平区;合并市辖区河浦区、达濠区为濠江区;撤销潮阳市(县级),分设为两个区级建制,潮阳区和潮南区;撤销澄海市(县级)建制,设为澄海区;调整龙湖区区域。至此,汕头市的地域管辖领域共包括金平、龙湖、潮阳、潮南、澄海、濠江共6区和南澳县1县。

改革开放以来潮汕地区行政区划调整概况

2.揭阳市。1993 撤销普宁县,设立普宁市(县级),由揭阳市代管:2012年,揭东县改为揭东区。几经调整,揭阳市的管辖范围为榕城区、揭东区、揭西县、惠来县,代管普宁市,共2区2县1市。

改革开放以来潮汕地区行政区划调整概况

3潮州市。2013 年,撤销潮安县,设立潮安区,原潮安县除磷溪镇、官塘镇、铁铺镇的其他区域。至此,潮州市管辖范围为湘桥区、潮安区和饶平县共2区1县。1995年12月,设立枫溪区管理委员会,行使县级管理职能。

改革开放以来潮汕地区行政区划调整概况

从三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探寻潮汕地区经济与城市化发展的保障机制,不能简单地依赖于行政区划调整,需要不断地优化、改进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创新,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从根本上引导城市向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潮汕   饶平县   行政区划   揭东   潮安县   潮阳   普宁   澄海   潮州市   揭阳市   汕头市   地区   汕头   市辖区   县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