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性别者是“怪物”吗?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

文/小康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则关于跨性别者的新闻,让小康感到十分痛心。

出生在山东一个传统家庭的朱亦,性格柔弱,从小就喜欢粉色的物品。

由于,“经常哭,像个女孩”,因此经常被父亲责打,被班主任体罚,被周围人嘲笑。

逐渐的,她学会了隐藏自己,压抑自己,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男生。

跨性别者是“怪物”吗?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

直到2018年,她宣布“出柜”,成为学校里唯一一个公开身份的跨性别者。观念开放的老师、充满善意的同学,都大大减少了她作为跨性别者在生活上的阻力。她感到被尊重、理解和支持。她变得自信,勇敢起来。

但美好的时光在2019年下半年终止。朱亦的妈妈,从开始的联系僧人给她的卧室“调风水”到向亲戚们控诉她有多么“不正常”,直至最后把她送入痛苦的深渊——接受残酷的性别扭转治疗。

这所私立中医院用注射、电击、限制人身自由等极端方法,想要强行改变朱亦的性别认知。

跨性别者是“怪物”吗?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

每天朱亦都在医生的羞辱、威胁和恐吓中度过,而母亲则一直在监视她的一举一动。

在社会上还有无数像朱亦这样的跨性别者痛苦的活着,他们想要站在阳光下,能被周围人所理解,可却始终只能活在阴影中。甚至生活中很多人觉得他们是“怪物”,是“神经病”。

今天,小康就和大家来聊一聊,究竟什么是跨性别者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跨性别者

跨性别者通常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没办法认同自己与生俱来的生理性别,相信自己应该属于另一种性别。

跨性别者有三种情况:跨性别男性、跨性别女性以及第三性别。

同时,跨性别还可以按照程度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跨性别者是“怪物”吗?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

一般重度跨性别者,会强烈反感自己的生理性别和特征,希望通过手术来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而部分中、重度跨性别者,在没有办法做手术的时候,会通过药物消除或减轻自己的生理特征。

跨性别者产生的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先天因素和环境影响。

先天因素是指像遗传影响和产前激素水平等生理因素。

环境因素则是指早期经历,包括童年、少年乃至青春期的成长过程等等。

跨性别者是“怪物”吗?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

世界卫生组织在第 72 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其中将跨性别者的术语“性别不符”从精神障碍章节中除去。

世界卫生组织的Lale Say博士表示:跨性别与精神健康状况无关。

因此,跨性别者既不是“精神病患者”,也不是“怪物”。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对于跨性别者,人们用往往会用异样的眼光去打量。

跨性别者是“怪物”吗?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

就连他们的就业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找工作时,他们通常遭到用人单位的歧视,即使有能力也不被录用。

曾经有份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跨性别者对变性手术有需求,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进行手术。

我们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性别、生存环境和家庭背景,就像他们想要改变自己的性别,却也困于现实。所以我们为何不多给他们一点善意?

跨性别者也是这个社会的组成之一,他们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他们不应该成为我们眼中的“异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世界卫生组织   怪物   性别   人身自由   产前   小康   先天   善意   生理   特征   痛苦   手术   正确   因素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