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系统与教育系统是怎么论职业教育:简单粗暴VS模糊暧昧


人社系统与教育系统是怎么论职业教育:简单粗暴VS模糊暧昧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与部分国际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是赶超世界的。

正因为如此,要保障这种发展稳步且能稳固进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各行各业发展中,技术型、实用型的工匠人才就成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如火如荼。

而我们的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教育,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二元结构”,也可以理解成“分治”形式,由人社系统和教育系统管理。

如果我们进一步去了解的话,会发现,人社系统侧重技工的教育与培训,而教育系统侧重更为广泛意义上的职业理念教育。毕竟体系不同,相互之间就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风格。

人社系统与教育系统是怎么论职业教育:简单粗暴VS模糊暧昧

一文一武:一个“简单粗暴”,另一个“模糊暧昧”

普通教育属性较为单一,而职业教育属性就相对较为复杂,就目前世界范围来说,职业教育由三大模式组成。

一种是企业模式:这种模式以英美为代表性,职业教育被视为企业界的事情;

一种是学校模式:这种模式以法国为代表,职业教育被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

一种是双元模式:这种模式以德国为代表,政府负责职业学校教育,企业负责实习实训。

由于职能部门的不同特点,劳动经济部门会强化其经济属性,而教育部门会强化其教育属性。彼此之间也会在细节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性。

人社系统与教育系统是怎么论职业教育:简单粗暴VS模糊暧昧

一、从培养目标看

一个定位技术实用型,一个定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

培养目标是教育的牵引者,指引着教育要怎么发展,如何发展,向哪里发展。对人才的培养,不管是人社系统还是教育系统,都是把职业教育定位为培养技能型人才。但两者之间的表述有着明显的不同,教育系统在技能前面加了“技术”,所以叫做“技术技能”人才。而人社系统是技师和技工人才。

从培养方式来看,明显的教育系统的“技术技能”人才,要比人社系统的“技工技师”好听一些了。文雅有内涵,有文化多了。

但何为“技术技能”人才?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有何区别呢?

翻看《辞海》技术和技能的确有区别,原来,“技术”是表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原理,是人们利用现在的事物形成新的事物,或者是改变现有的事物功能、性能的方法。指掌握并能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而“技能”是表示活动方式或动作方式,指运用知识和经验执行一定活动的能力。

从这来看,的确是有“文化”得更胜一筹了。我们不妨读一读彼此之间的差异性,教育系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vs“培养专业性技工和技师型人才!”是不是一个“文”,一个“武”呀?

论简单直接、明晰,人社系统的就要更直观一些了。

人社系统与教育系统是怎么论职业教育:简单粗暴VS模糊暧昧

二、从课程改革看

职业教育课程在90年代开始就主要开始学习西方课程模式,在传播课程改革的理念上,我国是借鉴了国际劳工组织的MES课程、加拿大CBE课程以及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这也是为了打破传统围绕知识性转向围绕职业岗位性的改革思路!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更多的是借鉴于德国。

在教育系统叫“工程过程系统化课程”;

在人社系统叫“理实一体化课程”。

同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在教育系统地听起来更高深莫测、满含知识量;在人社系统更干脆直接,形象直观,简单明了,到时有几分接地气的感觉。

人社系统与教育系统是怎么论职业教育:简单粗暴VS模糊暧昧

三、从培养模式看

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而追溯职业教育发展的“古版”就是我国古代的学徒制,注重的是实践中学习;近代实业教育开始强调工学并进。对于国际职业教育,德国的“双元制”实质上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这种以“学徒制”培养的模式,在教育系统叫“现代学徒制”,在人社系统叫“新型学徒制”。至于两者的区别主要在定义、出发点、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协议、培养对象、试点目标、试点单位、试点周期、补贴等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图示对比看到详细的对比:

人社系统与教育系统是怎么论职业教育:简单粗暴VS模糊暧昧

四、从毕业证书看

教育系统和人社系统都实行的是双证书制,即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但教育系统对毕业证书有所改动,由“双证书”改为“1+X”证书。而人社系统则还保持着以往的“双证书”(毕业证书+专业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

毕竟教育系统偏“文”,所以总需要一些创新效果;而人社系统偏“武”,更喜欢实际到位,清清白白。

人社系统与教育系统是怎么论职业教育:简单粗暴VS模糊暧昧

为什么教育系统和人社系统,会有两种特色风格呢?

教育系统和人社系统彼此在职业教育上的差异性,源于两大系统的文化有关。看上去一个像文官,一个像武将;一个战略模糊,一个战略清晰!

第一方面是和服务对象有关

人社系统直接服务于企业,长期形成的是一种劳动文化,所以行业特点突显直接干脆,当然也比较务实缺少“含蓄”。

教育系统服务于学校,长期形成的是一种知识文化,行业特点就自然表现得比较委婉、含蓄而儒雅。当然自然也就缺乏阳刚之气,缺少那么一丢丢的“地气”。

而职业教育这种教育类型可能更需要“地气”。

人社系统与教育系统是怎么论职业教育:简单粗暴VS模糊暧昧


第二方面是和理念有关

我们不难发现,教育系统和人社系统有着“教育”和“培训”的区别。这并不是谁究竟更好的问题,而是彼此理念不同,教育是“将来式”,所做的是“全人”教育;人社是“即时式”,所做的是针对岗位要什么人教什么技能。两者之间角色不同,也必然性的出现理念的不同!

人社系统与教育系统是怎么论职业教育:简单粗暴VS模糊暧昧


第三方面是和实力有关

教育系统的优势在于理论,人社系统的优势在于实操。

教育系统针对的是学校和教育,人社系统针对的是企业和岗位。

彼此之间的师资水平、文化基础、思维方向、实操设施等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这些都在职业教育过程中,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各自的作用力使得彼此之间也很难复制和模仿。

人社系统与教育系统是怎么论职业教育:简单粗暴VS模糊暧昧

职业教育的两位“家长”形成了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彼此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这就是职业教育的特点,我们不必评判绝对的优劣。两者更要形成支柱作用,互鉴互学,良性竞争,成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两股激流。这样最符合国家利益。

对于职业教育的未来,是向教育“文”迈进,还是向人社“刚”发展,还是彼此之间的融合,不宜操之过急,要让他们去“自由恋爱”,而不是“政府包办”。

我们本身就是一个以行政力见长的国度,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慎用“行政”,用好“行政”和用对“行政”,最终让我们的职业教育,成为国家发挥“工匠精神”的摇篮,成为我们经济建设所需人才培养的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职业教育   系统   差异性   德国   工学   学徒   粗暴   技师   技工   暧昧   模糊   理念   技能   模式   课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