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中真正厉害的,都在用的思考方式,浅度思考的五步流程法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这是来自爱因斯坦所说的一句话。

那么,作为教师从事的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伟大的职业;但并不等于教师所做的一切事情就是对的、完美的。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更要懂得主动思考和认真反思。因为曾经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这样一句话:“无反思的人生是虚度的!”

教育工作中真正厉害的,都在用的思考方式,浅度思考的五步流程法

培养和培育自己的思维和灵魂,需要教师的不断思考;

保养和维护自己的思想和灵魂,需要教师的主动反思;

所以,开始思考和反思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那就不要假装很努力地思考,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孩子的未来更没有彩排!

教育工作中真正厉害的,都在用的思考方式,浅度思考的五步流程法

在教育体系,我们都在思考吗,我们是怎么思考的呢?

我们的教育现状,相信不用我多描述,大家都可以很清楚地说上那么几句,甚至,负能量越来越大于正能量了。而我们的思考不管是集体性,还是个体性行为,都可以说“思考”太多,“操心”太多,但就是不在自己的轨道上。

1、集体思考,思考的是改革,思考的是“杞人忧天”,说点好听的就是,老在思考隔壁老王家的事;

2、个人思考,思考的是改变,思考的是“事不关己”,说点实际的就是,老师还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吗?

我们会发现,不管是集体的还是个人的,越思考越累心,越反思越后怕。

教育工作中真正厉害的,都在用的思考方式,浅度思考的五步流程法

思考的起点,就是弄清楚如何思考问题,会思考,再思考,最终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我们的教育之所以做不好,是因为我们陷入了思考的误区里,就是“舍其易者而不行,究其难者以为学。”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简单容易的不做,偏偏要搞得很复杂!

思考的程序有毒了,思考的方法就会不对,谈何让我们的教育能作对,教育的改革能真正意义上的正确呢!

所以,想让我们的教育做好,就要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前提是先要“掀起你的盖头来”,弄清楚如何思考问题。

真正的思考是由浅入深,大道至简,大繁至简的,这就是浅度思考!学会了浅度思考,才能拒绝盲目思考,简单至真,思考才会有方法,努力才能有成效。

教育工作中真正厉害的,都在用的思考方式,浅度思考的五步流程法

浅度思考≠傻瓜思考,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什么是“浅度思考”?

浅度思考是指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先形成一定初期的思考框架结构,把思考的问题,拆解成几个简单的问题,由易而难,由先至后,最终进入深度思考,直至找出一个最“优解”的答案或方案。

例如:挖一口井,首先要把最初期的简单工作分项开始,选点、测量、除草、架设设施等等,然后再开始复杂的操作,一点点向下开挖,往深的挖!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的授课好不好,就是一方面要把知识点给学生讲懂、讲会;另一方面就是我们要怎么去把内容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

所以,我们就更要学会利用和运用“浅度思考”了。

教育工作中真正厉害的,都在用的思考方式,浅度思考的五步流程法

通常,我们去思考一个问题时,采用思考的三段式:

1、是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办?

那这算是浅度思考吗?当然是,但不够完整,存在很大的BUG(漏洞)。看上去很简单,但却最容易忽略了一些元素和要素的存在,就如同挂在墙上的校训,又有几个人印在内心呢。

那么,浅度思考我们虽然给出了定义,但遇到实际的情况或问题,到底又是什么呢?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瑞·达利欧”和他所写的“《原则》”这本书中提出的实现人生愿望的五步流程方法:目标→问题→诊断→方案→践行

教育工作中真正厉害的,都在用的思考方式,浅度思考的五步流程法

1、有明确的目标(是什么?)

2、找到阻碍你实现这些目标的问题,并且不容忍的问题(怎么了?)

3、准确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为什么?)

4、规划设计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怎么办?)

5、采取行动实现成果。(做成什么样?)

“实现人生愿望”的五步流程方法,实际上就是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又不断地累积叠加,最终得以实现人生的愿望。

换言之,五步流程就是实现人生愿望的浅度思考的法则。

知识本就是相通的,作为教师我们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复杂的知识和难题简单化,最终传授给学生能听得懂,能接受,能吸收的知识,这才是“实现人生愿望教育”的真谛。

当然,对于上面所讲到的“达利欧五步流程方法”,概念理解还是有些复杂,那么我们如何做到问题的“浅度思考”呢,现在我就列出一个简练、世俗化、普及性的好记忆的表达方式:

浅度思考=“是什么→怎么了→为什么→怎么办→办成什么样?”

相比,上面所说的三段式思考:

浅度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弥补了思考三段式的漏洞,更全面和系统化了,尤其是思考的衔接性更连贯,更无缝,也更容易让我们的大脑有逻辑、有条理的接受。

教育工作中真正厉害的,都在用的思考方式,浅度思考的五步流程法

对于我们浅度思考的公式,我们这里就以“五环”和“三环”来比喻吧。教师在思考问题,处理日常的教学时,教学能力的差异性,正是因为有的教师在用“三环”公式,而有的教师在用“五环”公式。所以,你真的会思考吗?就关乎学生听教师的授课,他们在用那种公式接受我们的信号。

浅度思考+深度思考=思考的环肥燕瘦,你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思考能力没有弹性和粘性了。

教育工作中真正厉害的,都在用的思考方式,浅度思考的五步流程法

那么,我们该如何用“浅度思考”来解决教育问题?

1、教育思考的第一步【目标】:是什么?

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从文献资料中查找到,教育目标亦称“教育目的”,现阶段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人才。

从这个问题和概念上来看,值得我们思考的就是教育是成就“螺丝钉”,还是培养“完整人”呢?

这里就有一个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认知的差距!

有的人认为做“螺丝钉”做好了一样有出息,可有的人会认为做“螺丝钉”没出息;这就是概念的内涵定义彼此认同不同;

这种起初认知思考的偏差、分歧,最后就导向的深度思考及行为结果会造成很大的差异性。

在这第一步中,其实认知的偏差并不算是最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认知偏见。因为偏见是思考的最大障碍,也是思考最大的硬伤。

每个人阅读和理解这个世界的能力并不一样,所以,同一个世界不同的彼此看到的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常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你理解的,怎么和我理解的是两码事!

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思考问题时,要弄清楚问题是什么,不自以为是,放下偏见,基于教育的对象和内容,弄清楚概念的界定,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在做下一步思考。

教育工作中真正厉害的,都在用的思考方式,浅度思考的五步流程法

2、教育思考的第二步【问题】:怎么了?

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人的认知有限性和无知性,“思考”是什么的背后,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问题是存在矛盾点的,只有经过分析才能知道从哪个方向探索问题的本质。很多教师在还没有搞清楚状况或者是根本不了解状况的情况下,就贸然行动,这就必然导致思考偏离方向,最终行动失败!

在这一步上,最难的是如何破除急于求成的心态;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思考环节上的偷懒。

所以,搞清楚状况,比盲目努力更重要;搞清楚状况,问题的本质也就浮出水面了。搞清楚状况,也就会让我们明白怎么了,这也就弥补我们大脑思考认知的盲区和无知,在了解更多信息的基础上,才能便于我们发现问题。

教育工作中真正厉害的,都在用的思考方式,浅度思考的五步流程法

3、教育思考的第三步【诊断】:为什么?

当我们搞清楚问题怎么了,思考问题的的产生就想溯源,就想通过问题的表象揭开问题矛盾点背后的本质和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会如此?

所以,在思考问题时,弄清楚为什么,搞懂矛盾点的本质和原理,方法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教育工作中真正厉害的,都在用的思考方式,浅度思考的五步流程法

4、教育思考的第四步【设计】:怎么办?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形形色色、各种难度的困难和难题,大脑的第一反应是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典型的,也合理的急于求成的心态,但合理并不等于合适,我们这种直接进入思考问题的解决层面,往往导致问题“百思不得其解”。费尽心思,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在浪费时间后陷入到问题求而不解的焦虑中,几乎到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尴尬地步。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所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时候最好还是冷静下来,回归问题的本身概念是什么,按照浅度思考,以及达利欧五步流程方法,弄清楚问题:是什么→怎么了→为什么→怎么办,你会发现似乎能轻而易举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了,不管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还是借力解决。

方法明确,才能规划设计出目标结果的轮廓,设计出一个计划方案解决问题达成一个最“优解”!

教育工作中真正厉害的,都在用的思考方式,浅度思考的五步流程法

5、教育思考的第五步:办成什么样?

在教育教学中,解决问题的输出成果是需要评估体系或评价标准的,如果体系和标准不一,那么教育成果往往无法达成大家认同的。这就说明我们的教育成效并不合格,这就是一次失败的教育,是要被恢复到“出厂设置”的,这样的失败,对教师而言可以重新来过,但对于学生的人生来说,永远没有彩排和回放。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解决问题时,思考必须形成一个可视化、可量化所依据的评估或评价标准,让个体和集体在输出结果的执行层面,有一个结果导向的参照体系,避免出现较大的偏差,而造成教育教学过程付出大量的无效努力,这样的教育行为就等于是一名刽子手,断送了孩子的未来。

教育工作中真正厉害的,都在用的思考方式,浅度思考的五步流程法

思考必须从“浅度思考”的五步流程开始,紧紧围绕解决问题的目标列出五个思考问号,具体操作方法是:

1、解决一个问题时,可以用纸笔或者思维导图来操作浅度思考的五步闭环流程;

2、对于集体性解决一个问题时,围绕讨论的问题,在白板上画出五步流程,这样保证思考的不随性,不乱扯,不跑偏,高效性;

3、心里有数,脑子要时刻保持“深度思考”五步流程图;

教育工作中真正厉害的,都在用的思考方式,浅度思考的五步流程法

综上所述

总之,解决问题从浅度思考开始,切记不要跑偏五步流程,切记不要试图一开始就进入深度思考。别让思考的野马喂了老虎,别让思考的风暴肆意走起!浅度思考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逆向思维,倒推法,从结果出发,追溯到问题是什么,这是一种更为有创造力的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流程   段式   螺丝钉   偏差   公式   认知   深度   愿望   厉害   状况   目标   简单   方式   教师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