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备注也是引用于新华社,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

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1986年10月27日

大秦铁路示意图:“=”为一期工程,“一”为二期工程。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1985年4月9日 杨宝坤

1985年4月9日,李鹏等中央同志在铁道部部长丁关根、大秦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陈璞如陪同下,视察了大秦铁路军都山隧道等工程。
大秦铁路,西起大同,东至秦皇岛,全长约650公里。这是我国第一条单元重载列车双线电气化铁路,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
李鹏一行和隧道局职工代表在军都山隧道出口处合影留念。【多图,略】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1985年7月30日 杨宝坤

大同至秦皇岛的运煤专用铁路干线全长637公里,是我国第一条载重单元电气化双线铁路。承担“大秦”线李家嘴至沙城段(57.4公里)施工任务的是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公司,这支曾参加引滦工程的英雄部队发扬引滦精神,保持部队的优良传统,从接受任务起,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施工队伍就开赴了现场。截止1985年5月份,完成隧洞总掘进3200米。
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公司尊重知识,尊重技术,注意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由工程师、副处长崔宝田倡议、工程师米增林(左一)设计,研制成功的钻孔、喷锚多用台车5个小时完成200个3.5米深的炮眼,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节省了劳力和工费,曾获局级技术发明一等奖。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同上

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公司四处七队队长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杜顺生(右二)是一位富有开拓精神的共青团员。他三次自荐当队长,立下军令状,决心在三个月之内跨进四处的先进行列。自1984年8月份上任,连续三个月超额完成掘进任务,到11月份突破百米大关,12月份又掘进140米,达到用土设备掘进的国内最高水平。受到铁道部和铁道工程指挥部的表彰,这个队获得奖金16000多元。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同上

图为副处长陈正金(右),曾在引滦入津工程建设中荣立二等功,被誉为智勇双全的“铁营长”。在施工中他坚决按照国家政策办事,宁占荒地,不占良田,能占山坡,不占好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受到赞扬。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1985年12月8日 赵连升

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四处副总工程师、党员王国均(中),在大秦铁路施工中每年吃住在工地300天以上。1985年10月,全长3000多米的河南寺隧道发生大塌方,王国均带领一个小组同工人一起连续奋战四个月,终于战胜塌方,保证了工期。王国均在引滦入津工程中就有“治服塌方专家”的美誉,曾被评为模范工程师。这是他在施工现场和技术人员一起检查炮眼规格。【后面还有一张】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1986年7月1日 姬照

担负全国重点工程大秦铁路西段施工任务的铁道部第十七工程局职工,经过一年艰苦奋战,提前一个半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轨前工程,于1986年7月1日起正式铺轨。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1986年10月8日 喻惠如

御河特大桥主体工程长两千多米、高22米,施工单位不仅提前七个月完成施工任务,并被铁道部工程指挥部评为优质工程。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同上

大秦铁路在隧道施工中,采用了先进的机械化作业,加快了工程进度。这是工人在开动液压台车钻孔。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1986年10月8日 喻惠如

铁道部第十七工程局助理工程师、党员张宝兰,从参加青藏铁路修建转战到大秦铁路工地,两年来,她在负责大秦铁路湖东编组站房建工程的质量检查工作中,大胆管理,严格把关,使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在90%以上,被评为局的“三八”红旗手。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同上

战斗在大秦铁路工程的铁道部隧道工程局修理工、共青团员王永林,在施工中刻苦钻研新技术,及时修复进口的液压台车等大型关键施工设备,为国家节约两万多元,被评为局的新长征突击手。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同上

大秦铁路沿线的筑路工人驻地,普遍办起了职工之家和俱乐部,丰富了筑路工人的业余文化生活。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1986年12月6日 赵连升

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一处十六队为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在工地上平整土地建起了体育场,盖起了俱乐部,工人们紧张劳动之余,可以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这是青年工人们在图书室阅览杂志。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1986年10月30日 杨宗友

担负国家重点电气化双线铁路大秦线河南寺隧道出口施工的铁道部十八局四处,九月份创造了双线单面月掘进275.2米的全国最新纪录。图为被上级授予“铁路双线隧道机械掘进先进队”光荣称号的四队青年台车班组。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同上

被上级授予“铁路双线隧道掘进先进队”荣誉称号的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五处九队,在大秦线隧道施工中遇到了罕见的大塌方,为保证国家重点铁路建设不误工期。这个队的青年工人们争当开路先锋,采用人工打眼喷浆法,奋战两个多月。终于制服了塌方,使工程顺利进展。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1987年9月21日 袁苓

“七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大秦铁路正在加紧建设中,韩家岭铺轨基地生产的重轨轨排,数量足,质量高,源源不断地运往施工现场。大同至秦皇岛的大秦铁路是为晋煤外运而修建的,一期工程的铺轨任务预计1987年底完成。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1988年12月23日 白连锁

参加大秦铁路建设的铁十七局一处质检科工程师张宝兰(女)和她的丈夫技术科副科长郑含德,同是1975年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毕业生。他俩曾参加过青藏铁路建设,1984年又转战大秦铁路,在各自岗位上取得好成绩,分别被局命名为三八红旗手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分子。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同上

大秦铁路工程从英国引进的电力牵引供运动系统,能控制全线牵引供变电和10千伏配电设备。图为中英科技人员在大同电调楼内讨论安装调试中的问题。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同上

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具有八十年代先进水平的微机化调动集中系统,正在大秦线调度中心安装调试。这套系统可遥控全线的道岔、进路和信号,并在17英寸的显示盘上清晰地显示出列车运行状态。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1988年12月28日 宋连峰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同上

我国第一条重载单元双线电气化铁路运煤干线——大秦铁路一期工程于1988年12月28日在北京怀柔的茶坞车站举行通车典礼。一期工程从山西大同至河北三河,全长410.8双线公里。李鹏为通车剪彩。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1990年3月20日 贲兰武

我国第一条双线电气重载单元列车——大秦铁路第一期工程竣工后,第二期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1991年可全部建成。近期铁路年运量为5500万吨,全部修通后年运量可达一亿吨。大秦铁路的建设对开发山西能源基地,缓解华北、东北、华东煤炭供应的紧张局面和发展对外贸易都有极重要的意义。图为列车通过永定河大桥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1990年5月28日 杨宝坤

大秦铁路开行万吨列车试验1990年5月23日获得成功。由两台电力机车牵引10500吨重载运煤列车从煤都大同发出,经过近8个小时,顺利到达试验终点站茶坞车站。这次试验成功,为大秦全线实现远期运量1亿吨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图为万吨运煤列车在运行中。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1990年6月29日 卉兰武

1988年6月,第二期工程大石庄到秦皇岛段开始施工,计划1991年全线建成通车,投入运营后,近期年运量为6000万吨,远期年运量可达1亿吨。在大秦铁路建设中,有一批近年毕业的大学生活跃在施工第一线,奉献自己的才智。这是铁17局的一批年轻技术员在大石庄工地上。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1991年11月15日 贲兰武

我国第一条现代化双线电气化重载单元列车铁路——大秦铁路第二期工程于1991年11月15日全线铺通。第一期工程大同至大石庄410公里已于1988年建成通车,第二期工程大石庄至秦皇岛242公里1988年开工,提前42天铺通。这是在河北省迁西县举行的贯通接轨仪式。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1992年10月22日 贲兰武

大秦铁路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最后检查全线的通讯、信号设备。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同上

工人在抓紧接触网外跨导线安装,保证铁路开通前安全、准时供电。


大秦铁路八九十年代照片集

1992年12月21日 贲兰武

1992年12月21日上午,大秦铁路二期工程通车典礼在秦皇岛举行,万里为全线开通剪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工程局   铁道部   秦皇岛   铁路   运量   王国   台车   工地   隧道   全线   列车   单元   照片集   工人   先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