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子弟实录:吃过宝塔糖之后,药总是甜的|童年向前半世纪

题记

童年的记忆总是美好的,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的三线建设,父辈们在为自己的家国情怀而奋斗,而我们那些曾经的三线子弟,同样有着自己不一样的童年。

三线子弟实录:吃过宝塔糖之后,药总是甜的|童年向前半世纪

枣庄没有枣,只有宝塔糖的传说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初,由于父母都是双职工实在是没有时间照顾我,于是我一岁以后,便被送到山东的一个叫枣庄的小城的姑姑家。而父母则在陕西华山脚下的桃下镇的华冶汽修厂,继续他们的三线工厂生活。

关于枣庄的童年记忆并不多,只有姑姑家旁边如山一样的煤矸石堆(那地方真的叫矸石山),还有就是枣庄并没有枣。

在我的家人圈里一直流传着我无法正视的传说:大约4岁左右的我,在女孩子里算是极为顽皮的,在吃了一次“宝塔糖”(相信那个年代出生的人都吃过哈)后,自以为是的认为所有的药都是甜的。因此常偷偷跑到医院的垃圾堆里捡药片吃,并且还拉着一个大约同龄的邻居家小孩。

当此传说,通过姑姑家大哥的信送达父母手中时,母亲当年同样不敢正视这个传说,于是一封电报,我被已经成人的姑姑家大哥护送到了陕西桃下镇华冶汽修厂。

三线子弟实录:吃过宝塔糖之后,药总是甜的|童年向前半世纪

桃下没有桃,只见柿子一片片

后来姑家大哥再传说的基础上,再次演绎:据说我听说要到陕西华冶汽修厂时候,对回归父母身边没有多少兴趣,最为有兴趣的还是,那个叫桃下的小镇,自然是满地的肥桃,想吃多少有多少。

我随后的童年时光,是在陕西华山脚下那个叫桃下的小镇附近长大的,在那段岁月里我一直在琢磨,桃下没有桃为什么叫桃下?

值得庆幸的是,华阴的桃下虽然没有遍地的桃子,可是柿子树却是一片片随处可见。

尤其是靠近我们汽修厂子弟学校的柿子树,就在小学校的院墙旁,不用翻墙即能摘得下,拿跟树枝勾柿子,这大约是小学放学后最为惬意不过的事了!

三线子弟实录:吃过宝塔糖之后,药总是甜的|童年向前半世纪

忆童年,岁月不回头

现在想想,三线子弟的童年有苦也有甜,前两天忽然看到同学们拍的关于华阴桃下镇我们的厂、我们的宿舍楼、还有我们的学校......厂子如今已经不再,岁月不回头,半个世纪前的童年往事,确依然历历在目!

本文根据七十年代冶金部下辖三线厂:华山冶金汽车修造厂子弟小瑾口述而写!

三线子弟实录:吃过宝塔糖之后,药总是甜的|童年向前半世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冶金部   宝塔   华阴   子弟   枣庄   双职工   华山   童年   陕西   柿子   实录   小镇   脚下   大哥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