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寻枪·机枪(九):9656资江机,雪峰山下三线兵工厂往事

题记

小三线的企业写久了,难免有些隐隐的痛!恍惚间,记得前两天看到网上朋友的留言:听起来可歌可泣,看起来可怜可悲,实则可叹可恨!这其中的滋味,还是留给咱三线人和三线子弟自己细品吧!

今天我们说一个从三线走来,现在依然是轻武器制造厂的三线高射机枪厂的往事。

三线寻枪·机枪(九):9656资江机,雪峰山下三线兵工厂往事

9656资江机器厂

资江机器厂的老员工似乎更喜欢把自己的厂子称之为”资江机“。他的全称为“国营资江机器厂”,军工代号厂名为”国营第九六五六厂“,筹建于1965年,位于雪峰山北端的安化县马路口公社潺溪坪马路口铁厂。

国营资江机器厂(9656厂)为湖南的省属小三线高射机枪厂,早期规划生产产品为:54式12.7mm高射机枪。

建设初期的技术队伍,主要源于国营长安机器制造厂(456厂),这其中就有后来成为当代优秀的轻武器设计大师的朱德林。

三线寻枪·机枪(九):9656资江机,雪峰山下三线兵工厂往事

朱德林:一个人执着和一个厂

如果说到国营资江机器厂(9656厂)的成功,是绝对离不开一个人,就是前文提到的朱德林,他用他特有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执着,走出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笔者曾看到过朱德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技术员时,丝毫不顾当时的政治大环境,提出54式12.7mm高射机枪的种种缺陷,是苏联设计方案上的不足造成的,直接挑战对苏联技术的盲目崇拜。

就凭这种胆识,足以让很多自怨自艾的三线人汗颜了吧?

朱德林曾因对54式12.7mm高射机枪提出改进计划,被扣上“一贯不满现实”,“妨碍军工生产”和“耍技术权威”的帽子,关押、批斗、下放车间改造。结果过两年,还提方案再改造,这样执着足以让人敬仰!

三线寻枪·机枪(九):9656资江机,雪峰山下三线兵工厂往事

”两枪一器“的传奇

国营资江机器厂(9656厂)除了早期的54式12.7mm高射机枪外,后期还有着被称为”两枪一器“的77式12.7mm高射机枪、85式12.7mm高射机枪和87式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

其实资江长一直再走一条自己的技术之路,是源于朱德林的“气吹式”导气原理,直至后来的04式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M9912.7mm半自动狙击步枪。

如果没有这”两枪一器“,没有不断的科研与创新,估计国营资江机器厂也会和其他的小三线厂一样,其实小三线企业的变迁,绝对不是因为哪个人、哪个决策能改变的,但从资江厂的变迁,是不是让很多人感叹的同时,也值得思考呢?

写到这里,也不知其他的已经湮没在时代的进步中的小三线厂的三线人怎么想?值得反思不?

三线寻枪·机枪(九):9656资江机,雪峰山下三线兵工厂往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安化县   机枪   前文   苏联   轻武器   榴弹   兵工厂   机器厂   发射器   军工   制造厂   雪峰   线人   马路   执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