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2020年8月22日

资料一:

周公,即周公旦。姓姬、名旦。是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武王姬发的弟弟、成王姬诵的叔叔。周公是西周的开国元勋,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世人尊为“元圣”,是当之无愧的儒学先驱。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岐山周公庙周公雕像

周公早年辅佐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在平定三监之乱后,行封建、建成周(洛邑)、制礼乐,还政于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统治上起了关键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初大思想家贾谊评价曰:“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岐山周公庙碑亭

资料二:

据资料显示,我国至少有三处周公庙,分别是:山东曲阜周公庙、河南洛阳周公庙、陕西岐山周公庙。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岐山周公墓

山东曲阜周公庙:西周初年,周公辅佐成王平定武庚叛乱、顺手灭了武庚的同伙奄国,分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建鲁国,国都为曲阜。然而周公并没受封、也没去封地,他一直在丰地辅佐成王,晚年隐居“卷阿”,潜心研究礼乐,直至去世。因周公高德,成王特许伯禽于鲁设太庙祭祖,周公死后,被追封为文宪王,在太庙旧址重建新庙,也称“文宪王庙”。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岐山周公庙凤凰山山门

河南洛阳周公庙:周公摄政五年,承武王遗志、正式开始营建成周洛邑。一年左右建成,周王朝举行了盛大的庆典。周公率文武百官跟从成王迁往新都,鼎定周室王朝之后还政于成王。后世隋将王世充感怀周公大德首创洛阳周公庙,唐贞观和开元年间重修。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岐山周公庙“古卷阿”门楼

陕西岐山周公庙:周公晚年归隐于今陕西岐山县凤凰山下。因成王曾率百官到此地游玩,召康公献诗(诗经·大雅·卷阿)“有卷者阿,飘风自南”,故称“卷阿(quān ē 或 quān wō)。”周公逝世后,人们在其隐居地建祠祭祀,周公庙由此而始。西周末年遭毁,秦汉后重修。唐武德元年,唐高祖李渊为纪念周公旦、下诏创建周公祠;后经宋、元、明、清历代修葺、扩建,逐渐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古建筑群。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岐山周公庙内古树

资料三: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于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然而,周成王并不敢视周公为臣子,因此,他没有满足周公“葬于成周”的愿望,而是把周公安葬于“毕”(今陕西咸阳附近),和文王、武王葬在一起。因此,今天我们在岐山周公庙景区看到的周公墓应该也不是真实的周公葬地。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周公雕像

在周王朝历史上,周文王其实只完成了灭商的准备工作,真正灭商建立周室王朝的开国之君是武王。如果把武王看着周王室“第一代王”的话,那么,摄政七年,平定三监之乱、武庚叛乱,营建成周洛邑、制礼作乐、使天下归心、奠定“成康之治”的坚实基础的周公,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二代”了。然而,周公生不贪权,死不图名,用实际行动明志永远“臣于成王”,展现了周公高风亮节的高贵品质。真乃古今第一圣人,当之无愧的“元圣”。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岐山周公庙廊亭

景区游记:

岐山周公庙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周公庙”)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凰山南麓。从岐山县城乘坐“岐山101”、“岐山107”路公交车可达景区。景区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周公庙古建群、凤凰山风景区、元圣殿(周公墓)景区、凤鸣岐山景区。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梦见周公石

我们从县城出发,搭车过新建的“周原景区”、再往前面行走一段路,远远地就能看见凤凰山索道;下车后在停车场看到一块巨石,上书“梦见周公”四个红色大字,我知道周公庙到了。景区变化很大,广场宽了,门楼阔了,门口那三棵千年侧柏更苍翠了。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周公庙老入口门前三棵千年侧柏

周公庙古建群大体上可概括为四个部分:1、周公、召公、太公三座主殿;2、姜嫄、后稷两座辅殿;3、后山凿洞为殿的万神洞;4、各种亭台楼阁、门桥廊碑等等。周公殿居前,姜嫄殿居中,后稷殿居后,当地民众把这种布局称为“姜嫄背子抱孙”。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鸾凤和鸣碑

景区门楼有三栋建筑。最左是最老的入口,门楼匾额上竖向书写“周公庙”三字;最右是后来新建的,门楼匾额上竖向书有“古卷阿”三字;中间的是游客服务中心。我们是从“周公庙”验票进来的,门票费:80元/人。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周公庙老庙门

景区里面肃穆幽静,山环水绕,清泉长流,古木苍翠,浓荫蔽日。首先看到的是一幅“鸾凤和鸣”的石刻,顺着林荫道往里走便是周公献殿,门头有“飘风自南”的匾额。献殿后面是一座白衫飘逸、帅气逼人的美髯公雕像,这就是元圣周公。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周公献殿

雕塑后面是八卦亭,为纪念周公作爻辞而建;八卦亭后面是周公正殿,周公正殿左侧(以建筑自身方向、以下同)是召公殿、召公殿左侧是太公殿。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八卦亭

周公正殿的后面是姜嫄殿,姜嫄殿后面是后稷殿。郊媒殿在后稷殿后面;据传,姜嫄出野向高媒求子(高媒即郊媒),回来路上履大人迹而生后稷。后稷殿后面有山墙、有楼阁,两侧有石阶可上。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姜嫄殿

上山墙后看到几栋单体建筑,还有一些依山凿洞为殿的藏神洞。记得上次来的时候,这些藏神洞还是完好的、可以参观的,这次来发现很多都已坍塌,没坍塌的也都上了门锁。奇怪的是,在里居然还有一座在抗战时期、曾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程潜的别墅。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程潜别墅

太公殿左侧是一片宽阔的园林,太极殿是不是在那边记不太清了,但润德泉肯定是在那边的碑亭下面的。说起这个润德泉,传说中神奇的很,说它能预测年景的好坏:只要润德泉泉水丰足,则预示着当年会风调雨顺;如果泉水干涸,则预示着当年定会大旱。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润德泉、碑亭

不过,我认为这种预兆应该是反向的:岐山地处偏西北,降雨少,泉眼断续也正常。若雨丰年景,山体含水层水份足,山下泉水自然丰足;逢少雨年份,山体含水层干枯,山下泉水自然也就断了流。不过,放几千年前,先祖们能观察到这个现象、并总结出规律来,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乐楼

乐楼在哪个位置我记不太清楚了,好像在新建的“古卷啊”门楼前的那个八卦场?这里面的建筑都长得差不多,我怕记岔了,所以干脆不定位,请记得的朋友在评论区给做个补充吧。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窑洞殿

玄武像在后山崖窑洞内,高一米,通体洁白,面部丰满,披发无冠,赤足戎装,足踏龟蛇,仗剑而坐。据说用手抚摸、可治百病。这种事情往往是信者有、不信者无的,随缘吧。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玉皇殿

从程潜别墅那个拐弯处上几步台阶、左转沿砖砌的步道横移,尽头有一扇对山开着门的牌楼,上面写着“凤凰山”三个繁体字。顺着门外的石阶上山,不远处有一平台,平台上有一座左右石柱顶端各立有一只石雕凤凰的山门,门楼上雕刻着“凤凰山”三个繁体字。入此门上山,就进入了凤凰山风景区。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山门

顺着山路上去,途中会看到礼乐亭、思贤亭、吐哺亭等景点;这近又新添了两处周室族人捐建的碑亭,其中一块《周之颂》有署名,是浙江省周室族人周其凯先生捐资修建的,在这里向这位家门致敬。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浙江周室族人捐建的《周之颂》碑亭

沿山道继续上行,沿途多杏林;再往上,山道变陡,急行有些微喘,便放慢脚步,缓行漫踱;到停车场,见一宏伟照壁,上刻“天下归心”四个甲骨文,此即元圣殿的山门。入山门拾级而上,便达元圣殿。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元圣殿山门

这里插句题外话,几天前在炎帝陵听守陵师傅讲过:跪拜礼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带进来的舶来品。而周公所处时代、比佛教传入中国的时代早,那时是没有跪拜礼的。那么,祭拜周公到底行什么礼更合适呢?如果按炎帝陵守陵师傅的建议,自然遵周礼“作揖”显得更合适一些;不过,信仰嘛、随心就好,随心更好。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元圣殿

元圣殿后面是周公墓。我在前面介绍过,成王葬周公于“毕”。所以,此处大概率为纪念冢。周公墓上面是凤鸣岗,据传是“丹穴凤迹”古遗址,即《诗经・大雅・卷阿》中“凤凰鸣矣,于彼高岗”的那个“高岗”。景区建设者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欲展翅高飞的金凤凰雕像。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凤凰雕塑

山顶索道站设有观景台,从那往山下看,只见四周山谷中云雾飘渺,层叠的山峦就像一幅在身边徐徐铺开的画卷,山下的周公庙古建群掩映在古木苍翠的林荫之中,恍如琼楼仙廓,把人带入一个似梦非梦、似幻非幻的境地,令人久久不舍离去。

宝鸡游记之七——岐山周公庙

山顶索道站

注:这篇游记是根据回忆整理而成的,如有谬误,请友人在评论区斧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岐山   岐山县   凤凰山   曲阜   宝鸡   碑亭   王朝   正殿   太公   门楼   山门   凤凰   陕西   景区   雕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