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让子弹飞》黄四郎家的碉楼,果然固若金汤,到处都是射击孔

2007年,广东省开平市的“开平碉楼与村落”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这些记录民国历史和华侨文化的特殊建筑正式扬名世界,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2010年冬天,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上映,掀起全民热潮,一举斩获当年票房冠军,并创造历史,而这部电影引发的讨论至今不休。

实拍《让子弹飞》黄四郎家的碉楼,果然固若金汤,到处都是射击孔

这部经典电影就是在广东的开平碉楼所拍摄,剧中“黄四郎”家的碉楼是真实存在的,并且至今都保存完好。

“黄四郎”家的碉楼真名为铭石楼,位于江门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楼高五层,顶楼还有一个西式的凉亭。当然,碉楼的主人并不是恶霸黄四郎,而是一位旅居美国的华侨商人,本名方润文。现在铭石楼的四楼还可以看到他本人的铜像,看上去温文尔雅。

实拍《让子弹飞》黄四郎家的碉楼,果然固若金汤,到处都是射击孔

那么这样一位商人,为什么要修建一栋固若金汤的碉楼呢?此楼建于1925年,彼时正是北洋军阀时期,天下大乱,匪患四起,当地人为了自保,只能修建这样集居住与方位于一体的碉楼建筑。

当时建碉楼的大部分人都是方润文这样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所以他们在修建碉楼的时候也就融合了许多西式建筑的风格。于是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集居住与防卫于一体,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身的开平碉楼。

实拍《让子弹飞》黄四郎家的碉楼,果然固若金汤,到处都是射击孔

铭石楼从一楼到五楼的每一扇窗户都是外有铁窗,内有铁栅栏的设计,看上去就有着极强的防卫性能。当然,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这还远远不够,所以楼栋的上上下下还能看到不少的射击抢眼。土匪来的时候,不能只是防卫,还得反击。

实拍《让子弹飞》黄四郎家的碉楼,果然固若金汤,到处都是射击孔

整栋楼的四个边角都有外延出来的一个圆形露台,这其实就是一个防卫岗哨,而这个露台的下面也特意设计了射击孔,即使土匪想从外墙爬上去也不可能,可谓是易守难攻了。

实拍《让子弹飞》黄四郎家的碉楼,果然固若金汤,到处都是射击孔

五楼的露台上还挂着一面铜锣,如果有土匪来犯,可以及时敲锣预警,大家一起抵御。

实拍《让子弹飞》黄四郎家的碉楼,果然固若金汤,到处都是射击孔

虽然有着极强的防卫属性,但是铭石楼也依然做了失守的准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碉楼最终还是被敌人攻破了,楼里的人还可以从一楼半逃生窗出逃,不必被围困在楼中。

逃生窗平时是锁着的,与其他窗户无异,但是遇危险的时候可以打开锁将铁栅栏提起,然后直接跳下或者用绳子爬下,得以逃出生天,可以说是非常周到了。

实拍《让子弹飞》黄四郎家的碉楼,果然固若金汤,到处都是射击孔

实拍《让子弹飞》黄四郎家的碉楼,果然固若金汤,到处都是射击孔

五楼露台的石柱,和楼顶的凉亭,都是极具西式风格的设计,但是凉亭的顶却又是中式的琉璃瓦,中西建筑风格结合得非常巧妙。这也和楼主的经历有着极大的关联。楼主早年间就在美国打拼,先是开餐馆后来又做杂货生意,经商致富之后便斥巨资修建了这座碉楼。建楼所用的水泥等材料以及屋内的陈设也有很多是特意从国外运回来的。

实拍《让子弹飞》黄四郎家的碉楼,果然固若金汤,到处都是射击孔

实拍《让子弹飞》黄四郎家的碉楼,果然固若金汤,到处都是射击孔

铭石楼花了两年时间才最终修建完毕,不过碉楼建起来之后楼主却并没有在里面居住多久就又匆匆赶回美国打理生意,最终不幸病逝在美国。但是依据中国落叶归根的传统,他并不愿意葬身异国他乡,于是托付家里人运送遗体回乡安葬。

实拍《让子弹飞》黄四郎家的碉楼,果然固若金汤,到处都是射击孔

楼主的后代后来也都在海外生活,不过在2004年,方润文的两位孙女,特意将该楼托付给当地政府保管。方润文虽然没能在这座楼里安享晚年,但是他当年投入大量心血和金钱修建的这座碉楼却在今天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见证那个历史年代的宝贵财富。

而今天,铭石楼作为开平碉楼的重要代表,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记录着那个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也向世人展示当年这些出国打拼的华人华侨所代表的中西文化剧烈碰撞与交融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碉楼   石楼   开平市   自力   开平   固若金汤   凉亭   露台   土匪   美国   中西   子弹   楼主   当年   年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