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云南剑川县,每到星期日这天,就是“集日”,也叫“赶街”。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这一天乡下的农民会进城卖一些土特产品,再买一些生活物资回去,有带小孩的会领孩子下饭馆,即便是吃一碗米线,也是孩子们的期盼,很长大后很久的记忆。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云南剑川位于滇西北,在大理与丽江之间,主要是白族人口居多,还有很多彝族和其他少数民族。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这几年我多次到剑川,对这里逐渐熟悉,也越来越喜欢这里,这里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建筑还是民俗,都非常具有特色,可以说是最原汁原味的古城,也是少人知道,被外界忽视的地方。

本篇就讲讲它的赶街文化,所见所闻吧。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我住在古城的恒庐公馆客栈,这是一栋有八九十年的老建筑,而门前这条街在星期天会有很多抽签看手相的摊位,原来这条街自古就是“算卦”街,剑川的传统家里大事小情都要找人算一算,挑个吉祥日子,久而久之,这条街成了风景,有十几个摊位,也算公平竞争,各显其能。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向前走不远就看到了我写在文章里介绍的“剑川好男人”李剑云,今年五十一岁,下岗后力所能及的干各种职业。榨油、开锁、配钥匙、修雨伞、修鞋,供儿子读完大学,他又开拓了剑川的纸扎艺术,用于火把节,但今年因疫情取消了火把节活动,他的收入也减少,但依然很乐观。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这个大姐是卖火把节“打火”用的松明子粉的,2018年我一同来的小伙伴拍摄她一个小视频,结果发到网上竟然有800万人次的观看,她还记得那次,但今年活动取消,她的明子粉也卖不出去了,她说平时在家种田。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这是卖野生灵芝的,卖家说是在山上采来的,现在已经不多见了。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这个何首乌大吧,竟然有40斤,卖家说也是山里采来的,要20元一斤卖,那就价值800多元了。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剑川的星期天“赶街”,就在古城的街道上,这里本来就是步行街,不允许车辆驶入,所以街道两旁就可以随意的摆摊,也没有看到有人过来收费,而很多摊位是卖中草药的,虽然很多药材并不一定是剑川产的,基本也是产自云南。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我在一个摊位看到两头尖尖的东西,不知道是啥,卖家说是“刺猬毛”,一时好奇就买了六个,花了三十元,过后才想起这东西是否是违禁品?究竟有啥药效呢?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街面上还有很多卖蜂蜜的,大多50元一市斤,但有人提醒,蜂蜜说道多,要谨慎些。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还有很多人背着篓卖花椒,此时正是鲜花椒上市的时候,这里的花椒品质不错,我看见一个大姐被降价到7元一市斤,都卖给了一个男人。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还有很多卖腊肉的,但是都太肥了,瘦的估计都自己吃了,这么肥卖给谁?又怎么吃呢?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又看见市场上卖草鞋,这种简单的草鞋我以前买过,只要几块钱,听马锅头讲这种草鞋不耐穿,过去赶马帮要带几十双,有时走不了一天就坏了,所以赶马人在路上走,媳妇在家里打草鞋。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而这种用布条编制的草鞋就结实多了,但过去布条也是“奢侈品”,普通人家也是没有的。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不远处一个奶奶在做鞋,这才是手工的纳鞋底子,卖80元一双。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一个做帽子的店铺引起我的注意,这种帽子当地妇女非常喜欢戴,可以说每人都带,20元一顶。街面上有好几家做衣服的铺子,这在内地不多见,主要是买的衣服比自己做便宜。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在南门有家木雕小店,是夫妻店,一边做一边卖,主人热情回答我的问题,手里的活儿一直没有停下,一个孩子在一边认真的写作业。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店里挂着一些木雕作品,剑川是木雕之乡,有很多能工巧匠,木雕的水平比较高,但这里的作品似乎简单了一点。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在古街道东南角,一个老爷爷在卖竹编,他说已经七十多岁了,做了一辈子竹编,现在快干不动了,但家里没有人肯接他的手艺,他说上过电视和报纸,他的手艺在当地被认可。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在他的对面也是一个年龄差不多的老人,来自沙溪,也是做竹编,都说同行是冤家,但两人的关系很好,他们说现在,全县就剩下他们两个还做竹编的物件了,两人算是惺惺相惜。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同其他地方看到的不同,这里卖菜的人不多,而且也不太丰富,只有简单的几样,可能是县城里还有专业的菜市场有关。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这个老奶奶卖蒲公英,但没有卖出多少,看天要下雨了,就买了几把,其实老人挺不容易的。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同其他地方一样,市场里基本也都是老人在卖东西,挣些零花钱。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看见一户人家大门上贴着白色对联,这是今年有人故去了,剑川的对联很有说道,如果有人故去当年贴白对联,次年贴绿对联,第三年贴黄对联,第四年再回复红对联,也是守孝结束。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我想起了不远处的杨大明,他祖上就是这里刻字写对联的匠人,去年我在他的柜台里看到了他爷爷在1948年制定的各项写字、刻章收费标准,一个具有文物价值的价格表单,而他的家族都是书法爱好者。远远看着他正在看书,结果我的相机都快碰到他鼻子了,都没能惊动他。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他也太痴迷了,我对他说想了解一下丧事写对子的事,我看到很多怎么都是白色的,为什么看不到绿色的?他找出绿色的给我看,说时间久,晒成白色了。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街面上还有几份收购头发的,现场剪发,按质论价,我看见一个女人坐在那里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没有舍得,起身要走,买头发的人急了“我给你一千”,但是,还是没有卖。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谁能轻易舍得啊!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天要下雨了,人们纷纷收摊,其实这个季节赶街的人不多,如果到了春节前,那才是热闹和物品丰富,才最能体现剑川的民俗啊。

剑川集市见闻:滇西北的街景,烟火气的古城,看不够的人文

剑川的街景与人文,是永远看不够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剑川   古城   火把节   街面   布条   草鞋   头发   花椒   街景   云南   木雕   摊位   见闻   对联   集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