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这些年在外面旅行,从云南到黑龙江,看到了太多的养蜂取蜜人,也采访过好几位,倾听他们的故事,都是艰辛和寂寞。

养蜂人生活艰苦,但近些年蜂蜜却越来越被人质疑,我们买到的蜂蜜究竟是真是假?

蜂蜜市场出现不信任,究竟是养蜂人出了问题,还是卖蜜者心猿意马了?

除了传统的蜂蜜,近些年又出现了一种“土蜂蜜”,不仅迎合了一些人的消费需求,也把蜂蜜的价格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即市场上又出现了大量的无法分辨真假的“土蜂蜜”。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2021年1月中旬我到云南后,同乡下大哥老徐商量,要他带我去看一下真正的“土蜂蜜”,因为他曾给我邮寄过一些,我觉得这种蜜同原来吃过的蜂蜜有很大不同,不是很甜,而是非常的清香。

老徐说这些蜜的来源是在元江与墨江交界的大山里,不仅远,路也不好走,海拔还高,要我有吃苦的准备。我说“没有问题”。

我们先到了元江,第二天上午开车去原始森林看“土蜂蜜”。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出元江开始走一段去墨江的高速公路,然后下路就开始盘山而上,路很窄,就是不断地往上攀爬。越走人越少,车越少,最后似乎只有我们一辆车行驶在路上......

而路边呈现出的原生态也越来越多。由于我们植物的知识不多,很多不认识,但大片枯黄的枝叶还是被老徐认出来了,这不就是野菜,“蕨菜”吗?

由于没有人采集,漫山遍野的枯黄了,是不是有些可惜了。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后面的路变成了石板路,老徐说这一带是自然保护区,是墨江、新平、元江交界地方,这里有好多水库,都是食用水源地,所以不能用沥青和水泥筑路了,要恢复最原始状态。

我们开车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了目的地老刘家。山上除了水源保护区工作人员,只有养蜂人老刘的一家人,海拔2200米。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我们要拜访的老刘叫刘石春,今年55岁,他说18岁开始养蜂,在这里已经“养蜂”三十多年了,一直生活在这里。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老刘告诉我,早年这里曾经有过一些村民,后来建成水源保护地,方圆几十公里都是保护区,人口都外迁了,而他由于一直在这里养蜂,不种地,不影响环境,就允许留了下来。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老刘的妻子听说我们要来了,一早就杀鸡做菜,一家子都特别的高兴。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老刘的大儿子“小刘”,正在库房里装蜜,这次老徐要1000斤冬蜜带走,但没有那么多存货,小刘说冬季开花少,没有那么多的蜜源,还要等几天才好,这次只能给拿一部分。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看看老刘家用什么招待我们,老刘媳妇说都是自己种的或山上采的,没有啥好东西,但在我们眼里这就是最美的一餐啊。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老徐说特别敬佩老刘的职守,竟然在这荒无人烟之处,坚持三十多年。现在好了,有了汽车,出入方便,但早年出去下山一次都很麻烦的,老刘说他们习惯了这种自己自足的生活。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饭后我说想看看他们养的蜂或者放蜂箱的地方,小刘说他家现在有十四处蜂箱“基地”,都在大山的深处,其中最近的距离也有四公里远。

我们的车是进不去的,小刘启动他家一辆老旧的五十铃皮卡,沿着一条“家”路,驶向密林深处。我问他,这路是他家修的吗?他说不是,过去这里面曾经有个村子,有几户人家,后来逐渐搬迁到外面了。

他们的蜂箱都是放置在森林里面,所以这条路也就成了“家”路,只有他们家自己走,也自己修,但是到了雨季,皮卡车也走不了,只能用摩托车,或者是人背,才把蜂蜜背出来。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我好奇地问,为什么把蜂箱放这么远?怎么不放在近处或者好走的地方,小刘说“这要有蜜源啊,要有花啊,这一带都是松树,放了蜂箱也没有蜜啊。”

我又问,这里是原始状态,是不是植物品种特别丰富?小刘说“太多了”,可惜他认识的不多,他爸爸老刘知道得多。

我又问“有野生兰花吗?”他一下子把车停住,说这里太多了,但是什么品种不知道,路边就拔一棵给我看。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车子在密林中穿行,拐来拐去的发晕,如果不是小刘路熟,我们是不敢开的,上坡下坡、拐弯抹角,有时基本看不见,似乎是盲开。

终于到了一片开阔地,小刘说,这里最早是他们的家。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小刘说父母隔三差五还要来这里住,主要是这里更靠近放蜂箱的地方,方便干活儿。但这里没有电(备了柴油发动机),也没有手机信号,同外界完全是隔绝的。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小刘带我们走向密林深处,途中看到很多结着果子的树,他说这就是“棠梨”。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小刘说这一带都是大片的棠梨树,再过两个月就会开满白色的花朵,非常漂亮,而秋后的果子熟透了,也挺好吃的,但是没有人摘。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一路走过去,看到很多野果和药材,可惜我们不懂。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这个是黄连,我尝了一下根,确实挺苦的。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很快来到了一处放置蜂箱的地方,小刘说这里只有二十几箱,往上走几百米,放得多一些。但我们不想往上走了,这里海拔2200多米,又没有路,爬山太困难了。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小刘说他们习惯了,等下蜜季节,还要背着蜂箱往上走,或者背着上百斤采的蜜往下走,父母几十年就是这么过来了。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小刘家的蜂箱同现在大多数养的土蜂方法是一样的,按土蜂的环境打造蜂箱,然后放进蜂王,就自然产蜜了,而到了春季新蜂王诞生,就要分箱隔离,不能新老蜂王在一起。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我说能不能打开一个蜂箱让我看一下,他说这里比较阴暗,气温低,开箱对蜂子不好,我们换一个向阳的地方开箱吧。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但是他家的蜂箱都在高处山上,我们又不愿意爬山,最后决定“涉水”,去水源的深处,那里也有他家的蜂箱,但要坐船啊。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水边一条破旧的铁船是小刘家的,他先上船把水淘一下,我们接着上船,很快发现这船是漏的,结果刚离岸,小刘一用劲,把一边的木撸把弄断了。

虽然他处事不惊,我们倒有些忐忐忑忑,好在只有七八百米的距离,边淘水,边划行,很快就到了。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下船后,还要往上走五六百米,沿着一条溪水往上走,有一处漂亮的瀑布,这里的水太干净了,小刘说水里有很多小鱼,指给我们看。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终于到了小刘家一处较大的“基地”,小刘说这里有六十多个箱子,虽然不是最大的,但这里蜜源好,产蜜比较多,到了春天,这里到处都是开花的树木,周围环境特别的漂亮。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小刘说一处放置多少蜂箱合适,是他爸爸三十多年经验总结出来了的,也是根据周围的环境决定的。

这里是原始森林,又是自然保护区,周围上百平方公里没有人居住,也没有农作物种植,这里的环境是最好的,出产的蜂蜜绝对是最环保和放心的。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小刘说虽然都叫“土蜂蜜”,看似养蜂与取蜜方法相近,但是蜜的质量却相差甚远,不仅蜜源不同,而放置蜂箱的环境也不同,如果放置在村庄周围,或者周围装置农作物,土蜂也会采集农作物上的花粉,而现在的农作物又大量打药、施肥,蜜源是有影响的。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小刘打开一箱给我们看里面的结构和土蜂的状态,其实同蜜蜂的形态差不多,由于天气凉,蜂子也是僵化而不爱飞了。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就在我们聚精会神看蜂箱,甚至嘲笑土蜂天冷了没有战斗力时,一只蜂子奋不顾身地扑向了同来的李老师,在他脸上狠狠“刺了”一下,让人猝不及防。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小刘马上过去,帮他把刺拔出来,他说一旦被蜂子蛰了,千万不能揉,而是先要把毒刺拔出来,他们一年不知要被蛰多少次,到了采蜜的季节,有时一天就蛰几次,已经习惯了。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夕阳西下,我们原路返回,感觉特别的疲惫,小刘说到了三四月份,蜂蜜多了,他们全家人都要出动,一人一个地方,采蜜、分箱、养护,从早到晚的忙,而蜂蜜都是要背下山,最近的也要走一两公里,还要背上船运输......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回到他们靠近公路的家,已经很晚了,而老刘和妻子还在忙着装瓶,老徐这次订了一千斤,只能带走一部分了。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老刘,这位18岁就进山养蜂取蜜,独守寂寞37年的人,一生只想做好一件事,还有他的一家子,一心要采集好蜜的人家,值得我们尊重!

原始森林探蜜之旅:好蜜来得太不容易,敬佩坚持三十七年的取蜜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土蜂   棠梨   蜜源   蜂箱   蜂王   密林   原始森林   农作物   水源   敬佩   海拔   蜂蜜   他家   老刘   深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