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武庙中三分之二是中国武将,大部分世人知晓,背后原因被认同

武庙,相对文庙而言,用于祭祀历史上战功赫赫的武将。文庙则是祭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庙宇。

中国的武庙始建于唐代玄宗时期,全称为武成王庙,又称太公庙,在当时的配置为“十哲”,以祭祀姜太公为主,张良为副的历代知名武将。武庙与先于它的文庙相差无几,在重要节日祭祀等一切事物均与文庙的配置相同,在历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越南武庙中三分之二是中国武将,大部分世人知晓,背后原因被认同

武庙中的名将当属岳飞最为出名,由于世人对中国武庙的推崇,很多国家也建立了武庙,如越南。

武庙都是祭祀国家历史上有名的武将,可唯独越南不是,越南武庙祭祀的18个人中,越南武将仅6位,中国武将却有12位。

越南武庙祭祀三分之二的中国武将,大部分世人知晓,背后原因被认同。很多人对此感到疑惑,本土的武庙不以祭祀自身国家的武将为主,反而祭祀其他国家的武将,用鲁迅的话来说,难道失去自信力了吗?

越南武庙中三分之二是中国武将,大部分世人知晓,背后原因被认同

越南武庙中,供奉的大多数武将都是中国人,背后原因你知道吗?越南顺化富春武庙建于1835年的阮朝时期,当时的明命帝推崇唐玄宗,并仿照唐玄宗在本国建立了武庙。

它与顺化皇城,阮朝皇陵一样,是中国式的建筑。外观上红墙金瓦,银白色的挑檐雕刻细致,墙身镶嵌了很多中国元素。在建筑结构上同样采用儒家思想的意识形态,中庸和谐,方中有圆,圆中有方。

越南武庙中三分之二是中国武将,大部分世人知晓,背后原因被认同

明命帝在建立武庙上采用文武必得两全,“二、八月上戊致祭”体制。同样是祭祀以姜太公为主的中国武将12人,分别为:姜太公、管仲、韩信、孙武、张良、徐达、李晟、司马穰苴、岳飞、诸葛亮、郭子仪、李靖。越南的6位武将则成了陪衬品,他们分别为陈国峻、尊室会、祀黎魁、阮有进、阮文张。

越南武庙中三分之二是中国武将,大部分世人知晓,背后原因被认同

其实当时的明命帝在建立武庙时,并不准备加上越南的武将,说白了只想祭祀以上所说的12位中国武将。如果不是因为文武百官联名参奏,越南这六位武将不在武庙之列。

为何越南的武庙会祭祀中国的武将呢?而且还把本国的武将当作陪衬品位于武庙中?

这段渊源要从古越南说起。

越南武庙中三分之二是中国武将,大部分世人知晓,背后原因被认同

越南在几千年前是中国的附属国,在中国的统治下长达几千年,深受中国文化儒家思想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了越南人的血液中。顺化皇城和阮朝皇陵的建立都可看出越南人对中国文化的推崇以及信仰,这已经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越南武庙中三分之二是中国武将,大部分世人知晓,背后原因被认同

越南这一路走来十分的艰辛。千年前的越南并不叫越南,更没有这个国家,当时它部分土地只是秦朝时的一个县,后秦朝战乱,土地被占,公元203年,秦朝南海尉赵佗建自立为王,称南越国。

越南武庙中三分之二是中国武将,大部分世人知晓,背后原因被认同

后公元111年,汉朝统一,攻打南越国,从这开始,一直到后来的宋国统一,虽结局便略有不同,但本质上越南仍然是中国的附属国。在后来的几十年里,越南内部发生战乱,纷纷建立李朝,陈朝。1258年元朝建立,攻打越南,越南俯首称臣,再到后来的明清时期,毫无疑问,仍然是附属国的身份。总体来说,从秦朝一直到清朝的几千年间,越南一直作为中国附属国存在,这样的附属关系一直到近代才得以落幕。

越南武庙中三分之二是中国武将,大部分世人知晓,背后原因被认同

越南这一路可谓是千辛万苦,加之接受了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熏陶,越南人从骨子里甚至民族血液中都流露着中华文化。即使后来的越南废除汉字,但当地的历史古迹中,中国汉字以及中国元素无处不在。

这也就是为什么越南的武庙中祭祀的都是中国的武将,在越南人心目中,这便是“文化认同”,认同的不仅仅是中华文化,更是对这些中国武将的认同。这些中国武将在历史上不仅战功赫赫,而且都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越南武庙中三分之二是中国武将,大部分世人知晓,背后原因被认同

虽说这些中国武将在历史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如今时代的人却不怎么了解,有的人只听说过其中大部分人的名字或是历史故事,对其战功以及贡献均不清楚。而其他部分不懂历史的人甚至连里面人物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对司马穰苴,李晟,徐达这三个人人物很陌生。

接下来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在越南武庙中的十二位中国武将,既然上面所说的三人大众很陌生,那么便先从这三人说起。

越南武庙中三分之二是中国武将,大部分世人知晓,背后原因被认同

首先便是司马穰苴

本名田穰苴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军事家。因其显赫的功绩被封为大司马,故后代皆以司马氏称。齐景公非常欣赏司马穰苴,命其为大将军以击退晋国和燕国的军队,而他也不负众望,为齐国带来了非凡的战绩,因此当时的七国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因司马穰苴的战功以及势力逐渐扩大致使齐国大夫鲍氏国氏高氏的不满,于是向齐景公说司马穰苴的坏话,齐景公听信谗言,对司马穰苴失去信任,撤了他的官职,司马穰苴最后抑郁而终。司马迁,曹植等人对其的历史评价令人大赞。

越南武庙中三分之二是中国武将,大部分世人知晓,背后原因被认同

第二位便是李晟

他是中唐时期的将士,将军之子。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以及严格要求精通骑射,勇武绝断,征讨吐蕃,战功赫赫,被封为右神策军都将。征战河朔,讨平泾乱,为唐朝的平定战乱立下汗马功劳。死后追封太师,当时皇帝因其去世痛苦不已。相较于司马穰苴的结局,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第三位则是徐达

元末明初的战将,他本出生农家,性格刚毅坚强,武功高强,自小习武的他与朱元璋是同伴,后随之入征,为朱元璋建立明朝做出不少贡献。

第四位姜太公姜尚

位于武庙之首的姜太公姜尚,大众对姜太公的了解都是通过《封神演义小说里》殷商时期的神话形象,其为元始天尊的弟子。姜太公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为周朝的开国元勋,他为武王伐纣,建立周朝战功显著,后世人对其评价极高,后追封武成王。这便是武庙又称武成王庙的原因。

越南武庙中三分之二是中国武将,大部分世人知晓,背后原因被认同

第五位则是岳飞

历史上著名的抗金英雄,因其著名程度大众熟知,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一生成就的岳飞最终被奸臣害死,不禁感叹世事变化无常。

越南武庙中三分之二是中国武将,大部分世人知晓,背后原因被认同

第六位便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

其一生功绩可用辉煌壮阔形容吗,刘备曾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又有托孤一事,可惜雄滔武略的诸葛亮最终还是扶不起阿斗刘禅。

越南武庙中三分之二是中国武将,大部分世人知晓,背后原因被认同

第七位也是春秋时期的著名的齐国政治家管仲

世人最熟悉的则是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谊,管鲍之交。其实他的军事才能不可小觑。北战戎山,齐楚结盟,葵丘之盟,外交主张,用人用事方面均非常人所能及。

越南武庙中三分之二是中国武将,大部分世人知晓,背后原因被认同

第八位是孙武

他也是春秋时期齐国人,著名的军事家,世人熟知的书籍《孙子兵法》便是他的作品,该作品中的军家之兵法得到后世的广为流传。

第九位是唐代的军事家郭子仪

他在安史之乱中起到重要作用,收复领土,讨伐叛军,战功显著,非常人所能及,可其晚年结局却与司马穰苴一样,被奸滑小人陷害。

越南武庙中三分之二是中国武将,大部分世人知晓,背后原因被认同

第十位是西汉著名的军事家韩信

西汉开国功臣,世人称“汉初三杰”“兵家四圣”难得一见的军事奇才。为汉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其结局也是惨死收场。

第十一位是隋末唐初的军事家李靖

一生屡建奇功,战功赫赫,抵御突厥,远征吐谷浑,为唐朝开创了盛世。

越南武庙中三分之二是中国武将,大部分世人知晓,背后原因被认同

最后一位便是武庙中的副将张良

张良和韩信同为西汉的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司马迁,杨雄,诸葛亮等人对其后世评价极高。

以上便是越南武庙中祭祀的十二位中国武将。

正因为以上这些中国武将在历史上的功绩以及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值得后世所有人去敬仰。不管为什么越南武庙里急祭祀这么多的中国武将。文化认同是与生俱来的,因其在历史上对国家的贡献本就值得后人去尊敬。

越南武庙中三分之二是中国武将,大部分世人知晓,背后原因被认同

中国有众多民族,且各个民族之间的宗教文化信仰皆不同,在中国本土上都有不同的民族信仰,更何况其他国家。在欧美亦或是东南亚中的一些国家,信仰出自中国的道教,难道会有人去问他:这是中国的宗教,你为什么去信仰它?

越南武庙中三分之二是中国武将,大部分世人知晓,背后原因被认同

文化交流和宗教信仰并不会因为国家民族的不同而被局限,甚至打压。西方文化也有值得去吸收的地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

世界上的文明不计其数,如果只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一直汲取,不与外界联系,会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把自己封闭在笼子里,与世隔绝,后来才发现,与世界脱轨。文化冲破各个国家之间的枷锁汇聚到一起,才能使世界的文明摇篮壮大充实且源远流长。

越南武庙中三分之二是中国武将,大部分世人知晓,背后原因被认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武庙   越南   武将   管仲   中国   司马   附属国   齐国   文庙   秦朝   军事家   战功   祭祀   世人   著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