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集体公寓:白天一起上班,晚上一起睡觉,人均只有9平米

人们认为这些住所不仅可以迅速解决工人的住房问题,而且可以成为新型无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榜样。——安娜·索罗基纳

就好像下面这张图片一样,苏联的工人们白天在一起干活,傍晚在一起聊天休息。苏联意图建设理想中的城市公社,他如何做的?又是否成功了?往下看。

苏联的集体公寓:白天一起上班,晚上一起睡觉,人均只有9平米

1930年代,当苏联启动工业化计划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工厂时,来自乡村和小城镇的工人们涌入城市。旧城区的地方不多,来到大型建筑工地的人们被迫住在帐篷、独木舟和其他“棚户区”中。对于他们而言,不仅需要建造用于居住的房屋,而且还必须建造必要的基础设施。

苏联的集体公寓:白天一起上班,晚上一起睡觉,人均只有9平米

苏联的集体公寓:白天一起上班,晚上一起睡觉,人均只有9平米

上图是1932年冬季,新库兹涅茨克冶金联合公司的建筑工人们和第一批修建好的房屋。

新建的城区叫做Cоцгород,我想把它翻译成公社城镇,这种规模化的公社城镇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数百万人提供住房,同时满足当时的思想任务。早已习惯拥有私人住宅和财产的人们,不得不住进这种公社城镇,从国家那里获取集中的住房和社会服务:从家具到娱乐设施,每个人的条件都大致相同。

1930-1933年,苏联领导层邀请了17名德国和奥地利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组成的小组设计建造了第一个公社城镇。该小组由恩斯特·梅(Эрнст Май)领导,恩斯特·梅是大众标准化建设的思想家之一。他是美因河畔法兰克福(Frankfurt am Main)的首席建筑师,在那里建造了功能实用的居住区,其中包括房屋和公共空间。

根据外国专家的设计建造了第一个公社城镇。1930-1933年,苏联领导层邀请了17名德国和奥地利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组成的小组。该小组由恩斯特·梅(Ernst May)领导,恩斯特·梅是大众标准建设的思想家之一。他是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首席建筑师,主导建造了功能实用的居住区,其中包括房屋和公共空间。

苏联的集体公寓:白天一起上班,晚上一起睡觉,人均只有9平米

恩斯特·梅的工作小组,于1931年在下塔吉尔工作。(档案照)

恩斯特·梅的团队参与了至少20个苏联公社城镇的设计,其中大部分位于乌拉尔和西伯利亚(新库兹涅茨克、马格尼托哥尔斯克、新西伯利亚等),为城市规划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恩斯特·梅设计的房屋

苏联的集体公寓:白天一起上班,晚上一起睡觉,人均只有9平米

恩斯特·梅档案旧照

苏联的集体公寓:白天一起上班,晚上一起睡觉,人均只有9平米

恩斯特·梅在法兰克福设计的房屋

苏联的集体公寓:白天一起上班,晚上一起睡觉,人均只有9平米

这些地区以工厂命名。在大城市中,可能会有几个公社城镇的名字留存。比如,喀山有航空员公社城镇等等,在斯大林格勒-有名字为化学家、造船厂、拖拉机厂的公社城镇

将公社城镇与其他地区区分开来的主要因素是对未来定居点的明确规划。公社城镇里居民的生活是完全集体化的:白天工人会一起工作,晚上工人会一起放松。生活料理事物由公共服务部门处理,例如洗衣服和做饭之类的家庭问题。

苏联的集体公寓:白天一起上班,晚上一起睡觉,人均只有9平米

公社城镇应包括低层住宅区、行政中心、必要的商店、食堂、洗衣店和绿化带(供以散步以及与睡眠区进行视觉隔离)。通常,德国建筑师会在面向街道的地方放置栏杆,以减少外部噪音并减少窗户上的灰尘。也许,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这样的房屋并不是最吸引人的,但是在当时,这确实是一个突破。

尽管公用公寓中的房间面积很小,但它们具有以前大多数人无法使用的所有现代便利设施,例如浴室。在西伯利亚南部的一个工业城市新库兹涅茨克,公社城镇的公寓中设计了“法兰克福厨房”。这些符合人体工学的厨具通过简化烹饪方式彻底改变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但是,公寓里没有供给家庭休闲的地方:他们不得不将所有的空闲时间在集体队伍中打磨消耗。

苏联的集体公寓:白天一起上班,晚上一起睡觉,人均只有9平米

1934年,新西伯利亚正在公社城镇里铺设的电车轨道。,旁边的公寓供给铁路工人居住。

在许多公社城镇中,基本都不是单独的个人公寓,而是最适合拥有乌托邦集体生活观念的人居住的多人公寓。他们很快就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苏联人民都想过集体生活,他们需要私人空间和独居的舒适感。但是根据苏联的规范,一个人只能有9平方米的居住空间。

苏联的集体公寓:白天一起上班,晚上一起睡觉,人均只有9平米

自193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专家一直致力于公社城镇的设计,设计新的住宅区:包括宽敞的房屋和街道。建筑的高度也在向上发展:出现了具有“斯大林帝国”精神的7层和9层高的带有凸窗、凉廊和雕塑的建筑。在卫国战争之后,恢复被毁的房屋是很有必要的,而苏联建筑师则主张“轻装上阵”的大规模建筑,旨在为每个家庭提供单独的公寓。

苏联的集体公寓:白天一起上班,晚上一起睡觉,人均只有9平米

苏联的集体公寓:白天一起上班,晚上一起睡觉,人均只有9平米

下诺夫哥罗德遗留的公社城镇公寓

如今,你在街道上见到的很多破旧砖瓦公寓,都是当年苏联公社城镇遗留下来的产物。不过居住在这里的人不需要在为指定的工厂工作,而是作为私人住宅使用。在某些城市中,这样的历史街区被作为了建筑地标,甚至还有专门的旅行团前往观光。

轰轰烈烈的公社城镇运动随着苏联的落幕,也结束了。

俄罗斯风土人情、图片故事、知识科普。有观点,有记录,关注我,每天更新~![来看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苏联   斯大林   西伯利亚   法兰克福   奥地利   公寓   德国   建筑师   公社   城镇   工人   白天   集体   小组   晚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