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IPO的B面:野望、估值和挑战

哈啰IPO的B面:野望、估值和挑战


前有滴滴,后有美团,盈利遥遥无期。

文 | 一斤

出品 | 千秋商业


巨头争相加码,资本闻风而动,从2015年共享单车萌芽,到2016年快速发展,再到2017年大浪淘沙,共享单车的这条道可谓是一路坎坷。


ofo、摩拜、3Vbike、悟空单车、町町单车、小蓝单车、小鸣单车......这些大家熟与不熟的共享单车品牌均倒在了战场上。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先后入场,取而代之的,要数哈啰出行、美团单车和滴滴青桔三大品牌。


哈啰可以算上是这共享单车赛道上最老的玩家了。


近日,哈啰被爆计划在美秘密递交IPO申请,报道援引知情人士言论称,哈啰出行近期继提交上市申请后已经开始着手了解投资者需求,中金、瑞信和摩根士丹利为其提供顾问服务。


此前,路透社旗下IFR称该公司正在研究规模最高可达10亿美元的筹资计划。


但由于目前官方尚未对IPO信息进行正面回应,因此还需后期更进一步消息的确认。


背靠阿里,哈啰没有后顾之忧



对于上述大部分单车公司来说,门槛和资本,是他们黯然离场的原因。


ofo经过多次融资、收购谈判失败,在18年年底彻底陷入财务危机,创始人及CEO戴威被限制出行、消费;


摩拜被美团收购后,7个月未投放新车,18年年底时,创始人胡玮炜离职,传闻裁员30%;


滴滴控股ofo失败后,转身推出自由单车品牌“青桔单车”


当年摩拜巨额亏损之后,哈啰出行CEO杨磊曾在朋友圈进行了一番调侃。因为在这场与“疯狂烧钱”的较量里,阿里解决了哈啰的后顾之忧。


哈啰IPO的B面:野望、估值和挑战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6年3月成立至今,三年多时间内,除天使轮外,哈啰出行已完成14笔融资,目前估值约为40亿-5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蚂蚁金服、复星集团、威马汽车、春华资本等。


哈啰IPO的B面:野望、估值和挑战


不难看出,哈啰的优势来自其背后的阿里。


从哈罗被永安行并购,成为“哈啰”之后,便得到了蚂蚁金服的眷顾。


3年不到的时间,蚂蚁金服向哈啰“输血”了6次。可谓是要流量给流量,要钱给钱。


这对哈啰出行,在2018年共享单车业务整体向下的关键时期,起到了“救命”作用,也能从侧面看出,阿里对出行的执念。


这份执念从最初的打车大战绵延至今。


新业务乏力,被滴滴反超


从2016年至今,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经历了由激增转为稳定增长的形态。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虽受新冠疫情影响,但预计2020年移动出行用户规模达到5.69亿人,市场规模大概在500亿元以上,市场还远远未到天花板。


所以尽管现在看起来,目前的共享单车三巨头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平衡。但竞争依然有可能会进一步升级。


2019年6月,滴滴共享电单车与共享单车业务合并为两轮事业部,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滴滴的青桔融资10亿美元;


2019年7月,哈啰电动车租售业务独立,2020年7月单车及助力车融合为同一部门;


2020年4月,美团发力电单车业务,向富士达、新日等电单车制造商下达百万台订单,独家买断了富士达一款Q8车型作为代工厂,补足出行场景。


其实,共享电单车跟共享单车几乎是同一时期的产物,都属于两轮出行业务,但在此前激烈的共享单车大战映衬下,电单车显得格外低调。


在过去一年多里的发展里,滴滴和他的青桔成为了这一决战场的领跑者。


2020年6月,据《晚点 LatePost》报道,青桔电单车的日订单量已达350万,相当于美团单车的3倍多,略低于哈啰的400万单。


2020年9月,全国实施动态配额管理制度城市中,青桔在60%城市获得第一,美团、哈啰分别占比27%和13%。


2020年10月,界面新闻报道,青桔日订单量峰值达到2300万单,高于哈啰的1900万单和美团的1700万单。


哈啰不再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单车行业的格局已变。


外患盈亏尚未平衡,哈啰能否坚持到最后?


关于共享出行行业是否能成为一门盈利的生意,一直不断受到质疑。在经历了网约车和共享单车补贴大战之后,互联网出行的参与者和投资方也逐渐倾向于更为理性的打法。


从业务开发运营上看,哈啰背靠阿里系拿到了不少资源。除了资金支持,双方还在业务上协同发展,比如使用阿里云服务器,以及和阿里合作推出芝麻信用免押金等。


同时,携手嘀嗒出行、首汽约车、高德地图等多方平台,将网约车服务纳入其服务范围。


从业务框架的搭建上看,哈啰投身更广泛的出行市场。官网资料显示,目前哈啰已扩展包括两轮出行(哈啰单车、哈啰助力车、哈啰电动车、小哈换电)、四轮出行(哈啰顺风车、全网叫车、哈啰打车)等业务。


哈啰单车已入驻全国460多个城市;哈啰助力车已进入全国400多个城市;哈啰顺风车已进入全国超300个城市。


从业务精细化管理上看,哈啰调整了单车业务的收费标准。2019年,哈啰单车陆续上调了全国范围内的价格,如上海地区由此前的每15分钟1元每30分钟1.5元。


尽管哈啰在2019年表示旗下业务已在三分之一的城市实现盈利,但严格来说,算上生产投入新车、车辆损耗,维修以及管理的成本,哈啰至今也没能实现盈亏平衡。


从业务场景的布局来看,哈啰近几年频繁爆出新动作。去年,哈啰开展以社区团购业务为主的新业务渠道,包括生活服务领域的“哈啰慧生活”、酒店餐饮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吃喝玩乐”、跑腿业务“哈啰快送”、生鲜业务“哈先生”等。


虽然社区团购业务在去年年底被哈啰放弃,但它仍在不断探索转型之道。


3月4日,其关联公司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了广告销售、餐饮住宿等商标,包括“哈啰轻酒店”、“哈罗公寓”、“哈啰客栈”、“哈啰小旅馆”等相关商标;据悉,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前CTO江伟目前在带队试水金融和游戏业务。


这并不影响其要上市的决心。3月10日,据外媒消息报道,哈啰出行将以非公开形式在美国提交IPO申请,募资最高或达10亿美元。


其实,哈啰很早便释放了上市意愿。


早在去年7月哈啰出行执行总裁李开逐就曾公开表示,不管是对股东、公司本身还是员工,哈啰出行会考虑上市,“但目前哈啰出行仍存在高速发展阶段,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如果有机会,我们会考虑科创板。”


短短几月内,接连的IPO传言以及又一轮融资的确认,反映出共享两轮赛道背后资本的暗流涌动以及哈啰想要做共享单车第一股的野心。


这个机会真来了吗?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哈罗   助力车   盈亏   阿里   赛道   单车   蚂蚁   融资   此前   资本   电单车   美元   业务   城市   全国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