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per来了——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点评

一、美联储Taper来了:11月中旬启动、12月中旬加快,2022年年中预计完成

2021年11月2-3日,美联储召开了年内第7次议息会议(至此年内还有1议息会议,即12月14-15日),和年内8月、9月议息会议所释放的信号一致,11月议息会议正式明确启动Taper进程,且步伐将逐步加快,要点如下:

(一)保持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在0-0.25%的区间内不变,且在劳动力市场达到委员会预计的水平之间,将维持这一目标区间不变。同时维持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在0.15%不变、贴现利率在0.25%不变,继续开展隔夜回购协议操作(利率为0.25%、每个交易对手每天的限额为1600亿美元、操作限额为5000亿美元)。

(二)鉴于2020年12月以来,经济已取得不错进展,委员会决定将每月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即MBS)的规模分别降低100亿美元和50亿美元(即缩减购买规模合计为150亿美元)。

(三)从11月中旬开始,该委员会每月增持至少7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350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即MBS)。

(四)从12月中旬开始,该委员会每月增持至少6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300亿元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即MBS)。

考虑到之前的购买计划一直是每月增持至少8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400亿美元的MBS(即合计1200亿美元),这意味着11月的缩减购债计划为150亿美元(100亿美元的国债和50亿美元的MBS),12月的缩减购债计划为300亿美元(200亿美元的国债和100亿美元的MBS),即12月的Taper进程有所加快。若按照每月增加150亿美元的缩减购债计划,则意味着只需要8个月(1200/150)便可以完成Taper进程,即2022年年中美联储Taper进程将正式结束。

Taper来了——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点评

二、其它两个关注点

(一)缩减购债规模并不是缩表,而是指扩表力度减弱

需要说明的是,美联储缩减购买规模并不是缩表,而是指进一步放缓扩表的步伐,毕竟在2022年年中Taper进程结束之前,美联储仍在购买国债和MBS,只是购买的规模相较以前更少了,即2022年年中之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仍将处于扩表的通道中,只是扩表的步伐将持续放缓,直至达到顶点。

(二)韩国、新西兰以及英国等部分非美经济体转向步伐已比美国更快

和上一轮Taper进程不同的是,现在可能需要更为关注非美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取向变化(毕竟美联储的政策比较好预期),这也是美元指数和非美货币近期走势分化的原因(即非美货币的表现要比美元更强势),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它经济体的转向步伐似乎要比美联储更快,使得美元与其它货币的表现更为复杂。

例如,韩国央行与新西兰央行已分别于8月26日和10月7日率先加息,而俄罗斯、巴西、乌克兰、匈牙利、墨西哥、土耳其、智利等经济体也已加息多次。

而市场普遍预计英国央行会在今天宣布加息15个基点至0.25%。

时间上看,今天21:00(北京时间),英国央行将公布11月利率决议;今天21:45(北京时间),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将发表讲话等。

三、今年以来,美联储一直在为Taper做准备

实际上美联储自2020年12月底首次开始讨论Taper后,至此已有9个月。可以说这九个月期间美联储一直在为Taper做准备。具体看,

(一)6月的议息会议分别上调隔夜降回购工具利率和超额准备金利率5个BP至0.05%和0.15%,同时还上调了2021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与通胀预期。当时在对6月议息会议的分析中,我们便已经提出美联储可能于2022年底之前加息1次(25BP以内)、2023年之前加息2-3次(75BP以内)。

(二)7月的议息会议上讨论了如何改变资产购买的时机、节奏和组成等,同时宣布建立两项长期回购协议机制,即SRF(国内常备回购便利工具)和FIMA回购工具(适用于国外),以为后续Taper和货币政策正常化做准备。其中,

1、SRF为隔夜质押式回购工具,每日最大操作规模为5000亿美元、最低投标利率为0.25%、交易对手为一级交易商,抵押品包括美国国债、机构债务证券以及机构MBS。

2、FIMA为面向国外(主要为海外央行)的隔夜质押式回购工具,每天单个对手的最大交易量为600亿美元、最低投标利率为0.25%,抵押品为美国国债。

(三)8月的全球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提出“今年开始降低资产购买速度可能是合适的”,基本确定了年内将启动Taper。

(四)9月的议息会议上,从对2021年-2025年的经济指标预测情况以及鲍威尔的发言来看,酝酿了多月的Taper极有可能在今年11月正式启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鲍威尔   会议   英国   央行   美国   国债   中旬   利率   步伐   经济体   年内   进程   规模   点评   美元   工具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