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求职困境:年龄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困扰

疫情过后,常有人感慨说这个世界突然变卷了。疫情带来的巨大影响,中小企业倒闭,大量的劳动力被释放到市场,再加上近期的政策变动,让人们看到了事业单位稳定性的巨大好处,人们好像突然发现:事业单位,是真的香啊!

中年人的求职困境:年龄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困扰

​​

  失业问题事关民生,政府方面也迅速出台了相关政策保障人们就业。实际上,只要行走过求职路,大家都多少遭遇过职场歧视的时刻:女生产假太长,不收!员工年龄太大,不收!

  固然,企业有他们的成本考虑在里面。比如说长​假​的时候替补班要如何安排,年龄大的员工工资要开得更高而上班激情没有年轻人好……但是,这样刻板的印象造成了一种人群大比例的就业窘境时,就需要国家下场调控了。

​​

中年人的求职困境:年龄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困扰

​​

  三胎政策开放,有些人总感到恍若隔世。但实际上,我们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了!与几十年前相反的是,人们的生育欲望却十分低迷,原因很多,其中被反复拎出来“鞭尸”的原因有房价太高、女性不愿因为生育失去工作机会等。

  因此,政府也在考虑着手解决问题。在国务院最新提出的行动指南中,明确指出要消除性别就业歧视,保障妇女的生育权利。

​​

中年人的求职困境:年龄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困扰

​​

  其实,妇女本身被动担负着民族传承的生育重任,开国以来,“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解放了中国妇女,况且妇女积极参与社会生产活动、创造个人劳动价值。因此,绝不能将就业压力倾倒在女性个体,倒逼女性对生育存在抗拒的心理。

  就业存在的问题,还有“工人缺乏”问题。

  如果是80年代以前的人,大多会很明显​的​感觉到:现在的就业氛围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大学生像大熊猫一样稀少,有的人读大专职高,学电焊汽修铁路,毕业了就​按​分配去工厂。然而现在不一样了,大学生遍地走,倒逼着很多人去读研。

  一方面,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了,他们不愿意干粗活重活,嫌苦嫌累嫌没前途,有些人长期不工作,就在家里啃老,吃老人的退休金。另一方面,又是新兴职业的高度内卷化,高淘汰率和高要求并存,加班996导致身体状态极差。

  而另一个默认的歧视规则是年龄,主要分层阶段是35岁左右。人一旦到了这个年纪,就禁不住有危机感: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背着一屁股房贷车贷,一旦失业,后续的用钱要哪里来?别说存款投资了,能忍住不月光都很牛!

  这样的情形下,有些老板就会作威作福:你害怕失业,我就给你制造压力!有些人本身有些成绩,受不住气裸辞跳槽,大城市就业机会还好些,小城市可谓是难以为继。面临着这样的生存压力,很多人都过早面对着白发秃顶的问题。

​​

中年人的求职困境:年龄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困扰

​​

  现实和网络的割裂感更是吓人。网上的富家子弟们60一杯的奶茶纷纷打卡,线下一些经济状况较差的人,2块钱的矿泉水都要犹豫一番。

  就业问题,​乃是​民生国策。随着疫情影响的淡去,想来就业​形式​应该会逐渐好转一些。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也只能好好生活,但行脚下,不问前程。

​​

中年人的求职困境:年龄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困扰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年龄   粗活   疫情   中年人   民生   困境   困扰   妇女   家里   性别   年轻人   工厂   压力   原因   政策   大学生   女性   政府   国家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