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食速食化:传统文化和互联网的一次碰撞

据悉,迄今为止,中国跨省流动人口达1.25亿。这些人里有外出求学的学生,有寻找机会的创业者,有生活所迫的打工人。而说起离家的游子最思念的,除了远在家乡的父母,还有那一股魂牵梦绕的家乡风味。


传统美食速食化:传统文化和互联网的一次碰撞


最有福的打工人是广西人。螺蛳粉是速食产品的“模范生”,甚至远销海外,凭借其独有的魅力在英美澳等地区开疆扩土。如果广西人远在东北,馋一口螺蛳粉,也只需要网购下单静候两天即可。

江西的江西米粉、福建的沙茶面、上海的葱油拌面、重庆的酸辣粉……当螺蛳粉畅销国内外供不应求之际,已经有人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下一个“模范生”会是谁?

传统美食速食化:传统文化和互联网的一次碰撞


螺蛳粉的成功:是多方因素的综合体

螺蛳粉的爆红是在2020年的疫情期间,万人宅家却快递不通的情况下,一个关于螺蛳粉的哀嚎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全国各地螺蛳粉的爱好者都在这个话题里表达自己的怨念,误打误撞地,螺蛳粉走进了大家的视野里。

这是螺蛳粉的第一次“破圈”。


传统美食速食化:传统文化和互联网的一次碰撞


“那天我煮螺蛳粉,家里的狗狗震惊且同情地看着我,好像在问我为什么要吃屎。”“我第一次在家里煮螺蛳粉,我妈妈差点把我抽出去,我爸问我是不是把厕所炸了!但是螺蛳粉真的好香啊!!!”

螺蛳粉本身自带一个恒久的话题——配料酸笋的臭味。穿刺性极强的臭味和口感上劲道浓郁的香气形成的独特反差,正所谓“臭”味相投,螺蛳粉爱好者也不遗余力地向好友们安利这个至上美味。


传统美食速食化:传统文化和互联网的一次碰撞


其次,早在15年,螺蛳粉就已经小有名气了。柳州地方政府对此非常重视,为螺蛳粉制定卫生标准、生产标准,帮助螺蛳粉企业申请各类专利。可以说,螺蛳粉本身的爆火,有政府的一份功劳。

螺蛳粉独特风味,又自带话题性,自带行业标准便于规模化生产。可以说,在时代的风吹到螺蛳粉之前,螺蛳粉早已做足了爆火的准备。

渴望家乡食品速食化的游子们


传统美食速食化:传统文化和互联网的一次碰撞


每次回到家乡,人们都喜欢去吃那魂牵梦绕的家乡美食。将传统美食速食化,其实也是对离家游子的思乡情感的一种轻柔的精神安抚。一旦家乡食品速食化,第一批支持者大多是离乡的游子。

辽宁游子想念麻辣拌,福建游子想念沙茶面,湖北人游子想念热干面……人的悲欢或许并不相同,但在食欲的催化下都可感同身受。


传统美食速食化:传统文化和互联网的一次碰撞


此外,996的上班压力让在外的年轻人鲜少做饭。而外卖平台饱受诟病的高抽成,让很多商家选择了出餐快的预制料理包。同样的价格,原料的好坏对比就相当明显。且速食食品的种类很广,如自热小火锅等。


传统美食速食化:传统文化和互联网的一次碰撞


方便面是速食食品的鼻祖,但是如今却也早已示衰,人们喜爱更加精致、口感丰富的速食产品,图一个做菜方便、营养丰富。


传统美食速食化:传统文化和互联网的一次碰撞


速食化的家乡食品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也是资本看好的主要食品赛道之一。其潜藏的广阔商业价值,值得产商去深耕发掘,提供给市场更加美味优质的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劲道   西人   螺蛳   魂牵梦绕   江西   福建   臭味   游子   口感   传统文化   模范   风味   美味   家乡   传统   话题   美食   食品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