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重点方向

从一则数据说起吧,2020年北上资金净买入额2089.32亿元,南下资金净买入额5963.68亿元,北上资金净买入额相比上年减少1428亿元。


在北上资金净买入额度下滑的同时,2020年A股的白马抱团行情比2017年的抱团行情还要夸张,这说明有大量的新增资金都是内地的。


2021年开年到现在,北上资金净买入370.86亿元,南下资金净买入1138.78亿元。


很明显2020年南下资金正在爆买港股,而进入2021年之后南下资金开始加速爆买港股。


内地资金之所以大幅流入港股,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市场上的钱太多了没处去;二是,港股的估值的确很便宜。


我一直比较坚定看好这次长牛的原因就是这次的市场增量资金和2015年那次不一样。


2015年是全民杠杆入市炒股票,那会是无脑操作随便乱买,而这一次是社会财富向权益类资产配置转移。


这一次市场的主导权是公募基金,现在还在场外潜在的资金养老金、居民储蓄以及险资起码是超过10万亿以上的资金。


开年到现在,基金产品几乎是出来一个爆卖一个,已经有明星基金开始限购,这样的情况只能说明市场钱实在太多。


在国内居民资产配置中,权益类资产配置的比例明显较低,只有2%的资产配置了股票和基金,59%的资产配置是房子。


房住不炒、打破刚兑、理财产品净值化,这些都是政策面上的一些变动,上面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权益类投资,反复强调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资金是逐利的,即便没有央妈注入的新流动性,市场上的存量资金足够支撑起一部分公司长期上涨,只要有赚钱效应。


2020年这样的行情咱们已经见识到了,外资2020年净买入下滑的情况下,股市依然走出了这么牛的行情。


2021年港股一定有大机会。


很多人说港股受地缘政治影响,受海外疫情影响,等多种,其实很多所谓的宏观经济分析师写出来的东西看着逼格很高,但涉及到具体投资的时候等于是扯淡。


AH股的估值溢价问题是长期存在的问题,港股很多低估的公司其实是内地的公司,跟基本面、跟地缘政治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我觉得港股的问题是市场资金话语权的问题,过去港股的市场主导权在外资手里,而外资几乎都在拥抱美股。


在外资的主导下,只有部分公司得到了同等的待遇,比如港股的阿里巴巴和美股的阿里巴巴,港股的京东和美股的京东。因为全世界的资金都认为这是好公司。


而同样有着很大价差的港股和A股,其实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比如A股的中国平安和港股的中国平安,A股的招行和港股的招行。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AH股都存在高溢价现象,只是在外资的主导下大量的公司没有被市场认可。


比如同样在A股上市的券商,有一些A股3000亿市值,到了港股就只有不到1000亿港币市值,兑换成人民币还不到800亿。


同样是内地的一家公司,所有的经营几乎都在内地,在A股和美股的估值都算合理,但是到了港股就要便宜50%,这难道不是低估?


现在投资港股越来越方便,内地市场的钱也越来越多,大量的机构资金会去寻找估值更便宜的投资标的。


我觉得近期南下资金不断买入港股就是机构资金干的,相信很快整个市场都会去关注港股低估的问题。


周末随便聊几句,我这人也不会绕弯子,有想法会直接说出来,如果有错误的地方你就当看个热闹吧。仅供大伙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抱团   主导权   阿里巴巴   溢价   地缘   市值   外资   权益   方向   资产   内地   资金   重点   基金   行情   市场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