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规模浒苔侵袭,创历史之最!已打捞24万吨,现场照片曝光


最大规模浒苔侵袭,创历史之最!已打捞24万吨,现场照片曝光

近日,青岛近海海域再次遭受浒苔侵袭,这也是浒苔灾害连续15年影响青岛,灾害规模为历史之最。

据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监测,当前黄海海域浒苔灾害规模已创历史最大。

据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监测,当前黄海海域浒苔灾害规模已创历史最大值,其中6月26日黄海浒苔分布面积约60594平方千米,覆盖面积1746平方千米,是之前最大年份,2013年的2.3倍。

青岛市已启动“近岸海域打捞浒苔应急处置”项目,确保浒苔不上岸、少上岸,将灾害影响降至最低。

截至7月3日,青岛市累计出动船只7300余艘次,打捞浒苔约24万吨。据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监测,今年浒苔绿潮灾害对青岛市影响将持续到8月中旬。

据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监测,5月17日卫星首次在苏北浅滩附近海域发现成规模漂浮浒苔。随后,浒苔向偏北方向漂移,分布面积和覆盖面积迅速增大。根据监测,当前,黄海海域浒苔灾害规模已创历史最大值。其中,6月26日,黄海浒苔分布面积约60594平方千米,覆盖面积1746平方千米,是之前最大年份2013年的2.3倍;6月30日青岛所辖海域浒苔覆盖总面积达到峰值,约551平方千米。

最大规模浒苔侵袭,创历史之最!已打捞24万吨,现场照片曝光

青岛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张永举表示,青岛市海域今年浒苔覆盖面积是去年的9倍。青岛市已于6月18日发布海洋大型藻类灾害橙色预警,并启动二级应急响应。目前,浒苔密集区已经抵达青岛市近岸海域,受持续东南风和往复流影响,给近岸处置造成了巨大压力。

最大规模浒苔侵袭,创历史之最!已打捞24万吨,现场照片曝光

在青岛市八大峡广场浒苔集中处置点,记者看到,装满浒苔的货车接连不断开往这里,把浒苔卸下后堆放在广场空地上,等待下一步集中处置利用。目前,青岛市利用卫星遥感、直升机、海上巡航、近岸监控、浒苔追踪器等多手段,加大监测预报和信息综合研判,及时调整海上拦截力量,优化近岸拦截网布设,全力实施海上阻截浒苔。张永举说,青岛市在海上设了三道防线,以最大能力减少浒苔上岸率,确保实现浒苔不上岸、不腐烂。“就怕来大风大浪,大雾大涌的天气,一旦来了这种恶劣天气渔船不能动,浒苔有靠近岸边的风险,这是我们最担心的。”

最大规模浒苔侵袭,创历史之最!已打捞24万吨,现场照片曝光

据了解,历年的卫星监测和船舶跟踪监测显示,黄海南部海域浅滩大规模紫菜养殖筏架,是浒苔大量繁殖、增生并最后漂浮入海的“温床”。如何变废为宝、为我所用?目前青岛市浒苔处置已经形成了标准化的科学流程,对打捞的浒苔进行脱水、压缩后,进行工厂化处置,以浒苔为原料制成多种海藻有机肥。青岛海大生物集团制造总监胡发明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经开发了500多种海藻有机肥,主要应用于国内及部分国际客户的经济作物、水果、蔬菜以及一些花卉和园林园艺的应用。“去年我们公司作为海藻有机肥的市场开发,总共销售了大概20万吨的产品,今年我们会加大产品的研发和浒苔的处置力度及应用力度,更好地为国内及国际的用户服务。”

浒苔到底是什么东西?

浒苔属于绿藻类,藻体呈鲜绿色或淡绿色,无毒,可食用,潮汕沿海和江浙一带的人们尤其喜食。广泛分布在海洋中的浒苔,易于漂浮生长,一旦有合适的条件,就会以惊人的速度繁殖,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腐烂后有一种腥臭味。


浒苔有哪些危害?

大量繁殖的浒苔形成绿潮,会破坏近海景观、堵塞航道,对沿海渔业、养殖业、旅游业造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到暴发末期,大量未及时打捞的浒苔死亡后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微生物作用将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氧气,不仅可能引起养殖生物(如海参、鲍鱼等)窒息死亡,也对大部分自然生存的底栖动物群落的稳定性、生物量、栖息密度等造成负面影响。

浒苔分解过程中同时会释放氨氮、硫化物等物质,引起近海恶臭,并向水体中释放大量的碳、氮、磷等营养元素物质,有诱发次生环境污染的危险。

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沿岸社会经济发展

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01

1.大面积高生物量海藻在岸滩堆积,侵占人类亲水空间,极易快速腐烂,污染近岸海水和沿岸环境,并产生硫化氢(H2S)和氨气(NH3)等有害气体,影响沿海居民生活和旅游业。个人建议不要太靠近海滩上堆积着尚未被清理的浒苔,味儿挺冲的。

2.高生物量漂浮浒苔进入沿海海水眼养殖区,因其自身体积及腐烂过程造成水体的污染与缺氧,导致养殖生物大量死亡。仅2008年,因浒苔绿潮导致的黄海养殖业经济损失就高达8亿元。

3.大面积高密度漂浮浒苔遮挡海面光照,降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改变海洋初级生产过程与物质能量流动,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通俗讲就是,大家高中生物学过的食物链还记得不,浒苔挡光,降低了初级生产者(一些植物)的生产力,连锁反应会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鱼虾螃蟹会缺少食物。

4.巨量的浒苔沉入海底,腐烂产生的有机物质和有毒物质污染底栖环境。

5.由于浒苔数量过于庞大,打捞与清理工作仅局限在小部分海域,更多岸线处于完全暴露状态。另外,打捞和岸滩清理的浒苔,仅有不足40%进行了无害化处理,超过60%由于无法及时处理而直接掩埋,对土壤生态产生新的挑战,掩埋下环境风险。

最大规模浒苔侵袭,创历史之最!已打捞24万吨,现场照片曝光

资料图:6月17日,游客在山东省青岛市一处沿海景区的浒苔拦截网边钓鱼。 王海滨 摄

今年浒苔暴发是否影响青岛海边游?

据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工作人员介绍,海水浴场目前在正常营业中。自7月1日正式开放以来,并未受到浒苔影响,景区也有应急预案,如果出现浒苔会有专门的打捞船进行处理,游客可以放心前来景区游玩。

据媒体报道,浒苔对人身体不会造成什么伤害,不过如果游客在众多浒苔中游泳,要小心被缠住,发生溺水,尽量在浒苔隔离带之外游玩。

为何浒苔年年袭扰青岛?

对青岛人来说,浒苔并不陌生。每到夏季,周边海域滋生的浒苔都会飘到青岛海边。

这场绿潮“噩梦”始于2007年。原本正常的黄海海域,为何会突然出现“海上草原”?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关于青岛浒苔的形成与来源,始终没有定论。

有观点认为,青岛的大面积浒苔来自江苏苏北浅滩,当地在紫菜收割时浒苔弃留滩涂,随涨落潮入海,海流运送,一部分流入青岛海域,沿途因海水富营养化继续生长,过连云港进入北黄海基本生长中断,颜色开始变浅而形成。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刘涛此前在受访时认为,苏北浅滩的紫菜养殖筏架是黄海漂浮浒苔来源的“载体”,而并非“源头”,关于浒苔绿潮的起源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科学验证。目前,科研人员主要持3种不同的观点:近海紫菜养殖筏架来源、近岸池塘来源,以及各类水体广泛发生的“多点起源”。

最大规模浒苔侵袭,创历史之最!已打捞24万吨,现场照片曝光

资料图:青岛市一处景区的海滩上,浒苔被海浪冲上岸边。 王海滨 摄

三道防线减少浒苔上岸率

近年来,山东省和青岛市每年投入巨额资金、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浒苔绿潮防灾减灾,但除一些特别区域外,绝大部分岸线仍受绿潮威胁。

据央视报道,青岛海域今年的浒苔覆盖面积是去年的9倍,青岛已于6月18日发布海洋大型藻类灾害橙色预警,并启动二级应急响应。相关部门利用卫星遥感直升机、海上巡航近岸监控、浒苔追踪器等多手段,全力实施海上阻截浒苔,在海上设三道防线,以最大的能力减少浒苔上岸率。


- End -


来源:海洋知圈、央视新闻客户端、中新视频、DRYOO视频、封面新闻、法制晚报、极目新闻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苏北   生物量   青岛市   北海   浅滩   近海   紫菜   青岛   千米   海域   灾害   海上   面积   海洋   现场   近岸   数码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